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金属轧件弯曲变形与曲率的变化、矫直原理、斜辊式矫直机的矫直原理的阐述,分析了常见三种辊系布置的斜辊矫直机的特点,三种辊系对钢管矫直过程中弹塑性变形区长度和应力反向次数的影响,提出了热处理线斜辊矫直机辊系选型的理论参考依据。同时指出了十辊矫直机增加了矫直单元,矫直质量更稳定,生产效率更高;但通过对钢管原始几何尺寸,加热过程及淬火环节的控制,减小钢管矫直前的原始曲率,选择六辊或七辊矫直机可以节约矫直机的投资运行成本,也能达到满意的矫直精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对矫直精度和矫直效率的更高要求,在七辊和两辊矫直机基础上,开发研制了80十辊圆钢矫直机组。十辊矫直机采用的恒压对辊压紧技术降低了对来料的要求;采用的液压马达预旋转结构显著提高了矫直速度;采用2-2-2-2-2的辊系布置提高了其矫直精度。整个矫直机组矫直速度最高可达2 m/s,圆钢矫直后直线度可达0.5 mm/m。对矫直机结构进行了强度、刚度有限元分析,保证设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现今,矫直钢管和棒材,以应用斜辊式矫直机最为普遍。该机与其它结构形式的矫直机相比,生产率高,矫直质量好。通常,斜辊式矫直机有二辊、五辊、六辊和七辊等。从结构上又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种。为了适应大口径钢管生产发展的需要,美国于1946年生产了一种结构新颖的《313》型斜辊式钢管矫直机。该矫直机和通常的斜辊矫直机相比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调整方便,生产率高以及矫直质量好等优点。特别是用于矫直大口径和高强度合金钢管,其优越性则更为突出。《313》型矫直机在国外钢管生产中已经普遍使用,并已发展成为定型的系列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管材弹塑性弯曲理论对管材矫直工艺参数进行理论推导。用C语言在个人微机上实现了工艺参数的计算机计算,使用该程序可以改进现有管材矫直中依靠经验和试调方法调整各辊压下量的缺陷,提高矫直精度,使管材矫直机由经验调整过渡到理论指导下的调整。同时该程序可以对不同规格的管型材进行优化分组和使用矫直辊数为最少,为设计矫直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 12.斜辊矫直机的基本结构参数是什么?怎样确定? 斜辊矫直机的基本结构参数是矫直辊腰部直径、矫直辊辊身长度和矫直辊辊座中心间距。矫直辊腰部直径的大小取决于管材对矫直辊的压力、并根据载荷特性的大小来确定。载荷特性取决于管材的直径、壁厚及其材质的屈服极限。载荷特性越大,矫直辊腰  相似文献   

6.
六辊矫直机矫直钢管管端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清国  吴沫芸 《钢管》1998,27(3):9-12
探讨了六辊矫直机矫直钢管的变形受力及其改善状况。提出了六辊矫直机对辊压扁椭圆矫直法。合理选择矫直辊间距和矫直辊装设角是提高钢管矫直精度的重要途径,合理选择中间辊的弯曲矫直压下量是全面提高钢管矫直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矫直质量 ,矫直辊应和管棒材呈线接触。基于此 ,本文从啮合原理的角度推导出了斜辊矫直机的矫直辊的理想型线 (双曲线 )。试验表明 :新算法与传统的包络算法相比 ,理论计算精度等级基本相同 ,但新算法表达方式更简练准确 ,使用新算法加工的矫直辊实际矫直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我国管材用多斜辊精密矫直机的技术研究现状,主要体现在改进矫直工艺、增加矫直环节、进行全新的辊系布置、优化设备结构等方面;指出精密矫直技术在矫直机辊型设计方面,不同研究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管材精密矫直技术尚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等;提出利用CAD/CAM进行管材精密矫直技术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肖军  王勤 《轧钢》2009,26(6):40-42
分析比较了热轧带钢横切线用11辊和17辊矫直机的技术参数、质量指标和投资费用,并以11辊矫 直机为例介绍了矫直机的辊系配置、矫直规程和力能参数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0.
§3—2 二斜辊矫直 1.矫直原理二斜辊矫直简称为二辊矫直,其矫直过程和矫直原理与多斜辊矫直有很大区别;其矫直质量既不取决于辊数,也不取决于辊子配置方式,而取决于辊型和在接触区内圆材的自转转数。在接触区内圆材被压弯的曲率由两个辊型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近年来邯钢中板厂高强韧性钢板的比例大幅增加,但矫直机矫直能力不足的状况,对十一辊矫直机矫直过程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对高强韧性钢薄板实施大压下量矫直方案,并采用矫直机辊系倾斜功能进行矫直,优化了高强韧性钢板的矫直工艺。  相似文献   

