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断口宏微观特征、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显微组织等方面对某聚丙烯粒料均化风机电机轴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电机轴断裂属于脆性疲劳断裂;电机轴材料存在疏松性孔洞、沿晶微裂纹等缺陷以及未进行调质处理,导致其力学性能不足,是电机轴发生断裂的内在因素;电机轴台阶下部的机加工刀痕与材料分层缺陷重叠导致应力集中,产生多源疲劳,是电机轴发生断裂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2.
采用显微组织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拉伸试验等方法对进料泵传动轴的断裂进行了失效分析。结果表明,泵轴断裂属疲劳失效,轴中段键槽处在制造过程中存在淬火裂纹是导致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汽车变速箱二轴在工作中发生多起断裂事故。采用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和化学成分分析等手段,对断裂变速箱二轴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轴的断口具有明显的疲劳特征,疲劳源位于二轴花键槽根部。由于渗碳淬火工艺不当,在二轴花键槽根部的组织中产生了网状碳化物和粗大的针状马氏体,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沿晶显微裂纹并扩展,是导致二轴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某燃机电厂凝结水泵轴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发生断裂,通过断口宏、微观形貌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泵轴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热处理工艺不当,导致泵轴显微组织中存在魏氏组织和明显的带状偏析,使其抗疲劳性能下降;加之泵轴在运行过程中受到持续的交变应力,从而导致泵轴于应力集中的键槽位置过早地发生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5.
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其后轮毂轴在安装轴承附近发生断裂,该车累计行驶里程为17km,轮毂轴材料为65Mn弹簧钢。通过外观检查、断口宏微观观察、能谱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检测和金相检验等实验,确定了轮毂轴的失效性质及失效原因。结果表明:轮毂轴失效性质为疲劳断裂;轮毂轴内部存在锻造裂纹是轮毂轴发生疲劳断裂失效的主要原因;锻造裂纹的产生可能为切削量不足导致轮毂轴原材料料头端部存在块状缺陷。  相似文献   

6.
M5-36-11 No.20.5风机轴断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宏微观检验、化学分析和显微硬度检测等方法对风机轴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轴断裂是由于轴表面存在焊接缺陷,在旋转弯曲应力作用下产生应力疲劳开裂。  相似文献   

