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梳棉/大豆蛋白纤维/腈纶/Modal/羊毛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开发高质量的精梳棉/大豆蛋白纤维/腈纶/Modal/羊毛混纺纱,对各原料的混纺比进行了探讨,采取了原料预处理及特殊混合方式等措施,并对各工序工艺参数进行合理的配置,使成纱质量达到了较理想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探讨精梳棉羊毛37 tex混纺雪花纱的生产工艺。介绍了精梳棉和羊毛纤维的性能特点和纤维规格,分析了纤维性能对纺纱工艺和成品纱质量的影响。为了纺制具有星点雪花状外观的精梳棉羊毛混纺纱,在混和、梳棉和预并条工序中,分别制得有色预并条和白色预并条,并将5根有色预并条与3根白色预并条进行两道混并条、过粗纱、细纱和络筒工序,最终纺成精梳棉/羊毛70/30 37 tex和精梳棉/羊毛80/20 37 tex两种混纺雪花纱。认为:通过采取相应的工艺和技术措施,使所纺精梳棉羊毛混纺雪花纱产品质量和风格能满足开发要求。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精梳长绒棉、大豆蛋白复合纤维、腈纶、Modal及羊毛多组分混纺针织纱为例,介绍了5种纤维的性能特点,并对混纺纱的生产实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工艺流程设计和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各工序的工艺设置及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生产中各工序通过优化配置工艺参数,保证了纺纱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4.
探讨精梳棉/Richcel/麻浆蛋白改性粘胶混纺纱的生产要点。介绍了Richcel纤维、麻浆蛋白改性粘胶纤维的性能特点及物理指标。采用先将Richcel纤维和麻浆蛋白改性粘胶纤维原料混和制成预并条,再与精梳棉条进行3道混并;通过优化工艺配置、控制原料回潮率及各工序的温湿度、专件器材选用等工作,顺利纺制出精梳棉/Richcel/麻浆蛋白改性粘胶纤维60/25/15 14.7tex混纺纱,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认为:控制混纺比均匀、减少纤维损伤和防止出现"三绕"现象等,是开发此混纺纱的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腈棉混纺针织纱,根据棉型腈纶纤维的特点设计了纺纱工艺流程。对两种原料分别制条,采用条混工艺,头道混并为4根腈纶条与3根精梳棉条并合,二并三并采用8根腈棉条子混合,合理配置了工艺参数及车间温湿度,结果表明14.6tex的腈/棉(55/45)混纺纱成纱质量良好,纱线满足了国内外市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用棉型纺纱设备开发狐狸绒混纺纱的可行性,根据狐狸绒纤维、棉纤维、抗菌粘胶纤维以及腈纶纤维的性能特点,研究开发狐狸绒/棉、狐狸绒/抗菌粘胶、狐狸绒/腈纶等12种狐狸绒混纺纱,其中狐狸绒纤维含量分别为5%、10%、15%、20%.对混纺纱纺制工艺流程中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及其配置进行了探讨,并对成纱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狐狸绒系列品种混纺纱成纱质量优良,工艺设计合理可行,为狐狸绒纤维在棉纺设备上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棉纤维、细特粘胶、竹纤维、天丝及腈纶纤维的物理特性,针对不同原料的特点制定工艺流程,并采用紧密赛络纺加工技术,开发了18 tex 30/30/15/15/10精棉/细特粘胶/竹纤维/天丝/腈纶混纺紧密赛络纺针织用纱。阐述了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的工艺参数及提高成纱质量应采取的措施,对纺纱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选用阻燃粘胶纤维、阻燃腈纶、棉纤维3种原料,设计了混纺纱纺纱工艺,纺制出3种不同混纺比的阻燃混纺纱和纯阻燃粘胶、纯阻燃腈纶纱线。测试分析了纱线的阻燃性能、强伸性能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阻燃腈纶含量的减少,混纺纱的阻燃性能和耐磨性能逐渐变差,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相差不大,断裂强度介于纯阻燃粘胶纱线和纯阻燃腈纶纱线之间。  相似文献   

9.
