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郑拓  樊帆 《建筑与文化》2021,(10):114-115
土地紧缩态势下,城市功能区的精准识别对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水平、促进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POI及道路网数据为基础,基于ArcGIS空间分析,以街区为单元对西安市中心城区功能区进行精细化识别,结果表明:(1)西安市混合功能区占比为72.4%,单一功能区占比为27.6%,混合功能区明显偏多;(2)单一功能区由内至外呈现递增趋势;(3)混合功能区主要集中于三环内侧,以居住用地—商业商务用地、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混合为主.  相似文献   

2.
高校集聚区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快速精准识别城市高校集聚区功能,以长沙市岳麓区为例,基于GB 50137-201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对POI数据进行重新分类,并选取建筑一般面积和公众认知度作为POI数据的权重因子进行加权赋值.建立GIS空间网格,通过核密度估计及频数密度、类型比例2个指标定量识别长...  相似文献   

3.
黄婧  沈葆菊 《城市建筑》2021,(11):17-20
街道是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在数据增强设计的背景下,POI数据可有效表征城市街道的实际功能,利用定量分析POI数据对街道功能的准确识别,有助于推动城市空间人性化与精细化设计.研究构建起运用频数密度和功能区赋权叠加的街道功能识别方法,以西安回坊的POI数据为基础,将西安回坊街道按功能类型进行细分为商业街道、居住—生...  相似文献   

4.
张婷  王红原 《中外建筑》2021,(3):102-107
大数据在城乡规划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利用网络电子地图爬取到2020年5月南宁市的各类POI数据,依据POI数据所具备的空间属性信息,借助ARCGIS软件进行整理划分,通过空间连接获得统计结果再进行一定的可视化,识别到南宁市主城区的单一用地功能区和混合用地功能区,分析并比较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针对城市功能...  相似文献   

5.
塑造对城市结构的清晰认知是城市中心体系研究展开的基础,但目前的城市中心体系识别方法却仍存在精度差、成本高、维度单一等多方面的问题。在梳理中心体系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城市中心体系主要存在人、地、业三种形式的表征。运用大数据的空间辅助分析技术洞悉三要素的实际分布情况,能更准确地识别城市中心体系的分布状态,并根据三要素的分布及强度分级情况,针对中心体系的局部板块进行精细化的剖析研究,多角度阐述了中心体系不仅仅是单一维度的中心,而是由多种要素共同支撑的有机整体。尝试构建了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中心体系测度的理论及技术方法框架,并以南京为例探讨技术方法的可行性,使其在面向不断创新发展的城市中心体系的理论和实践时,可以进一步拓展和调整,以适应不同情境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熊蕾  苏振宇 《城市建筑》2021,(8):108-111
在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下,中国城市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养老问题成为热点问题.本文利用数据开放平台抓取的昆明市养老设施的高德POI数据,基于核密度、覆盖率等分析方法,对昆明市中心区养老设施布局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发现:昆明市养老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受历史区位、经济、城市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昆明市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不均...  相似文献   

7.
8.
李妍  杨昊伦 《城市建筑》2023,(3):58-62+85
现代零售业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空间格局既反映着城市产业区位选择规律,又影响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本文以零售业兴趣点(POI)为数据源,利用ArcGIS的最近邻分析工具、核密度分析工具、缓冲区分析工具、标准差椭圆分析工具刻画商洛中心城区零售业空间格局,最后从居住用地和路网两个方面分析零售业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零售业整体及各分业态均呈现明显的集聚特征,但不同行业集聚程度不同;(2)零售业POI在距莲湖公园3 km的半径范围内集中分布;(3)商洛中心城区的零售业整体及各行业均呈现“西北—东南”走向。  相似文献   

