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二维、三维超声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及检出率。结果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穿刺病理结果进行对照,60例患者共71个肿块。二维超声对59个乳腺肿块诊断正确,诊断准确率为83.1%(59/71),三维超声对68个乳腺肿块诊断正确,诊断准确率为95.8%(68/71),三维超声诊断准确率率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血流检出率63.41%(26/41),三维超声血流检出率97.56%(40/41),三维超声血流检出率高于二维超声血流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诊断乳腺肿块准确率和血流检出率高于二维超声,使用三维超声可提高乳腺肿块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50例患者58个乳腺病灶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肿物血流分布类型,测定肿物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根据术后病理检查报告结果,分析良恶性肿瘤血流分布特点和指标变化。结果 :恶性肿瘤穿入型发生率远高于良性肿瘤,环绕型和少血流型发生率远低于良性肿瘤。恶性乳腺肿瘤患者的VI、FI、VFI值均高于良性乳腺肿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穿入型作为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的敏感性为70.3%,特异性为85.7%。结论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可显示乳腺肿瘤血流的三维分布,定量测定血管信息和血流信息,把穿入型血流分布作为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资料完整的129枚甲状腺微小结节,将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诊断微小乳头状癌的灵敏度、特异性,总结其声像图特征。结果 :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共检出恶性结节57枚,占44.19,良性结节占55.81%(72/129)。微小乳头状癌与良性结节常规超声边界、内部回声、纵横比、微小钙化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流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超声、弹性成像单项检查。结论 :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诊断微小乳头状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螺旋CT扫描资料,重点分析其强化特点。结果:9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6例位于右侧,3例位于左侧。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9例患者CT扫描可见肿物为实性7例,病灶密度均匀,2例病灶内伴有钙化。增强扫描后8例病灶呈进行性均匀强化。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排螺旋CT不仅能作出正确定位并且能比较准确进行定性诊断。CT平扫及增强扫描是本病手术之前的主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分析技术(VTQ)在女性乳腺小肿块(≤10mm)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收集的128例女性乳腺小肿块超声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别测量肿块的剪切波(SWV)值。以术后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做出受试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良性肿块的剪切波平均值为(2.18±0.72)m/s,恶性肿块的剪切波平均值为(3.96±0.86)m/s,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根据良恶性肿块的剪切波平均值,以敏感性为纵坐标,(1-特异性)为横坐标,制作受试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为0.836,当截断值为3.09m/s时,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7.9%,特异性为89.9%,准确率为91.5%。结论:声触诊组织定量分析技术(VTQ)能够定量评价肿块的硬度,为乳腺小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quantification, VTIQ)技术和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鉴别诊断BI-RADS 4级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选取常规超声诊断为BI-RADS 4级的乳腺肿块患者90例,共101个病灶。进行VTQ和VTIQ检查,记录病灶内部剪切波速度(SWV)。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比较两种方法检测乳腺肿块良恶性SWV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诊断界值,并评价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101个乳腺病灶病理证实恶性结节42个,良性结节59个。VTIQ技术检测的良性、恶性病灶SWV分别为(2.92±1.06)m/s、(5.45±1.76)m/s。VTQ技术测得的良性、恶性病灶SWV分别为(2.85±1.06)m/s、(5.22±2.02)m/s。两种方法测得恶性病灶的SWV均高于良性病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方法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7、0.8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当VTIQ界值取3.96m/s时、VTQ界值取3.71m/s时,诊断效能最佳,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88.14%、87.13%、83.72%和89.66%;78.57%、72.88%、75.25%、67.35%和82.69%,VTIQ特异度和准确率高于VTQ,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VTIQ在BI-RADS 4级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特异度和准确率高于VTQ。