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γ射线辐射硫化技术制备了氯丁/聚丙烯酸钠遇水膨胀橡胶,考察了在一定吸收剂量时增容剂对膨胀橡胶的力学性能、膨胀性能和质量损失率的影响,以及吸收剂量对质量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容剂有利于提高力学和膨胀性能,降低质量损失率,吸收剂量提高有利于质量损失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代培  程安仁  矫阳  柴春鹏  杨洪军  王连才  鲍矛 《同位素》2020,(2):74-80,I0001
为提高氢化丁腈橡胶(HNBR)在热环境中和高压条件下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本文通过γ辐射工艺制备辐射硫化的HNBR,研究辐射硫化的吸收剂量对材料微观形态、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耐热油老化和耐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HNBR断裂面,发现辐射硫化的HNBR样品断面更光滑,其硫化效果优于热硫化。随着吸收剂量增加,样品的力学性能和耐老化性能显著提高,在150℃的903#标准油中浸泡70 h,与热硫化HNBR相比,辐射硫化HNBR体积变化率更低。当吸收剂量为160 kGy时,辐射硫化HNBR的体积变化为18.3%。热空气老化后,样品随着吸收剂量增加,力学性能下降量减少。优异的耐热油老化和耐热空气老化性能使辐射硫化HNBR有更强的密封性能。  相似文献   

3.
辐射硫化对硅橡胶自粘带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0Coγ射线辐射交联技术对硅橡胶自粘带进行辐射硫化,研究吸收剂量对辐射硫化硅橡胶自粘带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自粘性能、击穿电压强度的影响以及剂量率对自粘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硫化橡胶自粘带的拉伸强度亦增加,而断裂伸长率随之减小;在吸收剂量小于25kGy时,自粘性能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增强,25kGy时达到最佳,随后逐渐减弱;吸收剂量对自粘带的击穿电压强度的影响不大;剂量率对自粘带性能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γ射线辐射预硫化天然橡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天然橡胶(NR)为基材,采用γ射线辐射技术对其进行辐射预硫化,研究了在不同吸收剂量条件下,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趋势,并评价了辐射预硫化对材料最终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00KGy辐射剂量范围内,NR的格林强度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可实现NR材料的辐射预硫化;辐射预硫化与未辐射预硫化的NR相比,完全硫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5.
以天然橡胶为基材作为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过渡层,在0 60 kGy吸收剂量范围内,采用电子束辐照技术对其进行辐射预硫化研究,结果表明,过渡层的格林强度随吸收剂量增加,吸收剂量60 kGy时,胶料的格林强度增幅可达300%;低吸收剂量时,胶料的粘度增加较快,之后吸收剂量虽有增加,但粘度变化不大;辐射预硫化与未辐射预硫化的过渡层相比,热硫化后的力学性能相差不大;过渡层减薄1 mm后,单胎质量平均减少1.5 kg而不影响轮胎的主要性能。  相似文献   

6.
电子束辐射预硫化天然橡胶/丁苯橡胶并用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然橡胶,丁苯橡胶(Natural rubber/styrene butadiene rubber,NR/SBR)并用体系为基材,采用电子束辐照技术对其进行辐射预硫化,研究了不同吸收剂量下,材料交联度、硫化速度及格林强度的变化趋势,并评价了电子束辐射预硫化对材料最终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R/SBR并用体系的交联度和格林强度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提高,热硫化速度基本不受吸收剂量的影响,可实现删SBR并用体系的辐射预硫化;辐射预硫化与未辐射预硫化的NR/SBR相比,完全硫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7.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材,采用电子加速器辐照技术对其进行辐射预硫化处理,研究了敏化剂TMPTMA对硫化参数的影响及其敏化效果,并研究了不同吸收剂量下,发泡制品的外观、材料力学性能、吸水率和压缩永久变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TMPTMA对三元乙丙橡胶有较好的敏化效果;在辐射吸收5~15kGy剂量范围内,发泡材料的闭孔性变好,力学性能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8.
电子束(Electron beam,EB)辐照灭菌是避免微生物污染影响食物品质的有效方法。为探究南美白对虾使用电子束灭菌后的性能变化,采用10 MeV电子加速器辐照加工系统对样品进行辐照(吸收剂量范围0~12 kGy),并对虾的蛋白质、脂肪和氨基酸含量,pH,挥发性盐基氮,质构特征,微生物学及感官满意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蛋白质、脂肪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在最佳吸收剂量(6~8 kGy)时,表征虾新鲜度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较低,大部分氨基酸含量达峰值,咀嚼性、内聚性等质构特征明显提升,未检出微生物菌落,颜色和口感更好。这表明EB辐照灭菌是一种有效的食品微生物控制手段,在不降低冷冻南美白对虾营养成分等性能的情况下,使其口感更为新鲜。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为交联酶化剂,γ辐照对羧基丁苯胶乳(CS-BRL)的交联行为,粒径大小、分布以及化学结构和热性能的影响,并推测了CSBRL辐射硫化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一率对CSBRL的交联行为影响不大;随着吸收剂量增大,交联密度急剧增大,体积溶胀度迅速减小,交联点间平均分子量减小,交联密度还随着敏化剂用量增加而增大。动态光散射仪的测试表明,吸收剂量<25kGy时,胶乳的流体力学半径与辐照前相比变化不大,当吸收剂量增大到102kGy时,流体力学半径与辐照前相比稍有增加。显微傅立叶红外光谱证实CS-BRL不仅被辐射交联,还接枝上了丙烯酸酯,DSC分析表明,未加敏化剂的CSBRL玻璃化温度随剂量增加变化不大,而加入3%敏化剂的CSBRL的DSC曲线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10.
黄原胶辐射接枝N-乙烯基吡咯烷酮及其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辐射法制备了黄原胶-N-乙烯基吡咯烷酮接枝共聚物(XG-g-NVP).研究表明在黄原胶浓度及XG/NVP质量比一定的情况下,接枝率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并逐步达到平衡:在吸收剂量和质量比一定时,接枝率住浓度为10g/L达到最大;在吸收剂量和黄原胶浓度一定时,接枝率在质量比为10:1达到最大值.红外光谱研究表明接...  相似文献   

