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物沥滤去除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温度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桂林城市污泥作为处理介质、单质硫为能量底物、土著硫杆菌为主要的沥滤微生物,对10~40℃下生物沥滤的酸化效果、沥滤微生物活性和去除重金属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质硫的投配量为3 g/L、曝气强度为1.0 L/min的条件下,当温度为10~30℃时,升高温度能明显提高污泥酸化速度和微生物活性.为缩短生物沥滤时间和提高酸化效果,沥滤体系的最佳运行温度范围为20~30℃,其中温度为28.9℃时沥滤微生物的活性最强,此时硫酸根的产率为461.66 mg/(L·d).从达标处理和低能耗运行的工程角度考虑,生物沥滤温度可控制在20℃.5 d后对Cu、Zn、Cd的去除率分别为47.45%、77.07%和80.57%,残余重金属含量均符合污泥农用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2.
以城市剩余污泥为材料,通过对硫酸亚铁(FS)、硫酸亚铁铵(FAS)、单质硫(S0)三种底物的单一和复合投加生物沥滤试验,研究不同类型底物对污泥中重金属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底物为FAS+S0时污泥中重金属溶出效果最佳,此时对污泥中Cu、Zn、Cr和Ni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6.7%、88.2%、76.2%和65.0%。沥滤结束时,FAS为底物的污泥中TN、TP含量最高,其次为FS,S0为底物时污泥中TN、TP含量最低,FS+S0和FAS+S0为底物时污泥中TN、TP的含量较单独投加S0时有所提高但不明显,说明S0是导致污泥中TN、TP流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原武斌 《山西建筑》2011,37(31):110-111
对太原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了生物淋滤序批实验研究,采用5%接种量和底物浓度4g/L单质硫为工艺参数,采用顺序浸提法测定了生物沥滤中重金属形态之间的转化,通过淋滤前后重金属形态变化分析了其沥滤机制及浸出能力。结果表明,cd是通过间接机制沥出,Pb的沥出主要是由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的共同作用完成的。研究结果对预测污泥农用的环境风险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山西某煤矿的酸性矿井水中分离得到嗜酸氧化硫硫杆菌Tt-1,对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基因序列、生长特性及对城市污泥的沥滤效果进行了研究。Tt-1的菌细胞呈短杆状,革兰氏染色为阴性,不产生芽孢,16S rDNA系统学分析证明其为嗜酸氧化硫硫杆菌。菌株Tt-1的最佳生长条件:温度为28℃,pH值为4.0,接种量为10%,S0浓度为10 g/L。菌株Tt-1在污泥浓度为10%、28℃的条件下沥滤15 d,对污泥中Cd、Cr、Cu、Ni、Pb和Zn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6.20%、41.35%、91.74%、65.73%、43.86%和93.72%,处理后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可满足污泥农用标准。  相似文献   

5.
以城市污泥脱水和病原微生物灭活为目标,以S~0和FeS_2为能量底物,利用嗜酸性硫杆菌复合菌群对初始p H值在3.0~10.0范围内的城市污泥进行生物沥浸处理。结果表明,当达到最佳沥浸时刻时,污泥比阻由(2.7~2.8)×10~(12)m/kg降至(2.1~3.9)×10~(11)m/kg;沉降率由68%~75%提高至79%~86%;对SS的去除率达到7.2%~38.3%。当初始p H值为5.0、生物沥浸48 h时,污泥脱水和沉降性能均达到最佳状态:比阻由2.8×10~(12)m/kg降为2.1×10~(11)m/kg,沉降率由69%升至83%,SS去除率为16.1%。在不同初始pH值下对病原微生物的灭活率均在99%以上,初始p H值对灭菌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上海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农用处置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历时一年的调查显示,上海11家城市污水厂的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植物养分,但是在某些时期重金属含量会超过国家《农用污泥质量标准》,为此采用生物法和化学法对污泥中的重金属进行了沥滤试验。沥滤7d后的结果表明,采用生物法双用浓H2SO4酸化具更好的滤除效果;在生物法沥滤重金属的过程中还具有酸化法所没有的泥消化功能。  相似文献   

7.
污泥中金属的生物沥滤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后产生大量污泥 ,如何对其加以处理利用引起国内外学者关注。众多研究表明 :污泥农用是实现污泥资源化、解决污泥出路的上策 ,但污泥中常含有较多的重金属 ,若在农田加以施用会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积累 ,使农作物遭受污染 ,最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因此污泥在农用前必须去除或降低其重金属含量。 1975年以来 ,国外学者尝试用酸、离子交换、氯化、添加化学试剂等方法均存在成本过高、操作复杂、效果不稳定等系列问题。近年来用生物法沥滤污泥中重金属 ,效果较为明显。1  生物法沥滤重金属的机理及优点活性污泥中存在Thi…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城镇生活污泥中重金属含量,采用三槽型电解槽研究了反应时间和NaClO预处理对未脱水污泥中重金属Zn、Cu、Cr和Ni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延长反应时间可以提高未脱水污泥中重金属去除率。电渗析反应时间为14 h时,污泥中Zn、Cu、Cr和Ni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52. 08%、27. 24%、31. 66%和46. 42%。污泥中重金属的初始非稳定态比例越大,电渗析反应后的去除率越高。NaClO/HNO3组合预处理的污泥中重金属去除率最高,对Zn、Cu、Cr和Ni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0. 32%、35. 39%、36. 80%和56. 78%。  相似文献   

9.
原水中不同的有机物形态是影响慢滤池运行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建立以腐殖酸和葡萄糖模拟微污染原水中有机物的两个慢滤系统,探讨了微污染原水中有机物形态对慢滤池滤膜层形态结构与硝化性能的影响。经过三个多月的运行,以腐殖酸为有机底物的慢滤系统形成的滤膜层结构松散,粒径小,系统稳定运行时间较长,系统稳定后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总有机碳(TOC)平均去除率为22. 68%,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与温度的升高,TOC去除率最高能达到45. 45%;以葡萄糖为有机底物的慢滤系统滤膜层结构紧实,粒径大,系统稳定后氨氮去除率仅有24. 43%左右,TOC平均去除率为40. 20%,最高能达到55. 76%;以腐殖酸为有机底物的系统中胞外聚合物与胞外聚合物中的蛋白质含量均高于以葡萄糖为有机底物的系统。以腐殖酸为有机底物的系统运行稳定性与硝化性能均优于以葡萄糖为有机底物的系统。  相似文献   

10.
大量的重金属离子使得污水污泥在农用过程中产生了副作用。对投加硫酸亚铁盐和硫作为培养基质、污泥的不同投配比、有无接种污泥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效果作了试验研究,表明不同条件下培养的微生物对重金属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Brücke Wolken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