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井特殊螺纹接头油管粘扣现象频繁发生,通过对井下起出的油管螺纹接头粘扣形貌进行检验和统计分析,并对该型未使用油管取样进行了螺纹检验和上卸扣试验,分析了油管接头粘扣的原因。结果表明:油管的抗粘扣性能符合标准要求,油管粘扣的主要原因是卸扣操作不当,最后给出了预防油管粘扣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油管螺纹连接上扣状态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以φ73×5.51API不加厚圆螺纹油管接头为例,分析了油管螺纹连接处在上扣状态受力分布规律;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善接头受力状态,提高连接性能的主要措施。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生产厂家优化螺纹设计提供依据,而且对指导油田正确选择和使用油管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某井L80油管下井投入使用仅6个月即发生螺纹接头腐蚀失效。采用宏观分析、金相分析、化学成分分析、腐蚀表面微观形貌及腐蚀产物分析等方法对现场发生腐蚀失效的管样进行了检验和分析;通过高温、高压工况模拟腐蚀试验,对油管材料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油管螺纹接头表面的腐蚀产物主要为FeCO3,腐蚀局部集中主要是由于油管在下井时,螺纹部位存在粘扣现象,从而导致螺纹接头的密封性能下降,高矿化度地层水及CO2等腐蚀介质渗入螺纹连接处,形成了缝隙腐蚀。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油田某井在起甩射孔完井一体化管柱时,发现第43根油管现场端脱扣。脱扣油管为φ73.02mm×5.51mm修复油管,降级为N80钢级使用。为分析该油管脱扣原因,对脱扣油管及同批次修复未使用的油管取样,进行了理化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修复油管材料和力学性能都符合标准要求;同批次修复的油管有螺纹参数不合格和粘扣现象发生,但修复油管拉伸至失效载荷符合API TR 5C3-2008中规定的失效载荷不小于471.5kN的要求,因此螺纹参数不合格并不是导致油管脱扣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对脱扣油管宏观形貌及油管脱扣时管柱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认为油管脱扣的主要原因是上扣过程中发生错扣,导致油管粘扣和上扣不到位,使得接头的连接强度大幅度降低,最终发生了低载荷滑脱失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油田现场粘扣钻杆接头粘扣形貌进行分析和钻杆接头上部扣试验,对某油田钻杆螺纹接头粘扣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批钻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粘扣,既与接头本身抗粘扣性能差有关,也与使用操作不当有关,钻杆接头在安装时存在偏斜对扣、没有引扣、高速上扣等问题。最后通过对现有标准和钻具使用条件进行分析,提出了评价钻具螺纹接头抗粘扣性能的上卸扣次数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气田开采井使用的N80钢级套管在下井后保压过程中出现的泄压事故,通过对失效接头进行了宏观观察、管材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分析,并对同批次未使用的套管接头进行了螺纹参数及外观检验,综合现场施工情况对螺纹接头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存在缺陷和上扣扭矩过大是螺纹接头失效的原因,并提出了保证气井用套管使用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某井超级13Cr钢特殊螺纹接头油管接箍横向开裂事故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开裂油管接箍和未开裂油管取样进行了裂纹宏观分析、断口微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接箍横向开裂导致油管特殊螺纹接头金属对金属密封结构失效,油管里的高压气体通过金属密封位置和接箍横向开裂位置发生泄漏;而油管接箍横向开裂与其存在原始裂纹和材料屈服强度偏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某高压气井特殊螺纹接头油管发生泄漏,结合油管泄漏检查结果,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等方法,对油管泄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管密封面泄漏主要集中在3 900~4 869.49m井段,其中4 200~4 500m井段油管密封面全部泄漏,油管泄漏既与弯曲载荷有关,也与油管刚度有关;天然气从接箍端面渗入的油管集中在1 800~4 869.49m井段,其原因可能与温度升高之后螺纹脂性能发生变化有关,也可能与油管柱承受的载荷分布有关;多根油管接头泄漏,说明该种油管接头气密封性能不满足该井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圆螺纹套管接头发生脱扣主要与产品设计加工、材质性能、上扣扭矩或上扣位置以及现场操作等方面的因素有关。近几年,国产套管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圆螺纹套管接头滑脱事故仍时有发生,导致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一起圆螺纹套管脱扣事故,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脱扣套管和接箍进行了宏观分析和材质理化性能试验,并对同批次套管试样进行了螺纹参数测量和实物拉伸模拟试验,最后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现场上扣时夹持接箍位置错误、现场端上扣不到位是导致该套管脱扣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对某井特殊螺纹接头油管脱扣事故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对失效油管试样进行了宏观分析、几何尺寸测量、金相分析、力学性能试验和化学成分分析;对油管在井下的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对油管脱扣和接箍开裂的先后顺序进行了推断。结果表明:油管接箍脆性开裂导致了油管脱扣事故,油管接箍开裂主要与其材料屈服强度、硬度偏高以及修井过程中油管所受的温度载荷有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油管加工企业非常重视螺纹接头的使用性能,设计了一些特殊的螺纹接头,但其性能仍不尽理想,因而出现从表面处理方面提高其使用寿命的技术.从油管螺纹接头的耐磨润滑处理入手,列出了提高其耐磨和固体润滑性能的技术.以期为提高油管使用寿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DN2-6井套管压力升高原因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对起出的油管接头逐根进行检查,发现1根油管穿孔、多根油管粘扣,并对油管粘扣原因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套管压力升高的原因主要是由油管穿孔所致;油管粘扣的原因主要是由对扣操作不当所致;粘扣会降低油管接头的密封能力,但该井粘扣的油管接头并没有发生泄漏,其原因是在油管穿孔泄漏之后,油管柱所受的内压很小,没有达到粘扣油管接头的泄漏抗力。  相似文献   

