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六盘山岩溶水与白垩系地下水的水力联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明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西南边界的性质,揭示边界两侧六盘山东麓岩溶地下水系统与白垩系地下水系统之间的水力联系,分析了该区域同位素组成特征和水化学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白垩系盆地地下水接受西侧六盘山东麓岩溶地下水的补给,总体上地下水由北西流向南东并向盆地中南段富集。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武汉市白沙洲岩溶区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特征,给区内岩溶地面塌陷防灾减灾、水资源及水文地质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对区内31眼地下水监测孔2019~2021年3个水文年的地下水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地下水水位变化特征;根据不同水文地质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水文地质单元;确定了地下水水位受长江水影响的范围。结果表明:岩溶地质模式、长江水位和人为因素是区内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徐州城市供水水源地降落漏斗演变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州市岩溶水强烈开采形成明显的水位降落漏斗,引发了岩溶地面塌陷、地裂缝、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通过对水源地水位降落漏斗形成演化的分析,得出研究区水位漏斗演化的3个阶段:增采阶段-水位下降(20世纪80年代)、控采阶段-水位平稳(20世纪90年代)、压/禁采阶段-水位回升(2000年以来);地表水资源缺乏、城市生活及工业发展过度依赖岩溶水,城市化面积增大、有效入渗补给量减小,矿坑疏干排水、增大岩溶水排泄量等为水位降落漏斗形成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岩溶水开采量、年平均降水量、土地硬化面积与漏斗水位进行多元相关分析,得出岩溶水开采量为岩溶水水位持续下降及漏斗形成与演变的主导因素。提出岩溶水超采情况下的水资源保障对策:控采岩溶水,制定不同管理目标下的地下水水位控制红线;修建水库、植树造林,扩大岩溶水水源涵养区;利用采空区修建地下水库等,实现地表水、地下水、矿井水及城市雨水的优化分配。  相似文献   

4.
豫西龙涧泉岩溶水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根据区域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研究了龙涧泉岩溶水系统,确定了系统范围、边界性质、流动系统内部与外部系统的关系,认定:龙涧泉是系统唯一天然排泄口;龙涧泉岩溶水系统与白浪岩溶水系统无直接水力联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系统全面分析了太原地区的地质条件、构造发育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含水介质的岩性特征、地下水类型及其赋存分布规律、地下水流系统及水劝告不文地球化学特征和水同位素特征的基础上,对太原地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进行了概化,尤其对多年来人们一直争议的兰村泉域、晋词泉域以及东山娘子关泉域及其边界和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重新划分和充分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郭里集单斜水文地质单元是济宁市最大的地下水源地,通过分析郭里集水文地质单元内的孔隙水及岩溶水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区内地下水总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裂隙岩溶水与其上覆盖层中的孔隙水存在密切的水力联系.  相似文献   

7.
以太原西山煤矿集中开采区为例,从水量水质两方面分析煤矿开采对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西山矿区浅层煤炭资源开采的逐步枯竭和开采技术水平的完善,煤炭开采在向下煤组延深的同时,强度也不断增大。浅中层地下水逐渐被疏干,深层岩溶水因采煤排水转化为矿坑水,岩溶大泉的补给量随之减少,而矿坑突水又增大了岩溶泉域的排泄量,造成岩溶泉水位的降低甚至泉水的断流。在采空区,地表径流通过因采煤而造成的裂缝与塌陷地带,大量渗漏入矿井中,从而使地表径流量减少,改变了地下水系统与地表水系统的补排关系。采煤产生的酸性矿坑水及固体废弃物随着地下水而迁移,造成了地下水环境的污染,治理难度加大。老窑水的存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了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万家寨引黄工程太原供水区地下水资源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万家寨引黄工程太原供水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地下水超采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有:泉水断流;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并形成大面积降落漏斗,含水层疏干或产水量减少;由于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地下水水质污染加重及地面沉降。提出应对供水区地下水资源加强保护,防止污染;压缩超采,划定禁采区和限采区;建立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经济杠杆,全面节流,优化调配,逐步实现引黄水和本地水资源的联合运用。  相似文献   

9.
陆巍峰 《水资源保护》2007,23(S1):47-49
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地貌以中山、低山、丘陵及岩溶准平原为主。地下水有基岩裂隙水 、岩溶水及松散岩类孔隙水三大类。对其进行天然资源量、可开采资源量、可有效开采资源量、储存资源量及开采潜力评价,认为韶关市地下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含水量一般为贫乏—中等,局部丰富,可开采潜力为中等—大。岩溶盆地区地下水适宜采用群井开采和作为集中供水水源地。   相似文献   

