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某石化厂重催装置安全阀弹簧发生了多处断裂,致使整套装置非计划停机。采用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断口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弹簧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弹簧表面长时间暴露在湿H2S环境中,加之弹簧断裂区显微组织为硬而脆的马氏体,弹簧工作过程中受到较高的剪切应力;三者共同作用,使弹簧于表面偏析和夹杂物区域萌生应力腐蚀裂纹,裂纹不断扩展最终导致弹簧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2.
某安全阀用弹簧在使用半年后断裂,对失效弹簧进行了理论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弹簧断裂的性质为腐蚀疲劳,断裂过程为腐蚀疲劳起源并放源,裂纹扩展到一定长度后快速断裂;弹簧断裂的原因是由于腐蚀作用的存在和材料抗疲劳性能较差所致,建议加强密封,以防工作介质进入弹簧所在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某仪器舱3个大套筒在振动试验过程中发生断裂,失效分析后认为套筒断裂性质为疲劳断裂;断裂原因是由于材料组织不均匀(存在大量条状析出相),以致套筒经硫酸阳极化后产生了表面腐蚀裂纹;断裂过程为在振动试验过程中表面腐蚀裂纹沿条状析出相扩展,导致套筒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4.
注水阀弹簧在使用约6个月发生断裂。采用宏、微观检验和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失效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弹簧断裂为腐蚀疲劳断裂。疲劳裂纹的形成是由于消毒氯水在弹簧应力最大的第一与第二圈并圈处产生许多蚀坑,材料中非金属夹杂物加速了腐蚀向基体内延伸,为弹簧的疲劳断裂提供了裂纹源,在工作应力的作用下导致弹簧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5.
炼化离心压缩机在服役过程中马氏体不锈钢叶轮表面出现断裂失效现象。通过对叶轮失效件的断口宏观和微观形貌分析、硬度检测,并结合生产服役环境对叶轮裂纹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轮断口裂纹以沿晶腐蚀为萌生源,扩展后转变为穿晶腐蚀,呈现应力腐蚀特征。断口腐蚀产物分析表明,腐蚀产物中含有硫元素;结合叶轮的服役环境得出叶轮的断裂失效主要原因是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6.
针对汽车发动机气门弹簧在台架试验中的断裂问题,对断裂弹簧的外观、化学成分、显微组织、断口形貌以及断口微区成分等进行了检测与分析,并对气门弹簧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钢丝储存不当造成表面腐蚀缺陷,导致气门弹簧在试验时出现了早期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7.
某油田直井气井在正常产气56d(天)后发生油管本体断裂失效。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对该油管的失效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油管的断裂性质属于腐蚀疲劳断裂;外表面脱碳降低了油管的耐腐蚀能力,在服役过程中管材外表面接触水及空气的位置发生氧腐蚀,形成腐蚀坑,腐蚀坑底部产生应力集中成为疲劳裂纹源;在外力作用下疲劳裂纹不断扩展,最终导致了油管的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8.
采用直读光谱仪、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断裂弹簧进行了失效分析。结果表明,该弹簧断裂性质为腐蚀疲劳断裂。弹簧表面与表面的有机涂层存在一定的间隙,外界的水蒸气和腐蚀性离子会穿透有机涂层,对基体材料造成腐蚀,产生腐蚀坑,形成应力集中点,在交变载荷和腐蚀性介质的共同作用下产生裂纹源,最终发生腐蚀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9.
重卡钢板弹簧断裂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以及金相检验等结果分析。确定了重型卡车用钢板弹簧的断裂原因。结果表明:因超载使钢板弹簧出现过度反弓,造成板簧卡中的螺栓杆与钢板弹簧动态接触.发生磨损腐蚀,形成凹坑.成为应力集中点;在过大的交变应力作用下.应力集中点萌生裂纹并不断扩展.最终造成钢板弹簧疲劳断裂。最后提出了防止其发生断裂失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断口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及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60Si2CrVA弹簧进行断裂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该弹簧断裂失效性质为疲劳断裂;弹簧端圈磨削裂纹是导致弹簧断裂的根本原因;提出了防止磨削裂纹产生的建议.对指导生产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扫描电镜观察以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对某汽车变速箱上的换档摇臂断裂原因进行了失效分析。结果表明:摇臂断裂是由于铆接时过大的冲压力导致摇臂铆接内孔四周产生微裂纹;当变速箱换档时摇臂受到外力作用,微裂纹扩展并引发最终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12.
材料为ML30CrMnSiA钢的十字槽沉头螺钉在初次装配过程中发生批量断裂失效,通过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金相分析、断口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氢含量测定等方法对螺钉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螺钉头部的十字槽底部在冷镦或热处理过程中产生微裂纹,在酸洗、镀镉等工序中,氢沿微裂纹渗入基体,加之螺钉强度偏高,超过设计要求,从而导致螺钉发生氢脆开裂并扩展,实际承载面积降低,最终在装配应力作用下发生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13.
统计分析了某电液伺服阀13个失效弹簧管的开裂情况(包括弹簧管的应用、开裂位置、裂纹扩展方向以及开裂方式的规律性)。采用外管分析、断口分析和金相组织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弹簧管断裂特征与机理。结果表明:弹簧管的开裂原因包括较大的疲劳应力、材质和加工因素。夹杂物在弹簧管冷拉成型过程中沿轴向分布,在周向打磨过程中沿夹杂物形成裂纹。  相似文献   

