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ifidocin A是由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BB04代谢合成的一种新型广谱高效细菌素。以革兰氏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测试敏感菌,分析细菌素Bifidocin A的最低抑菌浓度及不同质量浓度下的抑菌效果,并从敏感菌细胞形态与结构、细胞膜的通透性、细胞膜的完整性以及细胞膜质子移动势的变化4个角度分别探讨该细菌素的抑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细菌素Bifidocin 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VCC 26112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58μg/m L,抑菌活性较强且存在浓度依赖性;并初步推测其抑菌作用机制是通过耗散细胞膜质子移动势,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形成孔洞,进而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并最终瓦解细胞。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肉桂醛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及其抑菌机理。本文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圈大小,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以此评价肉桂醛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胞膜通透性、胞膜完整性、膜电位实验,阐述肉桂醛抑菌的机理。结果表明:肉桂醛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分别为21.75 mm、29.37mm,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25μL/m L,最低杀菌浓度均为0.5μL/m L;肉桂醛破坏了菌体细胞的形态,出现形变;随着肉桂醛浓度的增大,悬液中相对电导率迅速升高,表明肉桂醛影响细菌的膜通透性,而成倍数增长的核酸、蛋白质含量表示胞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肉桂醛降低菌体膜电位,影响其代谢活性,从而抑制细菌生长。肉桂醛主要作用于细胞膜,适宜作为天然防腐剂,抑制食品中腐败菌和致病菌的生长,延长食品货架期。  相似文献   

3.
鹿蹄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鹿蹄草素作用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膜通透性和结构进行了研究,探讨鹿蹄草素抑菌和杀菌机理。鹿蹄草素能够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其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0.16mg/mL;鹿蹄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最小杀菌质量浓度为0.2mg/mL。鹿蹄草素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后,细胞膜通透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扫描电镜的结果表明,鹿蹄草素作用后菌体细胞结构被破坏,细胞壁呈溶解状,菌体细胞间相互粘结,细胞与细胞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试验结果表明,鹿蹄草素的抑菌性和杀菌功能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和细胞壁结构的破坏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4.
香芹酚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香芹酚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ATCC 8735)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3101)的形态、细胞膜的完整性与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经香芹酚处理后的样品组具有较高的紫外吸光值、电导率值和酶活力。随着香芹酚作用时间的延长,实验组的紫外吸光值、电导率值和酶活性均有快速的增加,并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同时,扫描和透射电镜图显示,经香芹酚作用6~8h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形态均有明显改变。香芹酚在最低抑菌浓度(MIC 0.31mg/m L)作用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破坏菌体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完整性、并引起细胞膜通透性和菌体形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利用倍半稀释法确定10-HD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0.062 mg/m L。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细胞膜通透性、细胞超微结构、细胞代谢、菌体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探讨10-HD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10-HDA可破坏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的完整性,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内大量离子以及具有紫外吸收的大分子物质泄漏,细胞代谢发生紊乱。原子力显微镜结果表明,10-HDA可破坏菌体细胞结构,导致细胞表面凹陷,形成褶皱。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10-HD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表达有明显影响,可抑制部分蛋白的正常表达。结论:10-HDA通过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破坏菌体正常形态及代谢活力,进而使细胞生长受到抑制,最终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6.
鹿蹄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的抑制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鹿蹄草素作用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生长曲线、膜通透性和扫描电镜下形态进行研究,初步探讨了鹿蹄草素抑菌和杀菌机理.结果表明:鹿蹄草素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杀灭作用.鹿蹄草素作用细菌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通透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绿脓杆菌无明显变化.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鹿蹄草素作用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细胞结构被明显破坏,细胞壁呈溶解状,菌体细胞间相互粘结,细胞间界限变模糊;绿脓杆菌菌体细胞间界限变模糊,但并未对菌体细胞壁和细胞膜造成破坏.结果分析认为,鹿蹄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和杀灭与菌体细胞膜和细胞壁结构被破坏直接相关,而鹿蹄草素对绿脓杆菌的抑制与菌体细胞膜和细胞壁无关.  相似文献   

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3):163-167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为试验菌,采用涂布法确定蓝莓叶多酚的抑菌浓度及牛津杯法明确蓝莓叶多酚p H值对抑菌活性的影响。通过测定蓝莓叶多酚与3种试验菌作用前后的生长曲线、菌液的电导率值、260 nm处的吸光值和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初步阐明蓝莓叶多酚对3种试验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蓝莓叶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都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62 5%、0.062 5%和0.125%,在p H7.0~8.0抑菌性较强。经蓝莓叶多酚处理后,3种试验菌生长缓慢,菌液电导率值、260 nm处的吸光值均增大;蓝莓叶多酚作用于菌体细胞后,菌体细胞出现断裂,细胞壁凹陷等现象,表明蓝莓叶多酚可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破坏细胞膜完整性,使细胞内容物外泄。  相似文献   

8.
儿茶素的抑菌效果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采用抑菌环实验研究了儿茶素的最小抑菌浓度,并对儿茶素作为抑菌剂的稳定性作出了评价,同时还研究了儿荼素可能存在的抑菌机理.结果显示,儿茶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32g/L和1.25g/L;儿茶素的抑菌效果较大程度地受温度和pH的影响,较小程度受紫外照射的影响;儿茶素会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对数生长期,增加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造成细菌胞内蛋白质和糖类物质的渗漏,使细菌代谢发生紊乱,儿茶素的抑菌作用不是通过抑制呼吸代谢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茶多酚-肉桂精油复合保鲜剂抗氧化活性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采用体外抗氧化法测定了复合保鲜剂抗氧化能力。通过抑菌圈大小确定抑菌效果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合抑菌活力、细菌生长曲线、细胞壁完整性和细胞膜通透性,综合评价复合保鲜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保鲜剂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4.02μg/m L、9.15μg/m L、0.61 mg/m L。复合保鲜剂能够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MIC为0.5 mg/m L,且能够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综上所述复合保鲜剂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其可能的抑菌机理是破坏细胞壁,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相似文献   

10.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6538(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6538)为指示菌,通过滤纸片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和电子显微镜扫描法等研究花生壳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菌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花生壳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9.54 ± 0.78) mm,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80 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6.40 mg/ mL;能够导致指示菌生长曲线的延滞期变长、最大比生长速率和最大生长量降低;进一步研究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能导致指示菌细胞壁破裂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从而影响细胞生理功能,达到抗菌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