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煤化工》2016,(2):10-14
介绍了以煤直接液化石脑油重整产品拔头油、重整汽油为主要原料,生产煤直接液化车用汽油的工艺方法。提出适合煤直接液化汽油调和的扩展虚拟纯组分法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以煤直接液化拔头油、重整汽油及煤制烯烃混合碳五、MTBE为原料,进行了调和实验,制备车用汽油。实验结果表明:以此方法制备的煤直接液化车用汽油,优于同类石油基产品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2.
采用RGC-1/RNC-2/RCC-1催化剂组合,以煤直接液化油品为原料,在100万t/a加氢改质装置上进行加氢改质研究。结果表明,煤直接液化油的性质得到明显改善,绝大部分不饱和烃加氢饱和,加氢精制段对改善油品质量起主要作用,原料油中的S、N、O等几乎全部脱除;其柴油馏分S、N含量很低,凝点和冷滤点均低于-27℃,十六烷值约43,是国Ⅴ低凝点柴油的优质调和组分;石脑油馏分的S、N含量均小于1μg/g,芳潜含量高达68.8%,是优质的催化重整原料。  相似文献   

3.
煤的液化是当前煤化工的热点 ,有不少煤矿都跃跃欲试 ,殊不知煤的液化对煤质有一定的要求 ,不是什么煤都可以进行液化的。煤的液化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这两种液化方法对煤炭质量的要求各不相同。1)直接液化对煤质的基本要求(1)煤中的灰分要低 ,一般小于 5 % ,因此原煤要进行洗选 ,生产出精煤进行液化。煤的灰分高 ,影响油的产率和系统的正常操作。煤的灰分组成也对液化过程有影响 ,灰中的Fe、Co、Mo等元素有利于液化 ,对液化起催化作用 ;而灰中的Si、Ae、Ca、Mg等元素则不利于液化 ,它们易产生结垢 ,影响传热和不利于正常操作 ,也易…  相似文献   

4.
分析对比了煤直接液化油的汽油和柴油馏分与石油基汽油和柴油馏分杂原子含量和族组分的差异,指出煤直接液化油中氮和芳烃含量高,需要经过苛刻的加工改质,才能作为车用内燃机燃料使用。介绍了煤液化粗油提质加工的研究现状,讨论了油品加氢催化剂和不同馏分产物的加氢提质工艺,展望了该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对煤直接液化柴油(diesel of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DDCL)和煤间接液化柴油(diesel of indirect coal liquefaction,DICL)的性质进行了分析,通过调和试验考察了二者的相容性、煤液化调和柴油的性质规律及其对润滑性改进剂的感受性;并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考察了煤液化调和柴油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结果表明:DDCL与DICL有很好的相容性;煤液化调和柴油的密度和十六烷值与其中DICL的质量分数呈线性关系,能够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其对润滑性改进剂具有良好的感受性;在国Ⅳ发动机上有很好的动力性,单位质量油耗略有优势,常规排放满足国Ⅳ排放标准,且在NO_x、烟度和PM排放方面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适合煤基液化车用柴油调和的扩展虚拟纯组分法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以煤基液化车用柴油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抗磨剂,进行了一系列调和实验,制备车用柴油。实验结果表明:以此方法制备的煤基液化车用柴油,优于同类石油基产品质量指标,并且降低了改进剂的使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齐亚平  刘虎在 《现代化工》2014,34(11):125-126
以煤间接液化轻质馏分油为原料,采用特种油催化剂通过一段高压加氢法生产优质特种溶剂油,特种油产品的烯烃质量分数1.25%,总硫质量分数0.05×10-6,芳烃体积分数0.1%,基本能满足特种油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煤直接液化柴油、煤间接液化柴油和煤液化调和柴油为原料,分别以不同比例加入4种润滑性添加剂,测试调和后柴油的润滑性,考察煤液化柴油对润滑性添加剂的感受性。结果表明:煤直接液化柴油、煤间接液化柴油和煤液化调和柴油对润滑性添加剂均有良好的感受性,添加剂对柴油的密度和运动黏度影响不大;酸型添加剂使柴油的酸度增加,酯型添加剂对柴油的酸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掌握费托合成清洁柴油组分的特性,开展加氢裂化轻柴油与煤炭直接液化柴油油品的调和工艺探索与研究,以提高费托清洁柴油密度及各项指标,使产品指标符合0号国Ⅵ车用柴油标准,从而满足成品油销售要求,为费托合成清洁柴油的生产、销售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是世界首套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工业示范装置,煤直接液化柴油环烷烃含量高,以煤直接液化柴油为原料,通过高压催化加氢,降低油品中的芳烃含量,可以成功生产出高附加值的W2-40、W2-60、W2-80、W2-100型轻质白油,提高煤直接液化产品附加值,拓展煤直接液化产业链,有效弥补我国环烷基油资源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于煤直接液化柴油组分中直链烷烃含量低、环烷烃含量高,十六烷值偏低,限制了其作为优质柴油使用,而环烷烃选择性开环技术是提高柴油质量的重要手段。介绍了煤直接液化柴油的组成特性,总结了煤直接液化油双环芳烃、三环芳烃及多环烷烃选择性加氢开环的反应机理,阐述了择形开环催化剂氧化物类载体与分子筛类载体、非贵金属活性组分与贵金属活性组分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多环烷烃选择性开环催化剂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德国IGOR煤液化工艺及云南先锋褐煤液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介绍了德国IGOR煤直接液化工艺和云南先锋褐煤在IGOR工艺200kg/d的PDU装置的试验结果.与其它煤直接液化工艺相比,IGOR工艺具有煤直接液化反应器的空速高、系统集成度高和油品质量好的特点.云南先锋褐煤在IGOR工艺200kg/d的PDU装置上的试验结果表明.先锋褐煤是适宜IGOR煤液化的煤种.得到的油收率为53%,油品中氮和硫的含量分别为2mg/kg和17mg/kg.煤液化油经过简单蒸馏可得到合格的0^#柴油,经过重整可得到合格的90^#无铅汽油.  相似文献   

