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概述了Ad hoc网络呼叫接纳控制的原理;其次详细分析和总结了目前应用在Ad hoc网络中的几种呼叫接纳控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决定CAC的关键因素;最后对目前CAC算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王兵  叶栋  丁炜 《通信学报》2003,24(5):121-128
分析了呼叫接纳控制算法研究的现状,提出一种适应自相似业务流量模型的呼叫接纳控制算法,在接纳判决过程中引入概率接纳机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在自相似业务流量模型下相对于传统呼叫接纳控制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3G动态预留呼叫接纳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支持不同服务质量(QoS)的多媒体业务,而呼叫接纳控制(CAC)技术是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一种动态预留呼叫接纳控制算法,该算法根据小区中各业务的话务量预测各业务所需信道教,从而为切换业务和新业务预留一定的信道.通过比较动态预留算法与新呼叫受限算法和中断优先级算法的性能,得出动态预留算法在降低语音和数据业务的呼叫阻塞率、中断率方面有明显的改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呼叫接纳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4.
呼叫接纳控制是多媒体移动通信网络中无线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它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用户服务质量是否能够得到保证,并且决定了系统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仿真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目前已有的呼叫接纳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得出适合于无线移动多媒体网络的呼叫接纳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5.
该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呼叫接入平衡机制。接入平衡机制配合CAC使用可以保证各类呼叫平等地接入网络。并分析了在这种机制下当ATM网络中的业务流量接近满负荷时,宽带业务的呼叫对窄带业务呼叫的阻塞概率。分析表明,这种平衡机制可以避免一种呼叫排挤另一种呼叫的现象发生。分析的结论对于在实践中制定合理的呼叫接纳和拒绝策略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珊珊  罗兴国  李鹏 《通信技术》2007,40(12):166-168
呼叫接纳控制(CAC)是CDMA蜂窝系统无线资源管理的重要功能实体,它建立在对各小区负荷的测量基础之上。有效的CAC算法能满足各类业务的不同QOS要求的同时,还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文中通过深入分析小区负荷并进行仿真,讨论了CDMA系统中的呼叫接纳控制算法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7.
无线移动网中呼叫接纳控制模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雪 《通信学报》2005,26(8):99-109
新一代无线网应该能够同时支持传统的数据业务和实时交互式多媒体业务,并能够为用户提供QoS保证。在无线网中提供QoS保证,呼叫接纳控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已有的呼叫接纳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析,以期得出适合于无线移动多媒体网络的呼叫接纳控制模型。为适应当前的多媒体应用,侧重于对和适应性带宽分配相结合的接纳控制模型的分析。另外,介绍了与价格机制相结合的接纳控制模型,经济学概念的引入,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异构网络中的联合会话接纳控制算法就是负责处理新来到的或是切换的会话呼叫请求,根据网络性能、业务类型或是用户偏好等策略,决定会话被哪个RAT(无线接入技术)所接纳。文章介绍了联合会话接纳控制的概念以及主要功能,重点总结了几种主流的联合会话接纳控制算法,并且简要分析了各种算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以ATM用户接入系统为背景,介绍呼叫接纳控制(CAC)的方法和工作过程。呼叫接纳控制是ATM网络流量控制的基础。呼叫接纳控制模块收到呼叫接纳请求后,根据新连接的流量和业务质量要求以及现有网络资源情况,决定是否接受这一新连接。如果接受,就通知网络为新连接分配网络把新连接的流量参数送交用法接受这一新连的妆。如果接受,就通知网络为新连接网络资源,同时把新连接的流量参数送交用法参数控制(UPC)模块进行流  相似文献   

10.
吴秋丽  李太君 《通信技术》2010,43(6):198-200,203
为满足不同业务对服务质量的不同要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流媒体业务的呼叫接纳控制算法。算法的思想是通过移动站和基站的协作和反馈控制,以剩余带宽和业务类型为依据进行接纳概率设计;通过互相协作的反馈控制,移动站可以获取系统的剩余可用带宽等级,依此调整业务的呼叫请求速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输出变化较平滑、稳定,在呼叫阻塞概率、切换呼叫丢弃概率和带宽利用率方面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1.
王廷尧 《光通信技术》2000,24(3):174-181
4 呼叫管理级呼叫管理级的主要功能是呼叫连接接纳控制。呼叫连接接纳控制意味着 ,仅当网络节判断得知新的连接将不会降低已接入老用户要求的服务质量时 ,才能允许接纳一个新用户的连接。例如 ,当用户 USE1要求与另一个用户 USE2通话时 ,首先 USE1用户向ATM网络节呼叫级控制器发送一个建立连接请求的信号。表征此连接请求的参数将包括目的用户、请求连接的承诺信息速率 (Commited InformationRate)、要求的服务质量等级 (GOS)以及生成信元信息特征参数等。网络节控制器由传输信息量参数评价各连接的服务质量水平 ,仅当评价表明对其…  相似文献   

