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高校垃圾分类现状及建议进行研究,阐述垃圾分类的价值体现,在论述高校垃圾分类现状的基础上,对常见的垃圾分类问题以及相关建议措施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可知,在高校垃圾分类工作开展阶段,按照国家的发展理念要求以及采取创新的垃圾分类管理方式,能够达到高效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目标需要.  相似文献   

2.
对武汉某高校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8.1%的师生知道垃圾分类,只有51.3%的师生清楚垃圾的可回收性。为了加强垃圾的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提出了一些垃圾分类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大部分废弃物是可以变废为宝的,即大部分垃圾是可利用的再生资源。因此对垃圾资源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化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将生活垃圾变废为宝,充分挖掘生活垃圾所蕴含的资源潜力。当前生活垃圾分类存在总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垃圾处理能力与垃圾产生量持平,面临垃圾围城、传统垃圾分类设备落伍,阻碍回收利用效果等问题。对此,应当对生活垃圾进行智能化分类,配套实施针对性地奖励机制,引进有特色的分类设备解决垃圾分类出错的问题;同时采用举证责任倒置,加强行政干预,进一步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然而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重中之重,环保理念应该深入到每一个人心中。重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再回收和再利用,就必须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本文围绕垃圾分类和生态服装设计的价值理念,对垃圾分类这一环保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生态设计进行了探讨,从生态服装设计的理念出发,对方便回收的服饰的材料、方便拆卸,再利用的服装结构设计和方便分类盛装垃圾的功能性服装设计等方面阐述了在垃圾分类下的生态服装设计的可能性,反映了生态服装设计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强调了当前垃圾分类下服装产品实施生态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垃圾分类是我国未来十年的重点工作内容,同时决定着我国今后垃圾产业的发展和人们美好生活环境的维持。垃圾分类过程包含产生、分类、转运、回收和再利用等多个环节,涉及消费者、社区、街道、市容、生产者和循环利用厂商等多个节点。现分析了当前垃圾分类工作的现状,进而探讨了我国垃圾分类的发展方向,希望通过相关方面的改善提升我国垃圾分类产业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大学食堂浪费严重现象,阐述了餐厨垃圾剩余及分类等问题的现状,分析了食物资源浪费严重及餐厨垃圾分类、再利用不到位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对策研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正垃圾分类,是改善生活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让垃圾分类成为新习惯、新时尚、新规矩,也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体现。对农村来说,垃圾分类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经之路,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应该顺势而上,在乡村振兴中答好垃圾分类必解之题。"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垃圾分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在,垃圾遍地已经成为一大公害,要把垃圾分类与人居环境整治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标准,建立有效机制,促进垃圾分类形成自觉。农村垃圾分类有一定基础。熟悉农村生活的人知道,乡村利用废弃物是几千年来的传统,在传统社会是没有垃圾概念的,人们力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垃圾分类政策的加速推进,推行垃圾分类落地已经成为各个城市的必然选择,但是在推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存在垃圾分类识别难度大、成本高、效率低的难题,如何借助现代技术来实现垃圾分类自动识别,减少人工投入,提高分类效率,将成为影响垃圾分类政策推行进度的重要因素。因此,文章根据我国垃圾分类的现状,对智慧环卫技术中垃圾分类自动识别技术进行探讨,以期对垃圾分类识别提供技术支持,逐步实现环卫的智能化,进而助推全国范围内垃圾分类政策的加速落地。智能垃圾分类自动识别技术涉及到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方面的功能,会充分利用现在成熟的云计算策略,类似分类箱这种边缘设备只作为数据采集设备,所有的数据处理均有云端完成,再通过网络下发处理结果,这样可以极大的简化系统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通过对发达国家与地区城市固体废弃物的管理现状的研究分析,重点分析了发达国家与地区垃圾分类收集及资源处理现状,总结了发达国家与地区垃圾分类收集特点,根据试点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情况结合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现状,对导致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运作的效果不理想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综合考虑我国基本国情进一步探讨适合我国资源化处理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案。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迅速增加,随之而产生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要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垃圾收集、处理方式显然是行不通的,为此文章探讨了垃圾分类收集方式及我国采取的垃圾分类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逐渐重视环境的治理。垃圾的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循环利用的一个有效手段,由于目前的垃圾分类技术还未成熟,该设计仅针对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和废纸4种类型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收集。该设计是一种基于STM32的4种语音控制垃圾桶,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微处理器,该系统由语音识别模块、语音输出模块、短信提醒模块、舵机系统、垃圾桶溢出传感器和电源模块等组成。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对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后,控制垃圾桶识别语音并通过打开盖子进行响应。5 s后,盖子合上。同时,通过GSM短信提醒模块,在垃圾填充满时发出警报,提醒相关部门及时处理并转移垃圾。  相似文献   