11.
γ射线辐照对聚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力学性能测试、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断口形貌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凝胶渗透色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多种手段从多个角度研究了聚砜材料在γ射线辐照下的老化行为,并研究了吸收剂量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砜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玻璃化温度、数均分子量、峰值分子量和数均聚合度等均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下降;化学结构在辐照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变化;其断口表面的光滑程度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和重均分子量随吸收剂量变化曲线的上升段表明,在低吸收剂量下聚砜材料内部交联反应占优势;这些曲线的下降段表明,在中高吸收剂量下聚砜内部降解反应占优势.动力学分析表明,聚砜在化学上的降解属于无规降解类型,间接证明了聚砜在低吸收剂量下交联反应占优势,在中高吸收剂量下降解反应占优势.  相似文献   

12.
天然橡胶胶乳/丙烯酸异辛酯体系的辐射交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天然橡胶在塑料增韧中的应用,通过天然橡胶乳液辐射硫化,可以将其制成粉末橡胶。而天然橡胶的交联程度直接影响其性能,因此有必要研究其辐射交联行为。研究了天然橡胶胶乳(NRL)在丙烯酸异辛酯(OA)存在下的γ射线辐照交联行为,探讨了吸收剂量、剂量率、交联敏化剂浓度对交联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胶含量随吸收剂量增加而增大,在10kGy以后变化不大。吸收剂量率增大,凝胶含量略有下降。加入少量OA(1%)辐照后,橡胶的凝胶含量明显提高。在吸收剂量25kGy和含5%OA的情况下,凝胶分数可达90%。辐射交联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在OA为交联敏化剂的条件下,NRL的辐射交联行为符合Charlesby-Pinner关系式,为无规交联,并且交联G值约为3.8。  相似文献   

13.
辐射交联法制备微孔化硅橡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辐射交联法制备微孔化硅橡胶材料,实现硫化与发泡分步进行,是探索射线技术用于制备高性能微孔材料的一种新方法。以二氧化硅为填料,以电子加速器为射线源辐照实现硅橡胶的硫化,再经高温发泡为微孔材料。主要研究辐照条件、填料含量等关键因素对硅橡胶性能与结构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泡孔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吸收剂量和填料含量等条件,实现了硅橡胶材料微孔化。微孔化硅橡胶材料表面光滑,接近橡胶形态,而材料内部具有丰富的μm级小孔,孔壁完整,孔与孔间彼此不贯通,泡孔细小,胞体尺寸(平均)最小达14 μm,泡孔的均匀性好,其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多官能团不饱和单体对天然橡胶辐射预硫化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然橡胶(Natural rubber,NR)为基材,采用γ射线辐射技术对其进行辐照预硫化,研究了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ethylopropane trimethylacrylate,TMPTMA)和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Triallylisocyanurated,TAIC)两种多官能团不饱和单体(Polyfunctional unsaturated monomers,PFM)对NR辐射预硫化的敏化效应.辐射预硫化效果以NR的交联度(1/Mc)和格林强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0~100kGy剂量范围内,TMPTMA对NR的辐射预硫化有较好的促进作用,TAIC的辐射敏化效果则不明显;NR/TMPTMA敏化体系的交联度和格林强度随辐照吸收剂量的增加而提高,使 NR 的辐射预硫化效率获得优化;同时,适当增加TMPTMA的用量可提高.NR的交联度和格林强度.  相似文献   