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肉芽肿性乳腺炎与6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磁共振成像(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资料均保存完整。将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分别纳入肉芽肿性乳腺炎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使用χ2检验对比两组常规MRI、增强MRI图像特点,使用t检验对比两组动态增强扫描参数以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总结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鉴别诊断思路。结果 :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象限分布、边缘、强化特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肉芽肿性乳腺炎病灶早期强化率(EER)、峰值强化率(Emax)及ADC值均高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与常规MRI表现存在一定相似之处,综合分析病灶象限分布、边缘、强化特点,以及动态增强扫描参数、ADC值,可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声触诊组织定量分析(VTQ)技术对鉴别诊断乳腺BI-RADS-US 4类肿块的价值。方法 :使用具有VTQ技术的超声仪器对109名常规二维超声诊断为BI-RADS-US 4类的受检者进行检查,根据手术病理结果,记录良恶性组剪切波速度值(shear wave velocity,SWV),并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病理诊断为良性45例,恶性为64例。良性病灶SWV良性肿块的剪切波平均值为(2.39±0.63)m/s,恶性肿块的剪切波平均值为(5.62±0.89)m/s,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根据良恶性肿块的剪切波平均值,以敏感性为纵坐标,(1-特异性)为横坐标,制作受试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为0.925,当截断值为3.92m/s时,诊断恶性病变的准确性81.65%(89/109),敏感性73.44%(47/64),特异性93.3%(42/45)。结论 :声触诊组织定量分析技术(VTQ)对BI-RADS-US 4类肿块的硬度能够进行定量评价,为乳腺BI-RADSUS 4类肿块良恶性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对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的诊断价值及分期判断价值。方法:分析113例经病理证实的RCCC超声造影图像特征。分析超声造影诊断RCCC的准确度、灵敏度,并比较不同分期、分级RCCC的超声造影声像图、定量特点。结果:RCCC声像图特征以增强不均匀、存在假包膜征及弥漫性增强为主。以超声造影声像图不均匀增强、假包膜征及弥漫性增强联合诊断RCCC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23%、100.00%、100.00%、95.92%。与RCCC比较,pT_2~pT_3期RCCC声像图特征不均匀增强率高于pT_1期,其假包膜征出现率低于pT_1期;Fuhrman分级Ⅲ~Ⅳ级RCCC声像图△P%高于Ⅰ~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声像图对于RCCC的诊断与TNM分期评估具有较高价值,结合声像图定量特点可进一步明确Fuhrman分级,为临床诊治提供更为完善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癌超声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关联性。方法:选取西安高新医院从2020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113例乳腺浸润性癌患者开展试验。将其是否发生ALNM分作ALNM组(n=48例)及无ALNM组(n=65)例。对所有患者均开展超声检查,对比两组临床资料(涵盖年龄、绝经、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及超声特征(涵盖形状、毛刺征、后方回声、微钙化、血流分级、腋窝淋巴结纵横径比及腋窝淋巴结皮质厚度)。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乳腺浸润性癌ALNM的影响因素。结果:ALNM组肿瘤直径≥3cm及低分化人数占比为33.33%、41.67%,均高于无ALNM组的16.92%、18.46%(均P<0.05)。ALNM组毛刺征、血流分级2~3级人数占比分别为52.08%、72.92%,均高于无ALNM组的27.69%、36.92%,且腋窝淋巴结纵横径比、皮质厚度分别为(0.59±0.12)、(5.10±1.05)mm,均高于无ALNM组的(0.48±0.10)、(2.88±0.56)mm(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肿瘤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肾脏透明细胞癌诊断中的规律性,提高对该肿瘤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14例均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肾脏透明细胞癌患者的CT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SCT平扫及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4例肾脏透明细胞癌形态大多数呈圆形或者类圆形,瘤体最大径范围1.7cm^11.3cm,平均(4.8±1.4)cm,13例CT平扫时肿瘤密度不均匀,呈等低密度,1例呈等密度;12例出现坏死囊变,钙化1例,伴肾盂、肾盏侵犯2例;动态增强扫描可见12例包膜完整,1例均匀性强化,13例不均匀性强化;引入对比剂后皮质期,出现10例病灶强化幅度大于肾皮质,而仅4例低于肾皮质,三期平均CT值分别为110±30Hu,90±15Hu及75±14Hu,其中在实质期出现13例肿瘤强化幅度小于肾实质,仅1例大于肾实质。结论引入对比剂动态增强扫描后,肾脏透明细胞癌在皮质期明显不均匀强化,实质期强化幅度下降显著,呈现出典型的“快进快出”血流动力学强化方式,且肿瘤容易出现坏死、囊变为其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超声声像图特点,评价超声诊断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2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421例有剖宫产史的瘢痕子宫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孕周胎盘植入孕妇的超声图像特征和诊断价值。