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谷氨酸发酵液菌体分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正> 在对发酵液中谷氨酸的提取分离中有等电点法、离交法、金属盐法、盐酸盐法、电渗析法等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等电点—离交法。 此法由于发酵液中共存的菌体蛋白质、残糖、色素、其它氨基酸、有机酸等使谷氨酸结晶纯度低,谷氨酸收得率低(50~70%),因此,为提高发酵液中谷氨酸的提取率,并考虑经济效益,必须探讨新的提炼工艺途径。  相似文献   

5.
6.
作者论述了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味精厂及研究所、对谷氨酸发酵液除菌体和后提取方法,相继开发了高速离心机分离、阳离子絮凝聚剂分离、中空纤维膜超滤、调整pH 加热使菌体凝聚过滤除菌体,以及常温等电提取或浓缩等电提取谷氨酸、提取率明显提高,幅度5—8%。  相似文献   

7.
<正> 众所周知,鲜味调味料——味精(L-谷氨酸单钠盐),现在主要是通过糖质原料的谷氨酸发酵来生产的。然而,如何高收率、高质量地从谷氨酸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则发酵液质量的优劣是一个关键的因素。特别是对于难以提取的异常发酵液,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保证和提高收率,这就直接关系到突破难点,稳定生产的全局。同时,关于异常谷氨酸发酵液的提取问题,也是长期以来许多本专业生产、技术人员和学者们所关注的课题之  相似文献   

8.
1.1.1 运用膜分离(超滤)技术将谷氨酸发酵液的菌体与超滤清液分离开来 膜分离技术根据分离效果及作用方式大致分为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气体分离(GP)、渗透蒸发(PV)、渗析(DL)和电渗析(ED)等。它是以外界能量为推动力,用高分子薄膜,凭借各组分在膜中传质的选择性差异,对多组分流体物质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浓缩。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CGMCC3336发酵生产得到的聚谷氨酸发酵液粘度高,传统的板框过滤、平板超滤等菌体分离方法分离菌体非常困难的问题,本文研究了酸化絮凝工艺进行菌体分离的可行性,研究确定了最适合聚谷氨酸发酵液菌体分离的工艺参数:利用50%(v/v)的硫酸调节发酵液pH 3.0,酸化絮凝8h,经过200L工艺放大证明,酸化絮凝除菌体是一条适合聚谷氨酸发酵分离菌体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利用电渗析法从谷氨酸发酵液中直接分离提取谷氨酸铵。通过模拟谷氨酸发酵液对提取工艺进行了单因素优化实验,获得了如电流密度、料液与浓缩液体积比、循环流量等优化操作条件。采用优化条件对真实谷氨酸发酵液进行电渗析分离提取谷氨酸铵,当料室pH4.7左右可观察到结晶现象。通过补加氨水调节料室pH,可明显改善电渗析的整体效果,其中浓室谷氨酸浓度达到120g/L,回收率为78.8%。   相似文献   

12.
大家都知道,味精(L—谷氨酸单钠盐),现在主要是通过糖质原料的谷氨酸发酵来生产的。然而,如何高收率、高质量地从谷氨酸发酵液当中提取谷氨酸,发酵液质量的优劣是一个关键因素。特别是对难于提取的异常发酵液,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来  相似文献   

13.
14.
电渗析法从谷氨酸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利用电渗析法从谷氨酸发酵液中直接分离提取谷氨酸铵。通过模拟谷氨酸发酵液对提取工艺进行了单因素优化实验,获得了如电流密度、料液与浓缩液体积比、循环流量等优化操作条件。采用优化条件对真实谷氨酸发酵液进行电渗析分离提取谷氨酸铵,当料室pH4.7左右可观察到结晶现象。通过补加氨水调节料室pH,可明显改善电渗析的整体效果,其中浓室谷氨酸浓度达到120g/L,回收率为78.8%。  相似文献   

15.
采用Ultra-flo超滤膜系统对谷氨酸发酵液进行除菌分离实验。选择合适的加水点、浓缩倍数。达到满意效果,发酵液茵体去除率达98%,水洗后谷氨酸收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主要研究了谷氨酸发酵液对谷氨酸提取工艺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用膜过滤除菌方法对染菌发酵液有较好的提取效果;发酵周期控制在30~34h;发酵液放罐残糖控制在0.6%以下;发酵结束后要及时升温处理,升温至65℃。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了谷氨酸发酵液对谷氨酸提取工艺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用膜过滤除菌方法对染菌发酵液有较好的提取效果;发酵周期控制在30~34h;发酵液放罐残糖控制在0.6%以下;发酵结束后要及时升温处理,升温至65℃.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发酵产物的提取工艺中,几乎都包含着固型物(菌体)和液体的分离过程,而这个过程在很多领域都属于较难解决的大问题。因此,在相当领域范围内,仍采用带菌体的提取工艺。近年来膜过滤技术用于发酵液的菌体和蛋白质大分子脱除,技术日臻成熟,其优势愈见明显。本文通过对膜过滤技术的描述,对超滤技术用于谷氨酸发酵液菌体分离的成本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新的菌体回收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