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解决新义矿采掘接替紧张的问题,采用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在该矿进行切顶留巷试验研究。首先,介绍切顶留巷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及切顶留巷关键技术;其次,结合该煤矿工程地质条件,采用理论分析计算和现场爆破试验等方法,得出顶板预裂切缝高度为15 m、切缝角度为10°、锚索长度为10 m和7.3 m交叉使用等关键参数与技术,单孔最优装药结构为7+6+5,孔间距300 mm。留巷稳定后,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400 mm,监测结果表明:切顶卸压条件下,留巷效果满足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2.
以赵官矿2707W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爆破参数进行研究。结合现场工程地质条件,选用双向聚能拉伸爆破技术对试验段顶板进行预裂。综合运用理论分析计算、现场爆破试验等手段,得到了合理的爆破参数:爆破钻孔深度8.0 m,切顶角度10°,炮孔间距600 mm,装药结构为5+4+3。通过现场钻孔窥视和矿压监测等手段验证了切顶爆破效果良好,在丰富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爆破技术理论的同时,也为类似工况提供一定的工程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同忻煤矿为提高工作面煤炭回收率,避免煤柱留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在三盘区8206工作面采用沿空留巷的布置方式,为保证留巷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结合工作面地质环境,利用切顶卸压技术进行沿空留巷。通过实验分析,预裂爆破钻孔角度为75°,孔径为50 mm,孔深为16 m,装药长度为4m,封孔长度为5 m,孔间距600 mm,装药量为450 g/m。监测结果表明:留巷围岩没有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围岩变形情况得到控制,留巷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官地煤矿12605工作面巷道切顶卸压、围岩不稳定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确定聚能爆破切顶技术参数;采用炮孔深度6.0 m,间距1.0 m布置炮孔方案;确定沿空留巷加强支护方案。确保了沿空留巷的围岩稳定。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以韩家湾煤矿214201工作面应用沿空留巷开采技术为背景,为确保工作面成功留巷,在工作面实施爆破切顶卸压技术实践。结合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性质,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试验确定切顶卸压爆破技术参数,在实施爆破切顶前采用恒阻大变形锚索加强切顶侧顶板支护,之后采用爆破切缝技术定向切顶卸压。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爆破切顶卸压之后,顶板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向切缝,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通过对留巷支护参数及形式的设计,最终所留巷道效果明显,达到了沿空留巷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煤炭技术》2017,(8):12-15
霍尔辛赫煤矿在450 m埋深、5.9 m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成功实现了"深孔爆破切顶卸压+钢管混凝土立柱巷旁支护"的沿空留巷技术,为深部开采、高地应力、厚煤层采场沿空留巷提供了一种经济、可行的方式。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了该条件下深孔爆破切顶卸压合理的切顶高度为20 m,根据煤柱应力实测结果得出,切顶卸压后可使煤柱应力集中程度降低约80%。  相似文献   

7.
针对马兰煤矿工作面切顶卸压护巷技术等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工作面切顶卸压的作用机理,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了工作面切顶高度、炮孔间距以及工作面侧向切顶卸压炮孔布置位置,并进一步完善了切顶卸压深孔爆破工艺,为类似条件下工作面切顶卸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川煤集团达竹煤电集团公司柏林煤矿薄煤层沿空留巷围岩变形严重的问题,运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切顶卸压爆破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0456(K24)回采工作面和巷道的概况。根据现场0456(K24)工作面机巷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采用切顶卸压爆破沿空留巷技术,确定了切顶卸压爆破的技术参数。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切顶卸压爆破沿空留巷技术效果明显,沿空留巷顶板变形量较小,从而有利于薄煤层的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古城煤矿N1302工作面切顶参数与充填墙体参数不合理的问题,基于深孔爆破切顶卸压的原理与技术,通过理论计算确定爆破切顶的高度及角度,利用UDEC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切顶高度、切顶角度条件下的巷道围岩变形和应力分布特征。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随着切顶高度的增加,巷道的变形量和充填体的垂直应力先减小后稳定;随着切顶角度的增加,巷道变形量和垂直应力不断增大。综合考虑安全生产和采煤效率等因素,最终确定的切顶优化参数为切顶高度20.5 m,切顶角度20°。现场应用结果显示,切顶后顶底板移近量分别为730 mm和710 mm,两帮移近量分别为450 mm和460 mm,表明通过对顶板进行深孔预裂爆破,可以较好地维护沿空留巷的稳定。研究结果为厚煤层沿空留巷的切顶卸压作业和巷道稳定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镇城底矿28116工作面南一下组回风下山的稳定,基于切顶卸压护巷技术,分析了工作面切顶卸压前后的巷道受力情况,提出了针对巷道顶板进行切顶卸压,切断悬臂梁结构,防止应力传递到巷道中;并根据工作面具体参数确定了聚能爆破炮孔布置位置及爆破技术参数,共确定聚能爆破孔170个,辅助孔169个;在现场作业时,采用了锚索补强支护,切顶卸压后并针对南一下组回风下山顶巷道变形量及顶板离层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变形量较小且可以保证南一下组回风下山巷道安全稳定。切顶卸压技术有效地提高资源回收率,为矿井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为类似矿井工作面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1.