探讨精梳长绒棉/超细腈纶/eks 40/35/25 14.6 tex赛络纺针织纱的生产方法。介绍了长绒棉、超细腈纶和eks纤维的性能特点。根据三种纤维的性能特点和成纱质量要求,采用将超细腈纶与eks纤维原料混合纺制成预并条,再与精梳棉条进行三道混并条的混和方法,有效控制混纺比例;清棉工艺上,对细超腈纶和eks纤维纺纱采取"多松少打,多梳少落,低速度,大隔距"及防黏卷措施;梳棉工艺采取抬高给棉板,使用密封式小漏底,适当降低各部速度和放大锡林与盖板隔距等措施;并优化配置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等工序工艺参数;控制好各工序温湿度;顺利生产出精梳长绒棉/超细腈纶/eks纤维40/35/25 14.6 tex赛络纺针织用纱。认为: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可完成此产品的开发及满足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开发了黏胶、涤纶、羊毛3种组分的紧密混纺纱。黏胶、涤纶通过散纤维方式混合,黏胶、涤条与毛条在并条工序混合,最后以AB两组分喂入细纱机纺成细纱。介绍了纱线规格和原料选择,确立了纺纱工艺流程,探讨了主要工序的工艺配置及技术措施。最后成功纺制出符合要求的黏胶/涤纶/羊毛70/22/8 28 tex AB纱。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Tencel G100、高收缩涤纶、阳离子涤纶和粘胶纤维的性能特点。根据纤维特点,制定合理的混和方法和混纺纱的工艺流程。重点讨论了高收缩涤纶、阳离子涤纶和粘胶纤维在清花、梳棉工序加工时的专件优选和工艺参数配置。对各工序进行合理工艺设计,有效解决了混纺纱在纺纱过程中出现的静电缠绕现象、混纺比控制和细纱工序棉结突然增多的问题。合理配置自动络筒电清参数,纺制出28.1 tex Tencel G100/高收缩涤纶/阳离子涤纶/粘胶40/20/20/20混纺纱,取得了良好的纺纱效果。  相似文献   

12.
探讨粘胶纤维/改性粘胶纤维/铜离子改性腈纶纤维集聚赛络纺混纺纱的生产工艺。介绍了粘胶、改性粘胶、铜离子改性腈纶纤维的性能特点。根据各组分纤维的性能特征及混纺比例,采用先按比例在园盘抓棉机上排包、开松混和,再打包的原料混和方法,以确保各组份纤维有效混和,合理配置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及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纺制出粘胶/改性粘胶纤维/铜离子改性腈纶纤维64/30/6 13.1tex集聚赛络纺混纺纱。认为:所采取的工艺技术措施可行,纺纱质量水平较好,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重点介绍了Pindarl纤维的性能特点,以羊绒/Pindarl纤维/精梳棉转杯纺混纺纱为例,叙述了该混纺纱的生产工艺流程、各工序的关键工艺参数和主要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山羊绒/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半精纺针织纱线的生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山羊绒纤维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性能特点,以开发纱线线密度为20.83 tex×2山羊绒/大豆蛋白复合纤维15/85色纺半精纺针织纱线为例,进行了纱线规格和工艺流程设计,并对原料预处理、和毛、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并等工序的主要生产工艺与技术措施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兔毛纤维和抗起球腈纶以70∶30的比例混纺的方法,在原料相同,不同温度、湿度的条件下,采用环锭纺、转杯纺和赛络纺3种不同纺纱方法,运用正交设计方法,开发新型兔毛/腈纶混纺纱。发现对混纺纱断裂强度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纺纱方法,其次为相对湿度和温度。采用赛络纺纺纱方法,相对湿度60%~70%,温度20~25℃时,兔毛/腈纶混纺纱的断裂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6.
从原料选择、混纺比、纱线线密度、捻度等方面阐述了羊毛/腈纶/锦纶/金银丝混纺纱的设计要点,对各工序的生产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利用羊毛、腈纶、锦纶、金银丝4种纤维细度的差异,达到了其在混纺纱横截面中合理分布的效果.生产该产品的关键技术是:采用多次“假和”的和毛工艺,使极低比例的金银丝与其他纤维充分混合,各工序均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绢丝/亚麻/精梳棉3种纤维的性能特点,并对3种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实践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工序的纺纱关键技术。各工序通过优化配置工艺参数,保证了纺纱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8.
竹浆纤维/棉/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锈钢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耐蚀、耐高温等特性,其织物具有良好的防磁、防辐射、防静电等特性,可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医疗、通讯等领域.文章以29.5 tex 40/40/20竹浆纤维/精梳棉/不锈钢纤维混纺纱为例,介绍了纺纱各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及采取的技术措施.竹浆纤维和棉纤维分别成条,再与不锈钢纤维条混,针对不锈钢纤维特性在并条工序采取了合理措施,成功开发生产了具有功能性且质量稳定的竹浆纤维/棉/不锈钢纤维混纺纱.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甲壳素纤维粗、强力低及Modal纤维抱合力差、与棉混纺成纱性低的特点,为了成功开发出甲壳素纤维/Modal/精梳棉多组分混纺纱线.采用条子混合,各工序采取必要措施,包括增大捻系数、低车速、高相对湿度甲壳素纤维/Modal/精梳棉,详细介绍了甲壳素纤维/Modal/精梳棉混纺纱的纺纱工艺方案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以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作为主要原料,加入涤纶、蛹蛋白粘胶丝、羊毛3种原料混纺或经纬交织的生产工艺,分析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特点,在条染工序采用中性染料对羊毛纤维和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分别染色.根据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没有卷曲、抱合力差的特点,在纺纱各道工序调整牵伸倍数和罗拉隔距,前纺混条时,选用纺纱润滑剂和SN抗静电剂,防止静电产生.研究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织造和后整理等工序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