比较胎盘植入与非胎盘植入孕妇的超声图像区别。结果:421例孕妇中,产后经证实有43例胎盘植入,非胎盘植入378例。妊娠11~13~(+6)周的阳性预测值(84.31%)、准确度(95.72%)、敏感度(88.37%)、特异度(96.56%)与妊娠20~24周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阳性预测值(87.76%)、准确度(97.39%)、敏感度(93.02%)、特异度(97.88%)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3例胎盘植入患者在妊娠11~13~(+6)周与妊娠20~24周超声征象均是胎盘内漩涡形成最常见(58.14%和76.74%),其次是子宫膀胱表面浆膜层彩色血流增加(48.84%和67.44%)和胎盘后间隙消失(44.19%和62.79%)。不同孕周胎盘植入的超声征象比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周胎盘植入的超声征象个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植入孕妇妊娠11~13+6周与妊娠20~24周各种超声征象出现概率均高于同期非胎盘植入孕妇(P0.05);43例胎盘植入的孕妇中,5例孕妇于孕中期超声检查后终止妊娠,均未行子宫切除术。继续妊娠孕妇38例,其中23例未行子宫切除术。38例胎儿存活,新生儿结局较好。结论:超声对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较高,且孕早期超声检查对瘢痕子宫胎盘植入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在不同类型心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8年7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7例疑似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分别在心脏部位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抽取肘静脉血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浆sST2水平。依据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综合检查结果确诊为心衰的患者为病例组,非心衰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单独应用超声、血浆sST2诊断心衰效能;按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利钠肽、临床症状等将心衰患者分为降低型心衰组(HF-rEF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组(HF-pEF组)及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衰组(HF-mrEF组),比较不同组患者的超声特点及sST2水平,计算二者单独及联合鉴别不同类型心衰的效能。结果超声联合sST2诊断心衰时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67.2%,曲线下面积(AUC)为0.967;HF-rEF组的LAVI显著高于HF-pEF组、HF-mrEF组,IVSd值显著低于HF-pEF组、HF-mrEF组(P均<0.05);HF-rEF组的sST2为(95.64±35.23)ng/mL,显著高于HF-pEF组、HF-mrEF组的(54.27±26.85)ng/mL、(83.64±33.41)ng/mL,HF-mrEF组则显著高于HF-pEF组(P均<0.05),三组的LVPW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HE-rEF时,其灵敏度为73.7%,特异度为84.9%,曲线下面积(AUC)为0.867;联合鉴别HE-pEF时,其灵敏度为79.6%,特异度为89.5%,曲线下面积(AUC)为0.917。结论超声联合sST2较单一检查不同类型的心衰优势明显,可提高诊断效能,有助于临床进行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code real time sonog,TCCS)诊断脑动脉狭窄及闭塞的准确性。方法 :173例怀疑脑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为金标准,评价TCCS诊断脑动脉狭窄及闭塞的准确性,总结其声像图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特征。结果 :TCCS检查示,173例患者中,脑动脉狭窄81例,脑动脉闭塞59例;DSA检查示,173例患者中,脑动脉狭窄84例,脑动脉闭塞57例。TCCS诊断与DSA诊断脑动脉狭窄及闭塞的符合率为74.57%,灵敏度为95.04%,特异性为81.25%,Kappa值为0.76。结论 :TCCS诊断脑动脉狭窄及闭塞与DSA诊断有着较高的一致性,但诊断准确率易受颞窗透声不良影响,实际应用中应重视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 (DCE-MRI)和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MRI(DSC-MRI)扫描结果对脑胶质母细胞瘤及单发脑转移瘤术前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完善MRI检查,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脑胶质母细胞瘤和单发脑转移瘤的58例患者,行肿瘤及瘤周区域的DSC-MRI扫描获得相对脑血容量值(rCBV)、瘤体信号强度的恢复百分比(PSR),行DCE-MRI扫描获得肿瘤瘤体的容积转运常数(K_(trans))、回流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比较参数变化,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DSC-MRI参数显示胶质母细胞瘤和脑转移瘤的瘤体位置的rCBV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胶质母细胞瘤瘤周位置的rCBV值显著高于脑转移瘤,同时胶质母细胞瘤的PSR水平显著高于脑转移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参数显示胶质母细胞瘤与单发脑转移瘤的瘤体部分的K_(trans)、K_(ep)、V_e值比较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胶质母细胞瘤瘤周的K_(trans、K_(ep)、V_e值均显著高于单发脑转移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C-MRI检查中可通过瘤周区rCBV值及肿瘤实质区域PSR值对胶质母细胞瘤和单发脑转移瘤进行鉴别,DCE-MRI检查中则主要通过对肿瘤毛细血管通透性情况,区别二者血管屏障破坏程度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PCOS患者73例作为PCOS组,于同期行孕前检查的健康女性中选取年龄、孕产史接近的73例作为对照组。