15.
以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dine terpolymer rubber,EPDM)为基材,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ethylopropane trimethylacrylate,TMPTMA)为交联敏化剂,采用60Co对其进行辐射硫化。研究了不同吸收剂量、不同TMPTMA用量对EPDM的凝胶分数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热空气老化测试和热重分析,研究了辐射硫化橡胶与化学硫化橡胶耐老化性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TMPTMA用量的增加,EPDM的凝胶分数增加,适宜用量为EPDM质量的8%。吸收剂量在120 kGy以下时,拉伸强度、伸长率为100%时的弹性模量及邵氏A硬度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断裂伸长率减小,合适的吸收剂量为约80 kGy。热空气老化后,化学硫化橡胶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迅速下降,而辐射硫化橡胶的拉伸强度先增加后减小,断裂伸长率缓慢降低。热重分析结果显示,化学交联的EPDM在430℃-480℃发生热分解,辐射硫化交联的EPDM的热分解温度为480℃-530℃。这些结果表明辐射硫化橡胶比化学硫化橡胶的耐老化性能和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6.
聚乙烯线缆材料的辐射稳定性scr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通过混炼、密炼等加工程序制备的聚乙烯线缆材料置于钴源辐照场中辐照,然后对辐照样品前后各项指标进行分析鉴定.通过气相色谱、断面扫描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以及拉伸性能等测试手段,探讨了聚乙烯材料的耐辐射性能.以辐解气体小分子CO2为研究对象,判断聚乙烯的断键程度随吸收剂量的变化曲线.通过拉伸性能分析,推算出聚乙烯材料的临界吸收剂量为0.28 MGy.结合扫描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发现聚乙烯材料晶形具有一定的取向性,且辐照前后材料的晶相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材料的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变化之间的密切关联,确定了此种材料的耐辐射能力,为以后相应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热塑性弹性体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主要原料,使用混炼机将SBS与LDPE按80:20的比例共混并在硫化机上模压制成SBS/LDPE共混物,利用γ射线辐照上述共混物使之交联。通过DSC分析、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测试,研究了辐照交联SBS/LDPE共混物材料的结构对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S/LDPE共混物随吸收剂量的增加,交联度增大,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均逐渐降低;此外,适度交联的SBS/LDPE共混物呈现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形变回复率高于95%。  相似文献   

18.
采用^60Coγ射线对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稳定剂复合体系进行辐照。研究了不同稳定剂对PVC辐射变色.陛能的影响;并采用紫外光谱仪(Ultraviolet spectrometer,UV)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硬脂酸钙(Calcium stearate,CaSt),硬脂酸锌(Zinc stearate,ZnSt)复合稳定剂、环氧大豆油、亚磷酸酯和光稳定剂的加入可提高PVC耐辐射变色性能。亚磷酸酯的加入可提高PVC的耐辐射氧化性能。在相同吸收剂量下,添加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合稳定剂的PVC具有优异的耐辐射变色性能。在吸收剂量为30kGy时,CaSt:Znst为4:1的PVC黄变指数变化率为8.3%。PVC经辐照后主要形成3至4个共轭双键的不饱和酮或共轭烯烃结构。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利用电子束(electron beam, EB)预辐照聚丙烯腈基纤维(polyacrylonitrile-based fiber, PANF)后再进行炭化活化制备聚丙烯腈基活性炭纤维(polyacrylonitrile-bas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 PANACF)的方法。吸收剂量为160 kGy并用w=10%KOH溶液浸渍30 min的PANF在450 ℃下模拟炭化活化30 min后,SEM分析显示其表面出现了与未辐照PANF不同的密集的蜂巢状结构,其BET法比表面积(specific surface area, SSA)约为未辐照样品的9倍,BJH法计算结果显示其为孔径分布集中在2~10 nm的介孔材料。该结果表明,EB预辐照对制备PANACF的表面形貌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淀粉粘滞性谱快速检测稻米辐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鉴别或检测稻米是否经过辐照杀虫处理,研究了粳米经辐照处理后淀粉粘滞性谱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吸收剂量增大淀粉粘滞性显著下降,在检测助剂的调控下,辐照与未辐照的淀粉粘滞性谱有明显差异.利用淀粉的最高粘度、热浆粘度、冷胶粘度与吸收剂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可估算稻米辐照后的吸收剂量.借助检测助剂的调控,可快速检测稻米是否经过辐照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