12.
学界对垃圾分类的研究主要分为对垃圾分类政策的调研和设计研究垃圾智能分类装置两大类。现今施行的垃圾分类办法主要为居民及垃圾分类部门的人工分拣,存在分类不精、处理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设计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居民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装置,全面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减轻市民的分类负担,进一步打造快捷便利的社会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13.
蒋婷馨  许柏鸣 《家具》2022,(2):83-87
针对中国垃圾分类教育现状,帮助家长和幼儿园设计出一款便于培养垃圾分类意识的学龄前儿童玩具,该玩具可以通过一种让认知融于玩乐的持续教育过程,使得垃圾分类从公众意识上升为一种常识,从而帮助构建一个垃圾分类的环境友好型国家。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将淘宝“学龄前垃圾分类益智玩具”条目下销量前100名的产品与“学龄前益智玩具”条目下销量前100名的产品,从类型和功能两方面进行数组总结与分析,得到故事体验在学龄前儿童垃圾分类启蒙玩具中应用的必要性和设计策略,即可以从教育的目的、生活场景、角色扮演者、多元智能组合等进行设计开发,并进行设计实践。对3~6岁学龄前儿童生活垃圾分类玩具设计提出的新思路,可促进学龄前儿童玩具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不断深入,垃圾分类工作贯穿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过程。本文深入分析了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产业的现状,在立足保定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情及分类工作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深挖国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典型案例,从推动源头减量等五个方面提出保定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处理对策,旨在提升保定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党"十九大"首次将垃圾分类议题写入报告,传统的分类垃圾箱已无法满足城市垃圾分类的需要。垃圾产量不断增加,垃圾资源的浪费迫使垃圾分类需求日益强烈,合理分配垃圾资源是十九大后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使用物联网技术的垃圾箱能有效解决原有垃圾分类的痛点,促使垃圾分类合理化、有效化,同时可以增加相关奖励机制,引导城市垃圾的分类。  相似文献   

16.
分类垃圾已成为现今的垃圾处理共识,如何将分类后的垃圾进行运输成为现今迫切解决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多用途可卸式垃圾车,该垃圾车结构简单实用,安全卫生,用途广泛,在实际应用中有效的解决了分类垃圾的分类运输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广大群众在开展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会制造众多的生活垃圾,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认知能力的提升,人类已经开始意识到垃圾,尤其是城市生活垃圾,造成的负面影响之重。对此,我们必须确保垃圾减量化、实现垃圾无害化,并且将其合理利用,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要将垃圾分类处理。通过分析当前的实际情况可知,目前我们国家仅有极少数城市实施了垃圾分类处理,绝大多数城市并未意识到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笔者在这个前提之下,具体分析了当前时期我们推行的垃圾处理技术以及条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高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水平,提升高校生活环境质量,本文结合实际,论述了高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意义,并对高校学生垃圾分类的现状进行了探讨,随后对高校垃圾分类管理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高校生活垃圾分类的标准体系以及工作思路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各地逐渐开始实施垃圾分类的处理办法.校园的人数众多,是人口集中聚居的地区,产生的垃圾数量庞大.但由于我国垃圾分类目前还处于开始阶段,很多师生缺乏垃圾分类的意识,没有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管理制度方面也还没有精细化,从而造成校园垃圾分类管理不足.为此,本文将从校园垃圾分类的意义出发,探讨当前我国校园垃圾分类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保证整体目标实现的推动性策略,在人居环境改善及资源循环使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当前形势来看,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模式在逐步优化,但是随着垃圾产量的不断增加,垃圾分类治理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高质量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稳步实现双碳战略目标,需明确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困境及难点,由此提出高效可行的治理策略,持续扩大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