12.
该文提出一种新型呼叫接纳控制算法.算法依概率对新连接申请进行接纳判决.接纳概率的计算取决于网络管理者制定的接纳控制策略。给出了算法的设计思想和规则描述。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算法的有效性和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无线网络所支持的业务种类的增加和具有弹性服务质量要求的业务的大量出现,与服务质量保证密切相关的呼叫接纳控制问题成了近年来无线网络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研究了基于准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方法的多业务最优呼叫接纳控制问题。根据业务的特点,首先引入了带宽分配满意度函数和收益率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带宽分配满意度的最优带宽分配算法和基于准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方法的最优呼叫接纳控制策略。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案能够在对各类业务的呼叫阻塞率进行适当权衡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网络的期望收益率和期望带宽利用率,同时满足了各类业务的最低服务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网络管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介绍了宽带网络的特点,重点讨论了如何将EBP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宽带网络管理中的呼叫接纳控制(CAC),并指出具体应用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使用MATLAB进行了实验仿真,并作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用于移动/无线网络的,具有服务质量(QoS)保证和动态信道分配的分布式接纳控制的性能。首先给出了采用动态分配信道的接纳控制的 QoS测度,之后导出了分布式呼叫接纳控制准则。所得结果给出了对于具有 QoS 保证的分布式接纳控制由最佳动态信道分配方案可得到的最佳的性能。参10  相似文献   

16.
基于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的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集群通信系统,可以承载不同类型的集群业务,并能够为用户提供服务质量(QoS)保证。在无线网中提供QoS保证,呼叫接纳控制(CAC)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学习总结常规移动通信系统CAC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集群通信的特点,给出了适用于TD-SCDMA集群通信系统的呼叫接纳控制流程。  相似文献   

17.
0632634基于BREW平台的手机电话簿的设计与开发[刊,中]/尚宇//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6,26(4).-345- 348(C) 0632635 Ad Hoc网络中的呼叫接纳控制[刊,中]/黄海龙//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1(4).-387-390(G)首先概述了Ad hoc网络呼叫接纳控制的原理;其次详细分析和总结了目前应用在Ad hoc网络中的几种呼叫接纳控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决定CAC的关键因素;最后以CAC算法进行总结。参8 0632535基于FBNDP自相似业务源建模[刊,中]/张帝//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1(4).-332-335(G)基于分形二项噪音驱动泊松过程(FBNDP)动态原理,我们构建了其仿真模型并进行多次仿真实验,展示了FBNDP模型采样数据轨迹的表面现象.并用R/S法和时间方差法对其自相似强度进行分析计算;另外,自相似过程的非退化自相关结构特性得到图形化验证。参8  相似文献   

18.
呼叫接入控制是无线通信中保证用户服务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多业务环境下,基于多载波通信的优先强占接入策略:当剩余无线资源不能接纳实时业务的呼叫时,实时业务呼叫强占部分非实时业务占用的子载波来保证实时业务的接入,与此同时增加了非实时业务的传输时延。本文通过二维Markov链模型对系统进行了建模和性能参数(呼叫阻塞概率及系统频带利用率)的求解。通过与保护信道策略和无优先策略的比较可以看到:优先强占策略将接入控制和服务质量保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保证了用户的QoS,又大大降低了系统中的实时业务用户的呼叫阻塞概率,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在CDMA系统中基于多小区负荷因子增长估计的上行接纳控制算法。在新呼叫到达时,不仅考虑接纳小区的负荷因子增长,同时考虑相邻小区的负荷因子增长,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相邻小区负荷因子增长估计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多小区负荷因子增长估计的接纳控制算法比基于单小区的接纳控制算法能更有效地提高判决精度,降低错误接纳概率和中断概率,保证已连接用户的QoS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主要研究了资源预留策略(RR)和接纳控制策略(CAC),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公网集群环境下基于预测的资源预留和接纳控制策略PRR-CAC。主要目标是减少呼叫掉话率和呼叫阻塞率,同时最大化带宽利用率。通过分析用户移动的历史信息进行数据挖掘,生成该用户的本地配置文件和全局配置文件,通过配置文件来反应用户的真实移动习惯,去预测他们将来的移动路径。通过与FR-CAT2和PR-CAT4的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策略明显优于其他的2种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