13.
李佩  李雯瑜  夏浩  孟献梁  吴国光  李晓 《山东化工》2023,(20):103-104+107
煤直接液化残渣是直接液化工艺副产物,产量约占原煤质量的10%~30%。液化残渣组成成分复杂、环境危害大且处理成本高,同时其含有重质油和沥青烯等物质,有潜在的二次利用价值,因而资源化利用煤直接液化残渣,间接提高煤有机质原子利用率并降低工艺经济成本,成为当前煤直接液化工艺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综述了煤直接液化技术及液化残渣资源化利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探讨了不同影响液化残渣高效转化的关键因素,分析比较了不同液化残渣处理工艺技术的特点,以期为煤直接液化技术发展及液化残渣资源化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德国IGOR煤液化工艺及云南先锋褐煤液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德国IGOR煤直接液化工艺和云南先锋褐煤在IGOR工艺200kg/d的PDU装置的试验结果。与其它煤直接液化工艺相比,IGOR工艺具有煤直接液化反应器的高速高、系统集成度高和油品质量好的特点。云南先锋褐煤在IGOR工艺200kg/d的PDU装置上的试验结果表明,先锋褐煤是适宜IGOR煤液化的煤种,得到的油收率为53%,油品中氮和硫的含量分别为2mg/kg和17mg/kg。煤液化油经过简单蒸馏可得到合作的0^#柴油,经过重整可得到合格的90^#无铅汽油。  相似文献   

15.
从煤直接液化反应机理入手,综述了在过去几十年采用“煤短时液化”的思想研究煤直接液化机理的成果,以及以该思想为基础开发的“煤的高温短时液化”工艺.在上述2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煤直接液化方法,即“煤的高温快速液化”,并列出了相关实验室实验成果,这些结果将对工业化装置的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煤间接液化技术开发现状及工业前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评述了国内外煤经合成气间接液化合成液体燃料的开发趋势和工业化状况,讨论了煤间接液化工艺路线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分析了煤间接液化的技术经济性,展望了我国煤间接液化产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17.
煤直接液化油航空煤油馏分的性质与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煤直接液化油航空煤油馏分为原料,对其进行理化性质、硫/氮化合物分布、烃类组成分布及酚油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煤直接液化油航空煤油馏分部分指标不符合3号喷气燃料规范要求,如密度偏大、热值偏低、酸值偏高、硫/氮含量偏高和芳烃含量高,但煤直接液化油航空煤油馏分又具有高闪点、低冰点和富含环烷烃等突出优点.煤直接液化油航空煤油馏分的上述特性将使其通过加氢精制的方法获得合格的大比重喷气燃料.实验通过碱洗酸提方法富集酚,测得煤直接液化油航空煤油馏分中酚油约占26%左右,低级酚含量约占总酚量的72%.  相似文献   

18.
两种煤液化技术对原料煤的不同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磊 《云南化工》2011,38(1):33-35
煤炭液化技术是煤炭深加工的发展方向,煤液化技术分为直接液化技术和间接液化技术,由于工艺的不同,对原料煤的煤质要求也不尽相同,分析对比了两种液化技术对原料煤煤质要求的不同。目前煤液化技术在国内还不是很成熟,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需要不断的生产实践积累。煤制油的市场价值是诱人的,但是项目的能耗相当高,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国家审批也相当严格。  相似文献   

19.
煤液化技术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简述了煤的液化技术发展概况、煤液化反应机理及工艺分类,介绍了国内外煤液化典型流程,如德国IGOR工艺、南非Sasol煤间接液化工艺、日本NEDOL工艺、美国HIT工艺等,分析了煤的直接液化技术和间接液化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煤液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开发新型催化剂、开发新型溶剂、工艺和设备的改革、配煤技术的研究、煤间接液化技术与煤化工技术的融合等。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煤经合成气间接液化合成液体燃料的原理及典型工艺。综述了煤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最新进展,讨论了国内外煤间接液化技术的工艺流程,重点介绍了煤间接液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气化炉、费托合成反应器和费托合成催化剂,分析了煤间接液化的技术经济性以及对煤间接液化的工业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分析表明: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煤间接液化技术建设100万吨级以上工业化装置在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可行,且100万吨级工业化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带动我国煤间接液化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转化技术和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