14.
某地铁受电弓拉杆球铰轴承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失效断裂。采用宏观分析、断口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及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球铰轴承的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受电弓拉杆球铰轴承的断裂模式属于高周低应力疲劳断裂。球铰轴承在服役过程中承受频繁的振动和交变载荷作用,折角处的微裂纹成为疲劳裂纹源区,裂纹在交变载荷作用下不断扩展,最终导致球铰轴承失效断裂。  相似文献   

15.
55CrSi弹簧钢失效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弹簧钢的金相组织、断口及表面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其失效原因,结果表明此弹簧钢断裂为早期疲劳断裂,裂纹源萌生于并圈处,由于该处间隙过小,一则不能保证喷丸的效果,二则增加疲劳过程的接触疲劳应力及加重表面损伤,另外该处喷丸微细粒子未清洗干净,相当于表面有一夹杂在运行时遗留在并圈处表层,导致表面损伤,并诱发微裂纹而导致弹簧早期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6.
某油井生产11个月后发生油管短节断裂失效事故。通过对失效油管短节的宏观和微观形貌观察、显微组织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查明了其断裂失效原因。结果表明:该油管短节断裂主要是由于在油井生产工况下,油管内壁发生了多裂纹源的应力腐蚀开裂,然后在腐蚀和机械载荷的共同作用下,裂纹不断扩展并相互连接,当裂纹穿透管壁后表现为腐蚀疲劳开裂,最终导致油管短节断裂失效;油管短节加工工艺不当,提高了其断裂失效的概率。  相似文献   

17.
某批次办公椅在往复耐久性试验中发生椅背断裂失效。采用断口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夹杂物检测、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办公椅椅背中内置弹簧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弹簧的表面硬度分布不均匀,表面有脱碳现象,近表面有夹杂物;这些缺陷破坏了基体的连续性,在椅背往复耐久性试验中,产生了疲劳断裂源;在多重应力作用下裂纹快速扩展,最终弹簧发生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8.
某型号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在扭转耐久性试验过程中,其减振弹簧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弹簧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减振弹簧内侧存在原始裂纹和摩擦损伤,使弹簧在低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9.
利用宏观检验、磁粉探伤、化学成分分析、金相以及硬度检验等方法对某采煤机摇臂惰轮的疲劳断裂进行了失效分析,确定了疲劳源微裂纹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惰轮在加工完成后的返修过程中挡圈槽处产生了切削微裂纹,微裂纹在摇臂惰轮工作时的交变载荷作用下不断扩展,最终导致惰轮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20.
某汽油发动机气门弹簧在台架试验中发生了早期断裂失效。采用断口观察和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等方法,对气门弹簧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门弹簧断裂的性质为疲劳断裂,气门弹簧断裂的原因为表面存在磨损,导致弹簧的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