9.
业态的混合布局是高品质城市空间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这种混合现象逐渐由二维平面转向三维垂直空间。文章从三维空间混合的角度研究城市业态的混合特征,并对发展成熟的城市中心区进行实例研究。首先基于网络爬取结合实地调研获取的北京西单中心区POI业态数据,利用ArcGIS软件构建业态密度立方体,分析业态在二维平面以及三维空间上的混合布局特征;其次,根据信息熵在土地混合利用中的计算方法,提出计算楼宇业态混合程度的公式,运用Python、SPSS等数据统计软件,对中心区内符合业态混合条件的楼宇进行业态混合程度量化,分析业态在城市中心区三维空间上的混合变化规律以及浅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研究旨在从业态三维混合的角度探寻一种新的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为有限土地利用条件下城市中心区的集约化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10.
当下城市的休闲功能需求日益突 出,文章通过对合肥市区的POI数据进行收 集和梳理,借助ArcGIS软件对其进行核密度 分析,并利用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对各类 休闲设施的权重进行计算。通过最终综合叠 加分析,对市区总体的城市休闲功能空间分 布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市区休闲功能区存在 分布不均衡、休闲功能单一等现状问题。基 于研究结果,对合肥城市休闲功能区规划提 出多级发展、完善休闲功能区体系和打造特 色休闲功能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主要是指涵盖城市交通设施、餐饮设施、学校、风景名胜区等具有地理实体的城市设施的位置与属性信息。基于POI数据,通过数据重分类与赋值,将上海城市空间分为绿色基础设施辐射区、道路与交通服务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六大类,分别研究现有不同分类下城市功能辐射程度与范围,并在此基础上从横向6类空间之间与纵向绿地建设深度2个角度评价上海绿地空间结构。并基于用地现状图对功能区识别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POI数据的城市用地识别与绿地评价图准确度较高、分类更为细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郭茹  王洪成 《中国园林》2024,40(3):89-94
城市公园体系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空间组成, 合理评估其游憩服务覆盖绩效有助于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 的公平公正。统筹评估不同规模城市级、社区级公园的游憩 服务覆盖范围差异,从游憩服务供给效率和游憩服务承载强 度两方面构建城市公园体系游憩服务覆盖绩效评估体系,并 以天津市市内六区公园体系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在各 街道单元的游憩服务覆盖绩效差异。结果表明,天津市市内 六区公园体系游憩服务覆盖绩效在各个街道单元呈现显著 不均衡特点,从高到低5个等级的街道单元个数占比分别为 11.11%、12.70%、39.68%、20.63%、15.87%。其 中,城市公园体系游憩服务覆盖绩效相对较低的街道单元数 量是相对较高的街道单元数量的1.53倍,多分布于市内六区 中心区域或东西侧、东南侧的边缘区域。研究结果可为多层 级多类型城市公园体系的游憩服务覆盖绩效评估及公园体系 规划布局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提高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数字城市与空间信息基础平台的建设需要,以地理学第一定律为理论依据,给出核密度估计与网络核密度估计方法,对欧式空间和道路网络空间下的城市 POI设施分布特征进行实验分析,探讨其分布规律,并以可视化形式展示POI的分布热点、密度、趋势等分布特征,从宏观上获取城市基础设施的分布规律,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基于城市公共游憩空间内涵界定和构建分类体系,运用POI数据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长沙市公共游憩空间的分布格局,研究发现:1)长沙市公共游憩空间大致呈现"大分散、小集中"分布特征,不同类别游憩资源数量对比悬殊;2)公共游憩空间分布呈现以五一广场为中心的"圈层式"结构特征,距离城市中心3~6k m是游憩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5.
根据对国内外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划定方法的分析,同时基于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提出空间结构导向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理念,分析空间导向的需求、空间结构和增长边界两者的互动路径,以及实现结构引导的思路.并将这一理念和方法运用于杭州市的案例研究中,在发展规模判断的基础上,探讨宏观层面的空间结构,结合具体划定方法,划定刚性与弹性城市增长边界.进一步探讨总结了与空间结构长效引导结合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要点,包括以构建良好的空间结构为前提,以定量方法的深入研究为核心,以刚性与弹性城市增长边界并举应用为落脚点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和城镇养老问题突出的背景下,如何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满足老龄群体的户外公共空间使用需求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现实问题.文章提出利用与养老人群密切相关的POI对其空间分布进行预测并论证基于不同养老人群分布进行绿地选址的必要性,进而初步探索基于不同养老人群需求的绿地选址策略.结果表明,无论是居家养老人群还是机构养...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防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的防灾救灾过程中发挥了突出的应急避险功能。人在避险情境下的路径选择及避险需求成为城市公园规划的重要依据。基于对灾时避险人员的心理、应急避险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在MassMotion平台构建济南泉城公园周边群众疏散模型并进行灾时人员避险行为仿真模拟。提出应急避险公园边界空间的优化策略:增强公园周边主干道的可穿越性,营造渗透式入口空间,强化公园入口到主园路的便捷性。研究结论有利于促进灾时群众有序有效地前往城市公园避险,并为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与服务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杭州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与实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引导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避免城市空间的无序蔓延是当前特大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在解读杭州城市空间扩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按三生融合的要求,探索杭州开发边界划定方法,提出从空间管制的本源出发,依法落实各项空间管制的要求,形成多规融合的空间一张图.同时,为推进杭州城市开发边界的实施,研究基于边界外空间状况的充分调查与分析,因地制宜提出可操作的分类治理措施,并制定具体实施行动计划,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形成高效政策合力.从而发挥城市开发边界对杭州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永续利用、城区一体化发展和多规融合的推动作用.杭州作为试点城市,在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与实施中的实践探索也将推动开发边界的制度化、长效化和常态化,使其成为促进城乡空间协调发展的空间治理工具.  相似文献   

19.
基于总体城市设计的密度分区:方法体系与控制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城镇化进程使中国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也造成了城市密度格局的混乱.“量超质低”的现实使城市密度管控迫在眉睫.尝试从总体城市设计的视角出发,将其控制性成果的实施与城市密度分区管控相结合,使总量分配和形态分配融合为一张蓝图.认为中国城市应当倡导集约紧凑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审慎对待高层建筑开发,将“控量提质”作为下一阶段的城市发展目标.一方面构建高效而紧凑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地区,另一方面严格控制城市背景地区,平衡形式与功能、供给与需求这两组关系,从而形成有效、有序的城市密度结构.在方法层面,提出了由现状要素综合分析、基础模型构建和多重技术校正三个环节组成的密度分区方法体系.同时,应将总体城市设计成果进行刚性和弹性的区分,并将刚性控制成果进一步划分为五大类型,参与到密度分区中.在制度实施层面,密度分区的宏观成果应当纳入总体规划体系,形成对总规的补充,并以法定形式确定权威性.密度分区还应以指标的形式,在中观层面对接控规体系,成为控规的编制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