10.
在对黑龙江省2006~2007年9月1日降水量、径流量及蓄水量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地下水动态特征,结果表明,2006~2007年9月1日黑龙江省地下水水位呈下降趋势。松嫩平原年地下水水位比去年同期平均下降1.12m;三江平原年地下水水位比去年同期平均下降0.33m。全省地下水资源严重短缺,希望各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谨慎合理利用,积极保护全省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11.
基于示踪试验的岩溶管道及水力参数定量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省丽江九子海洼地-甘泽泉一带岩溶地下水示踪试验为例,探究示踪试验在岩溶地下水通道研究中的应用。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地下水连通性及流场特征、推测岩溶通道位置,并结合Qtracer2计算模型对示踪剂穿透曲线(BTC)进行定量分析,同时也得出了岩溶管道结构参数及水力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九子海洼地-甘泽泉一带存在水力联系,且还有其他岩溶通道存在。由此可判定地下水处于缓速紊流状态。Qtracer2程序可以实现示踪剂穿透曲线(BTC)的定量解析。   相似文献   

12.
超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资源日益枯竭;地面沉降;岩溶水地区地面塌陷或地裂缝;地下水污染;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等负面的环境效应,本文提出了超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止措施,对合理开发利用并有效地保护地下水资源具有指导作用和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研究区地下水分布广泛,资源量大,开发利用程度高,全区共有四种类型的地下水,即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82468.14万m3,可开采资源量72435.88万m3,地下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含水层富水性差异明显,现状条件下地下水开采系数为0.85,处于采补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北京市密云县西田各庄节水型农业示范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采用地下水资源的多年调节计算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地下水动态预测模型。用此模型预测了2010年的地下水动态。结果表明:本地区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按现在的开采水平,在2010年地下水水位埋深将为27.0m。节水灌溉可明显减缓地下水水位的下降。  相似文献   

15.
抽水试验是目前各种水文地质勘察中经常用来确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一种主要手段,在详细勘察阶段,更是其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抽水试验来确定含水层的钻孔涌水量及其与水位降深之间的关系;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影响半径的大小、降落漏斗的形状及其扩展情况;含水层与含水层之间及其含水层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等。并通过多孔抽水试验及历年降雨和地下水动态观测与分析,初步对我地区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做出评价,指导工农韭生产中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扩大灌溉面积。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济南泉域内地下水水位下降和泉水曾经停止喷涌的情况。通过对济南泉域范围内岩溶水系统、济南泉域雨水利用与地下水补给条件分析,总结分析济南泉域雨水利用的条件、方式、工程措施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济南市雨水利用的巨大潜力和雨水补给地下水对于泉水正常喷涌的重要意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李雅庄煤矿水文地质勘查成果,对矿区主要含水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环境同位素方法进行水体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李雅庄矿区各含水层地下水水质存在一定差异;石炭系太原组岩溶裂隙水水质类型单一,与二叠系裂隙水相比,阴离子SO42-含量明显偏低,阳离子Na+含量则明显偏高;奥陶系峰峰组岩溶水水质相对复杂,并呈现出明显的水平分带性;奥陶系上马家沟组岩溶水与峰峰组岩溶水相比,水质类型及阴、阳离子含量均有明显差异。环境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水样δD、δ18 O值偏离当地雨水线较远,说明太原组岩溶裂隙水及奥陶系岩溶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条件相对较差;水样氚浓度分析结果说明太原组岩溶裂隙水及奥陶系岩溶水未接受近年大气降水的补给,属于古水和新近入渗水以及二者混合水。  相似文献   

18.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类型多样,水化学特征复杂,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水力交替强烈而水质好,第四系松散层地下水径流迟缓而水质较差。地下水动态受降雨影响明显,具季节性变化特征。区域内地下水资源最有开发潜力的是广花盆地岩溶水,其次为三角洲后缘的松散层孔隙水,而基岩裂隙水和滨海砂堤、砂地孔隙水分别只能作为山区村民和滨海缺水港口及岛屿的分散供水水源。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淮北采煤塌陷蓄水区地下水分布规律,在充分收集研究区已有相关成果资料的基础上,从研究采煤塌陷区域含水层结构变异入手,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研究区地下水流场变化特征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煤层完全开采情况下矿坑不再排水,因采煤矿坑排水而下降的松散层孔隙水水位在降雨补给和河流补给的作用下将逐渐回升,但基本无法恢复至采前水平;2)裂隙岩溶水接受塌陷区湖泊地表水和松散层孔隙水通过垂向网络型导水裂隙带不断入渗补给,导致研究区域裂隙岩溶水水位上升和溢出而形成多个局部水丘。闭坑后采煤塌陷蓄水区地下水流场分布规律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采煤塌陷蓄水区地下水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超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资源日益枯竭;地面沉降;岩溶水地区地面塌陷或地裂缝;地下水污染;沿海地区海水入浸等负面的环境效应。本文提出了超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止措施,对合理开发利用并有效地保护地下水资源具有指导作用和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