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纺织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完成单位: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人员:孙卫芳、王可、王曙东、马倩、吴建国、徐宏桂、周彬、王慧玲、徐帅、赵磊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双重挤压,倒逼纺织业转型升级,对纺织类人才培养规格提出新要求。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以  相似文献   

2.
正完成单位:西安工程大学完成人员:邓咏梅、刘静伟、蒋晓文、薛媛、姜茸凡服装材料学是服装设计与工程等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西安工程大学课程教学团队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陕西省升级改造精品课程"服装材料学"等项目的支持下,以培养服装卓越人才  相似文献   

3.
马磊 《纺织导报》2016,(4):92-93
该项目通过高校教育改革,建立了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发现和原创为教学核心,注重个性的自由发展,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分方向教学,建立了精英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完善的创意产品孵化平台,促进了创意产品与市场的结合;同时研究了创意产品的产业化之路,推动了城市创意产业的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磊 《纺织导报》2016,(10):154-157
根据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天津工业大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重点、校企协同育人为关键的思路,在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基础上,以纺织工程专业针织与针织服装专业方向为试点,对纺织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满足了当前行业、企业对创新型纺织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马磊 《纺织导报》2016,(11):148-148
服装行业新业态背景驱动下,针对低层次设计人员趋向饱和,急缺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导向,浙江理工大学依托30多年服装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经验成果,确立培养服装设计拔尖人才为培养新目标。通过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创新性探索,明确服装设计拔尖人才培养目标方向,解决企业与人才培养无缝链接问题,促进并拉动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基于培养服装产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特色实训基地建设
  项目名称:基于培养服装产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特色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主要完成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主要完成人:潘力、于佐君、陈晓玫、穆芸、王翮、王军、郑辉、付磊、肖剑
  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基础上,大连工业大学以在高校、政府、行业、社会、企业之间创造性的搭建一个特色实践教学平台为目标,通过多学科集合交互支持,开创了以工作室集群形式构建创意产业孵化基地的特色实践教学模式,打破了现有高校实践教学瓶颈,实现了实训基地的可控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发展,保证了实践教学计划的完整实施。在创意产业孵化基地的建立、发展、科研与产业结合方面形成了有效的突破,顺应了国家发展创意产业的大政方针,与多方企业横向联合,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马磊 《纺织导报》2016,(6):114-114
随着我国纺织行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纺织类专业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与调整,以培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具有较高创新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同时,由于大纺织行业的不断发展,专业内涵不断丰富,需要各层次和多元化专业人才,而不是千人一面。因此,早在2008年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就针对纺织行业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大众化高等教育等新形势、新挑战,对纺织工程类专业进行分流培养、分层教学等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马磊 《纺织导报》2016,(3):92-92
该成果围绕服装产业升级对人才能力与素质的新要求,以《女装造型技术》课程群建设为载体,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从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教学团队以及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出发,整合构建了有效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四化”教学模式,成功解决了存在的教学问题,为学生设计、造型、制板等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马磊 《纺织导报》2016,(9):126-126
2013年2月,根据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高校试点学院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武汉纺织大学在学校教学改革及特色基础上,成立了试点学院--现代纺织学院,由此开展了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以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  相似文献   

10.
契合职业技能链的高职纺织服装贸易育人系统是主动服务区域纺织服装贸易产业升级的人才新需求,依托江苏省"十二五"高校重点专业"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以纺织服装设计、加工、商贸职业技能链为轴心,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引领,整合校企优质教学资源,以系统式思维将纺织服装与商贸 2 类 5 个专业进行有机融合而构建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系统.  相似文献   

11.
基于校企共同体的工作室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完成单位: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完成人员:章瓯雁、梅笑雪、竺近珠、郑小飞、郑露苒 "基于校企共同体的服装专业工作室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项目的实施,是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对"校企共同体"机制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一项成果.该项目以合作企业 —— 达利(中国)有限公司的产品研发为主体,服务服从于个性化人才培养要求.针对学生特长制定培养方案,分解后的项目易于学生参与和完成.引入企业对员工考核办法,对学生实行项目绩效考核.整个项目完成后,工作室成员共同参与对项目的成果进行最终评价.通过这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学生与合作企业的共赢.  相似文献   

12.
张娜 《纺织导报》2021,(2):93-93
完成单位:浙江理工大学完成人员:陈文兴、向忠、熊杰、彭来湖、胡旭东经过10余年的改革与建设,浙江理工大学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果,成为国内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示范点。“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昌模式改革”项目成果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14.
马磊 《纺织导报》2021,(4):93-93
该成果构建了“两横两纵四目标一中心”的“2241”式实验教学模式,以材料类新型工科专业为基石,设计了由基础到实践、由创新到工程、以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的“两横”实验内容和由基础到创新、由实践到工程、以学生知识层次架构为主的“两纵”实验内容,形成了基础、创新、实践和工程4个交叉融合的课程模块;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为“四目标”,讲授与启发性提问并重,引导与探究性研讨齐行,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激励学生自主创新;线上线下教学方式有机整合,实现终身学习;师生研讨辩论,加强互动交流,最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促进材料类新工科人才的产出。  相似文献   

15.
16.
马磊 《纺织导报》2016,(5):92-92
土工合成材料是应用于岩土工程,以合成材料制成的新型建筑材料,在水利、公路、高铁、机场改建以及垃圾处理场等重大工程中广泛应用,是土木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非织造土工合成材料,主要包括短纤针刺和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其特有的曲径式三维网络状结构赋予其独特的性能,在国际上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以下简称"教学成果奖")于2009年启动,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承办、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资助的行业奖项,至今已连续开展10年。10年来,教学成果奖在推动纺织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磊 《纺织导报》2016,(1):100-101
江苏联发:成功实现纯棉超细高密弹力色织面料的产业化
  为了实现高档色织面料的轻薄舒适化,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和东华大学共同开展了“纯棉超细高密弹力色织面料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的研究,通过对纯棉超细弹力色织系列面料在纺纱、织造、染色、整理等方面进行集成技术攻关并产业化,形成集聚赛络式应力纺纱、超细筒子纱染色低损伤前处理、高支高密柔性织造和生态蓄积式组合整理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现了纯棉轻薄色织面料的舒适弹力,推动了纯棉超细弹力色织系列面料规模化生产,可显著提高企业的平均纱线支数,提高吨纤维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我国纺织行业增长速度放缓、发展压力加大、动力转换紧迫的新形势下,持续推进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化发展,成为印染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许多印染企业在技术、管理、产品、市场以及环保等领域主动实践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务院发布实施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励评审委员会审定,联合会批准,"纺织之光"2017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授奖项目共233项,其中:授予江南大学王鸿博等申报的"全员参与 全程协同 纺织工程专业'卓工计划'的实践与创新"和苏州大学潘志娟等申报的"纺织工程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两项教学成果特等奖,奖励金额1.5万元/项;南通大学张瑜等申报的"基于'114'教学建设与改革,协同培养工匠型非织造专业人才"等26项教学成果一等奖,奖励金额 1 万元/项;大连工业大学于佐君等申报的"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创意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等72项教学成果二等奖;东华大学邱夷平等申报的"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背景下《纺织材料学》(全英语)课程改革与实践"等133项教学成果三等奖.以上奖励金由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资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