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卵泡体积,卵泡数目,计算卵巢间质血流指数(flow index,FI)、血管化指数(vascularization index,VI)、血管化血流指数(vascularization flow index,VFI)。彩色多普勒观察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测定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泌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总睾酮(T)、雌二醇(E2)。结果 :PCOS组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卵泡体积、卵泡数目均大于对照组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OS组VI、FI、VFI分别为(5.63±0.72)%、49.63±1.96、2.87±0.21均高于对照组的(2.79±0.64)%、41.83±2.04、1.35±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OS组PSV高于对照组,RI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OS组LH、T分别为(12.15±0.96)U/L、(8.13±0.72)n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5.02±0.56)U/L、(2.04±0.31)nmol/L,FSH为(5.12±0.42)U/L,低于对照组的(7.36±0.3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OS组E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可以准确测量卵巢体积,血流指数、血管化指数、血管化血流指数可以作为PCOS诊断的指标,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FLCN基因突变相关与非相关肺大疱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8例肺大疱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样本,均进行了FLCN基因突变分析,按结果分成突变组与无突变组,对病人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方式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全组外周血检测FLCN基因突变阳性病例为9.6%(20/208例),阴性病例91.4%(188/20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和吸烟史无明显差异(P>0.05);无突变组患者肺大疱的位置多位于肺上叶(占98.6%,136/138例),而携带FLCN基因突变患者肺大疱除上叶外肺中下叶亦有明显累及(90.0%,18/20例,P=0.001);本组170例行肺大疱切除并胸膜固定,FLCN基因突变组的20例手术方式亦均按上述方法(P=0.046)。结论 :与常见肺大疱病例不同的是FLCN相关的自发性气胸的肺大疱在肺组织中分布广泛,尤其常见于肺中下叶,肺大疱在不同肺叶分布的差异特征可作为肺大疱自发性气胸是否合并FLCN基因异常的鉴别诊断之一;亦可作为手术中优先采用肺大疱切除并同时胸膜固定术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miR-297a、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95例住院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进行体检的40例无冠状动脉钙化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血管内超声。按照血管内超声结果,分为无钙化组、轻度钙化组、重度钙化组。采用qRT-PCR检测研究对象血清miR-297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研究对象血清FGF23水平及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sis pale,BMP-2)、基质Gla蛋白(matrix gla protein,MGP);分析血清miR-297a、FGF23水平与ALP、BMP-2、MGP水平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miR-297a、FGF23对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诊断价值;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结果:轻度钙化组和重度钙化组miR-297a表达低于非钙化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钙化组和重度钙化组FGF23水平高于非钙化组和健康对照组(P <0.05);与轻度钙化组相比,重度钙化组miR-297a表达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度钙化组与重度钙化组FGF23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钙化组和重度钙化组的ALP、MGP高于非钙化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度钙化组、重度钙化组、非钙化组BMP-2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iR-297a与ALP、BMP-2呈负相关,与MGP呈正相关;FGF23与ALP、BMP-2呈正相关,与MGP呈负相关;ROC曲线显示,miR-297a预测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曲线下面积为0.859(敏感度为88.7%,特异性为86.8%);FGF23水平预测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906(敏感度为92.5%,特异性为89.5%);miR-297a高表达是影响血管钙化的保护因素,FGF23高表达是影响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miR-297a表达降低、FGF23水平升高与高血压患者发生冠状动脉钙化有关,检测血清miR-297a、FGF23水平可评估高血压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