13.
某油管自墩粗端,距管端头螺纹约211 mm处发生断裂。通过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分析、金相检验等方法对油管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操作环境中存在H2S和CO2,油管显微组织中存在非金属夹杂物,油管上由工具和卡具造成的机械损伤产生局部硬化和应力集中,使油管在湿H2S环境下产生了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14.
对某井φ177.8mm×10.36mm 110特殊螺纹接头套管脱扣和粘扣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套管是在严重粘扣之后才发生脱扣的,套管严重粘扣主要与下井操作不当有关。在套管起吊过程中没有螺纹保护器保护的套管接头螺纹、扭矩台肩和密封面容易被损伤,不使用对扣器直接对扣容易导致偏斜对扣;不引扣而直接开动套管钳高速上扣很容易导致粘扣和错扣;一旦严重粘扣和错扣,套管接头连接强度就会大幅度下降,最终导致套管在上提过程中发生脱扣事故。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宏观检验、尺寸测量、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等手段对塔里木油田某井油管脱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上扣过程中由于发生了错扣,使螺纹不能正常啮合,导致接头连接强度大幅下降,最后在起甩管柱过程中油管发生了脱落。  相似文献   

16.
DN2-12井经过两次酸化作业之后,其不锈钢油管接头发生了严重的粘扣和腐蚀。对该井的两次酸化测试作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经过酸化作业起出后的油管进行了检测分析,发现大多数油管粘扣,部分油管腐蚀。通过对油管粘扣形貌和分布规律进行宏观分析和统计分析,认为油管粘扣的主要原因是对扣和引扣操作不当所致;通过模拟腐蚀试验和对油管腐蚀形貌进行分析,认为油管接头部位存在腐蚀集中,而腐蚀集中与接头结构设计和加工精度有关;另油管腐蚀还与酸化液中的腐蚀介质和天然气中的CO2含量有关,也与油管结构和受力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7.
在某油田下井作业时,一支N80-1钢加厚油管在加厚部位突然断裂。通过几何尺寸测量、宏观分析、力学性能试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油管加厚部位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油管加厚部位断裂为低应力脆断,主要原因是管坯铸造缺陷改变了油管内部应力状态和应力分布;加厚油管的拉伸性能和管体外径均不满足标准要求、加厚部位壁厚不均、管体轧疤缺陷和环状凹面是该加厚油管断裂的次要原因;在主、次要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油管在远低于额定最小破断拉力的重力作用下发生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油管的抗粘扣性能,以纳米铜和纳米聚四氟乙烯为主要润滑剂,环氧树脂为粘接剂,聚酰胺树脂为固化剂制备复合纳米抗粘扣涂层。采用摩擦试验机研究涂层的摩擦性能,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检测涂层的抗黏着磨损性能,将涂层涂覆于磷化接箍表面进行N80外加厚圆螺纹油管全尺寸现场上卸扣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纳米抗黏扣涂层可显著降低试样表面摩擦系数,提高抗黏着磨损性能,油管的上扣扭矩降低了约38.3%,提高了油管的抗粘扣性能。  相似文献   

19.
某高压气井完井之后套压异常升高。对该井起出的完井管柱油管接头工厂端卸扣后进行了检查和分析,发现少部分油管接头工厂端泄漏,少部分油管接头工厂端密封面粘结,部分油管外螺纹接头工厂端台肩位置内壁及内倒角消失位置腐蚀,在2 612.11~1 625.19m井段油管泄漏比例和粘结比例最高,腐蚀最严重。认为油管接头泄漏既与结构设计和上扣扭矩有关,也与油管在井下的受力状态有关;油管腐蚀说明在含有CO2和Cl-的高压气井中使用这种不锈钢材料不能防止腐蚀,油管接头位置腐蚀严重说明接头部位结构存在腐蚀集中。  相似文献   

20.
夏强 《中国科技博览》2009,(14):196-197
为了提高在深井和超深井井底钻具组合中稳定器的使用寿命,根据收集的国内外和现场的关于稳定器的资料,对稳定器作失效分析,找出现场使用中稳定器的主要失效类型和失效机理:螺纹接头发生粘扣或刺扣:螺纹接头发生疲劳断裂;工作段基体材料因磨料磨损和冲蚀磨损而凹陷,凸出基体表面的硬质合金块折断或因失去基体支撑而脱落,工作段因无法保持工作直径而失效。得出现场使用中稳定器失效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