7.
HXD1型电力机车的牵引电机转轴和小齿轮轴采用圆锥过盈配合传动结构(下称转轴组件),使用中该组件出现了早期断裂失效.本文通过理化检测、断口和配合面宏/微观形貌观察等失效分析技术对失效组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材料成分、组织和显微硬度正常,小齿轮轴和电机转轴的失效形式分别为高周疲劳断裂和微动疲劳断裂.造成组件失效的原因和过程是,小齿轮轴近齿端油槽-油孔交界线处有较大的结构应力集中,油槽底部周向加工刀痕造成附加应力集中,在应力集中和旋转弯曲疲劳载荷作用下油孔边两个应力集中点萌生了疲劳裂纹并扩展;随小齿轮轴裂纹的不断扩展转轴组件结构刚度减小,继而诱发了与小齿轮轴匹配的电机轴配合面的微动疲劳,电机轴疲劳裂纹萌生于微动区的边缘处;电机转轴先于小齿轮轴完全断裂.基于本文的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组件抗疲劳断裂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减速机轴断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减速机使用30多小时后,齿轮减速机轴发生弯曲,该轴在进行冷校直时发生断裂。通过对断裂轴的断口宏微观分析、金相检验以及硬度测定,认为该轴是在应力集中条件下承受对称旋转弯曲载荷作用,产生早期疲劳断裂。造成疲劳断裂的原因是由于热处理工艺不合理,致使材料力学性能未达到设计要求,导致轴的疲劳抗力降低,加之圆角加工较差,工作时产生应力集中,加速了轴的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9.
通过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金相检验、断口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某船用艉轴断裂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该船用艉轴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均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显微组织为正常的铁素体+珠光体,断口形貌具有疲劳断裂特征,电偶腐蚀疲劳是造成该船用艉轴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及能谱扫描的方法,对42CrMo钢导向端轴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端轴断口附近区域存在非金属夹杂物,且加工过程中的热处理制度不当,未得到理想、均匀的回火索氏体组织。淬火导致端轴边缘部位产生体积膨胀及应力集中,致使端轴在非金属夹杂物处形成微裂纹。随着裂纹的不断扩展,最终端轴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11.
对某炼油厂的断裂活塞杆进行了失效分析。结果表明,活塞杆断裂为疲劳断裂,其显微组织中存在的严重魏氏组织缺陷和材料的硬度、强度值偏低是导致活塞杆断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某铁路轴箱弹簧在服役过程中发生断裂。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非金属夹杂物检验、硬度测试、显微组织及表面脱碳层检验、断口分析等方法,对弹簧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服役过程中,弹簧表面存在的不连续凹痕处产生应力集中并形成裂纹源,疲劳裂纹不断扩展,导致弹簧最终发生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3.
40CrNiMo钢主轴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及显微组织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40CrNiMo钢主轴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主轴的倒角曲率半径偏小且材料中存在氮化物,使应力集中程度严重,导致裂纹源产生;粗大的晶粒降低了主轴的解理断裂强度,使疲劳扩展速率加大,最终导致主轴发生早期疲劳断裂。最后根据主轴失效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大环件轧机的芯轴连续发生断裂.采用断口分析、金相检验、电镜能谱分析和力学性能测定的方法对芯轴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用材料的显微组织缺陷和耐热性能差是导致芯轴发生早期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60Si2MnA铁轨铺设用弹条疲劳试验断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60Si2MnA铁轨铺设用弹条疲劳试验寿命未达到规定值,通过对断裂弹条进行断口宏观和微观形貌观察、显微组织检查、硬度测试和化学成分分析,找出了弹条的断裂性质和早期断裂原因.结果表明:该弹条为弯曲-扭转疲劳断裂;弹条早期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其原材料碳含量偏低,导致热处理后材料硬度偏低,降低了弹条的疲劳性能;弹条表层脱碳形成...  相似文献   

16.
某飞机电传操纵系统弹簧拉杆可调叉形接头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断裂,通过宏微观分析和金相检验等方法对拉杆接头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拉杆接头断裂为疲劳断裂,断裂的根本原因是其显微组织不均匀的同时出现了魏氏组织,使接头的抗疲劳性能严重降低,导致疲劳裂纹的萌生与扩展;而拉杆的受力不均匀则加速了其疲劳裂纹的扩展。  相似文献   

17.
某10.9级螺栓经淬火、回火处理后装配到汽车座椅上,经历颠簸疲劳试验2万次后发生断裂。从化学成分、断口形貌、硬度、显微组织方面,对螺栓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螺纹牙底过渡部位粗糙不平且有缺口,易造成应力集中产生裂纹;螺纹表层产生脱碳,增加了开裂倾向;在疲劳试验中,由于交变应力的作用形成微裂纹,造成螺栓早期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8.
切胶机在投入使用不到两个月其液压缸连接轴即发生断裂。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检测和断口分析等方法对断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连接轴属于疲劳断裂。尽管该轴工作过程中承受着往复的拉压作用,但与一般拉压工作条件下轴的拉压疲劳断裂机理不同,导致该连接轴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过程产生的不断变化的弯曲应力。  相似文献   

19.
某电厂一台给水泵发生轴断裂事故。通过断口宏观及微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及金相检验等,对水泵轴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断裂泵轴存在魏氏组织、网状铁素体以及沿晶界分布的屈氏体等组织缺陷,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不足,使其在密封槽应力集中区产生裂纹;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泵轴发生疲劳开裂;给水泵在运行时出现气蚀,也加速了泵轴的断裂。  相似文献   

20.
采用化学分析、断口形貌分析和金相组织检验等方法,对沙滩车断裂的倒车档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倒车档轴断裂属多源旋转弯曲疲劳断裂,裂源处机加工精度不高,造成应力集中,是发生断裂的原因之一;而该倒车档轴由于渗碳淬火层深度不够,心部铁素体较多,导致其抗疲劳能力下降,因此热处理工艺不当也是发生断裂的另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