合理布置巷道 降低巷道掘进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断优化巷道布置方式,降低巷道掘进率,是矿井开采设计过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任务。合理布置巷道,降低巷道掘进率,可降低吨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龙湖煤矿的具体措施是:加大采区工作面的长度,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方法,实施上下山联合开采,推广沿空留巷方法,采用机轨合一巷和机轨合一上(下)山的布置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根据高阳煤矿一采S11116材料巷过小煤窑空巷实际情况,结合现场实践进行了方法论证,提出了过小煤窑空巷的施工方法及支护形式。  相似文献   

13.
告成煤矿13采区的所有工作面在-100m回风大巷附近煤层厚度可达20m左右,然而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为了尽量减少回采工作面对回风大巷和运输大巷的影响,13采区以往已回采的工作面在距-100m回风大巷40m左右都留有保护煤柱,煤炭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采,通过延长13141工作面的倾向长度,使近80m的回采巷道得到充分利用,工作面可采期增加了将近两个月,增加产量近50kt,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4.
新景矿8号煤直接顶板为厚层泥岩,并且部分地段淋水较大,巷道稳定性差.采用FLAC3D软件数值模拟分析了锚索长度和排距对巷道表面位移的影响,确定锚索长度为6.8 m,排距为1.7 m,结合工程类比法确定了其他支护参数.通过在顶板设置泄水孔、采用防水锚固剂等措施实现了巷道围岩的稳定,满足了安全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西山煤电燃料运输工程东曲段穿过汾河河床,布置在强风化奥陶系峰峰组泥灰岩中,该岩层属严重地质灾害地层,岩层松软,遇水软化成泥糊状,且涌水量大,工作面常出现泥石流,施工时先后发生三次大面积坍塌,施工困难,安全、质量、进度得不到保正。采用新的施工技术、改变施工方案,修改设计支护形式,顺利通过并取得了质量好、速度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矿井深部巷道支护技术问题,综合分析了深井巷道支护现状,采用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对深部巷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出巷道围岩弹性位移和塑性位移,结合具体工程实际,采取联合支护措施,实现了深部回采巷道的安全、高效运行,为深井巷道支护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蒋小平  吴文化  罗连春 《煤》2011,20(3):28-29,34
长期以来,底鼓一直是煤矿开采等地下工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巷道底鼓后,断面缩小,影响运输、通风和人员行走,不利于矿井安全生产。随着采深的增加和巷道断面的增大,巷道底鼓现象越来越突出,底鼓已成为该类巷道矿压显现的重要特征,是急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文章分析了巷道底鼓的主要因素,为有效防治底鼓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开采深度逐年增加,深部地下空间工程的稳定性问题逐渐演变为工程软岩的稳定性控制,尤其是地质构造带工程。基于此,本文针对山西某矿井深部建井时出现的巷道穿越断层群的情况,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断层面与巷道断面不同交叉情形下巷道的应力特征、位移特征及安全性指标,并综合分析巷道的稳定性状况,为巷道的实际工程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巷道间岩柱的稳定性,对两巷间岩柱进行了弹塑性理论分析、FLAC3D数值模拟,探讨了两相邻平行巷道间岩柱宽度对巷道稳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埋深和岩层性质相同的相邻平行巷道,随着岩柱宽度的增加,岩柱垂直应力曲线由单峰不稳定变为双峰稳定;巷道埋深越大,巷道所处岩层越软,两相邻平行巷道保持稳定所需的岩柱宽度越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许疃煤矿82采区一区段轨联巷扩巷技术难题进行研究,该论文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的技术方案和有效地支护措施,根据不同地段围岩受力情况采用不同的支护手段,有效地控制了围岩在应力集中区多次受采动影响而产生的变形和破坏,为巷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