12.
旧克拉马托尔斯克机器制造厂制造的PBB(异形辊立式)新型斜辊矫直机提高了矫直机的生产能力,可以保证双三角形矫直系统。这种矫直机采用的径向和角度调整机构比七辊矫直机的八柱手动角度调整机构有很大改进。 PBB型矫直机适用于矫直外径(D_H)与壁厚(S)之比D_H/S≤30的管材,以及屈服限σ_T=300~800N/mm~2的金属棒材。  相似文献   

13.
《钢管》2015,(1)
主要研究了交错辊式和对置辊式两种典型辊系钢管矫直机在矫直工艺中产生的矫直盲区现象。分析了这两种钢管矫直机矫直盲区的形成原因,以及矫直盲区的位置与大小,并通过分析影响矫直盲区范围的辊距、有效辊身长度和辗压重叠系数等因素,提出了减小钢管矫直盲区以及提高钢管矫直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 21.矫直机调整的主要工艺参数有哪些?斜辊矫直机调整的主要工艺参数有:(1)矫直速度的选择;(2)矫直辊倾斜角的选择;(3)矫直辊上下辊间距(压下量)的选择;(4)第二对辊座下辊位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全国高技术产业化协作组织(CHC)(联系电话:010-68468867)推出了高精度棒材、管材矫直机。 高精度棒材矫直机是一种多斜辊矫直机。它采用了载荷可控制的准双曲线型和控浅凹型复合辊系,使棒材在全长范围内实现旋转反弯矫直,其矫直精度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该设备由上料系统、矫直机本体、卸料系统、电控系统、液压系统、气动及润滑等部分组成,主要用于高强度合金钢棒材或厚壁管材的高精度矫直,在解决头尾鹅头弯、清除轻微椭圆度及清除氧化铁皮等方面起到明显作用,亦可用于其它金属圆材的矫直。其主要技术参数量是:…  相似文献   

16.
根据矫直理论,利用MATLAB GUI平台实现对2-2-2-1型七斜辊棒材矫直机的辊距、辊子斜角、压下量等工艺结构参数的计算,以及等距双曲线辊形的自动设计,并通过VBA技术实现等距双曲线辊形在CATIA软件中的自动绘制。以Φ60mm 20Cr钢为例,由程序计算所得工艺结构参数与辊形曲线,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棒材矫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矫直过程中的矫直力曲线、残余应力分布和矫直后棒材纵坐标分布曲线。在LGJ100七斜辊矫直机上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的结果合理可行,对七斜辊矫直机的高效设计与实际矫直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多斜辊矫直原理以及材料的弹塑性变形机理出发,给出了管材十辊矫直机主要的矫直参数以及合理的矫直辊辊型数据和优化修正数据,建立了矫直辊的三维模型。利用MARC对管材十辊矫直机的矫直变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研究了矫直过程中压弯量、压扁量、矫直速度和辊子倾角对矫直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矫直参数。分析了参数对矫直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对矫直效果进行了优化,提出最佳矫直方案。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方案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张丽英 《锻压技术》2016,(10):113-117
针对棒材二斜辊矫直机单向和双向反弯辊形曲线选择问题,以分段曲率旋转反弯矫直理论为基础,利用MSC.MARC软件对两种辊形曲线对应矫直过程进行建模和有限元模拟,通过对后处理结果中棒材表面摩擦特性、应力、塑性应变、矫直力等参数的对比,较详细地阐明了单、双向反弯辊形对应的矫直机理、矫直过程的特点及各自的优缺点。为验证模拟结果,分别在小型二斜辊矫直试验机上对两种辊形曲线情况下的矫直精度、棒材表面质量及矫直力等参数进行了分析对比,现场试验数据较好地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结果。并通过总结模拟和试验结果提出若干以棒材用途和生产成本控制为导向的辊形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9.
Btiltmann公司开发了一种矫直机模拟系统,该系统的部件和结构原理不仅适用于二辊棒材矫直机和型钢矫直机,而且适用于六辊和十辊钢管矫直机。不同材质的管子,如铜管、铝管和高级合金钢管都可用此矫直机矫直.该矫直机为刚性整体结构,设有中心压紧的辊式夹持器,能自动设定和采集数据,矫直参数稳定,重现性良好;矫直精度可达0.2mm/m;轧辊间距小,可对短而弯曲的管端予以矫直;矫直范围较广,外径范围30~300mm;每个矫直辊单独传动,减少了打滑和管子表面划痕;高度和角度调整的重现精度可达土0.00lmm;采用液压系统控制整体过载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11辊矫直机为例分析了矫直过程中中性层偏移的变化规律,推导了中性层偏移量的计算公式,并利用有限元模拟了整个矫直过程。通过对某个矫直单元的弹塑性变形量的分析对比,拟合出中性层偏移量曲线。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提高辊式矫直机矫直精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绘制的中性层偏移曲线可用于矫直力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