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为防止2-2-601工作面出现遗煤自燃现象,采用现场测试的方式进行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可知,采空区进风侧、中部和回风侧氧化升温带的范围分别为110~165m、103~156 m和88~137 m,结合工作面的赋存条件及开采特征,设计采空区防灭火方案为:封堵漏风+注氮降氧+黄泥灌浆,并在防灭火方案实施后进行采空区内CO含量的分析,以验证防灭火效果。结果表明:防灭火方案实施后,采空区内的CO含量最大值为20×10-6,含量在安全范围内,防灭火措施有效抑制了遗煤氧化,保障了采空区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为防止木瓜煤矿10#煤层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对10#煤层进行煤样自燃特性实验分析,确定了采空区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以10-100工作面为例,建立束管监测系统;分析表明,距工作面大于55.2 m的采空区存在自然发火的可能;采用进风侧埋管采空区注氮系统,注氮后采空区CO浓度明显降低;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3.
郝耐红 《江西煤炭科技》2020,(3):130-132,135
为防止8103采空区出现遗煤自燃现象,通过在工作面布置束管监测系统,基于3#~5#煤层自燃特性及工作面特征,确定工作面采空区采用上下隅角端头设封堵墙+采空区注氮+喷洒阻化剂的防灭火技术,结合工作面特征进行各项防灭火方案的具体设计,并在防灭火方案实施后进行束管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防灭火技术实施后,有效抑制了采空区内遗煤的氧化,采空区内CO的最高浓度低于80 ppm,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4.
为防止15101工作面采空区出现遗煤自燃现象,采用现场测试的方式对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出采空区进风侧和回风侧氧化升温带分别为23~57 m和15~45 m,基于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规律,设计采空区防灭火采用上下隅角堆垛封堵+采空区注氮+采空区注胶的防灭火方案,并在防灭火方案实施后对采空区进行束管监测。结果表明:采空区防灭火措施实施后,采空区内的CO浓度最大值未超过80×10-6,采空区无自燃现象出现,为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煤》2021,30(6)
为防止申南凹煤业20106工作面采空区内出现遗煤自燃现象,通过对现有间隔式注氮方案实施效果的分析可知,现有注氮方案效果不理想,需对注氮口位置和注氮流量进行优化分析。通过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进行合理注氮口和注氮流量分析,基于分析结果调整注氮口为机巷距工作面40 m、注氮流量为1 400 m~3/h,并在注氮方案实施后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采用优化注氮方案后,采空区内氧化升温带的宽度大幅降低,工作面回采期间无遗煤自燃现象出现,为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虎龙沟矿5#层81511综放工作面采空区内遗煤量大、自燃风险高等问题,通过束管监测采空区自燃征兆,并对采空区采取了注氮、喷洒阻化剂、灌浆等综合防灭火措施.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采取综合防灭火措施后,采面回采期间采空区无CO涌出,同时采空区内温度未出现异常,采面采空区防灭火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该文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 ,对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注氮防灭火工艺进行了论述 ,为防治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李晋 《煤》2020,29(9)
为实现沁裕煤矿15号易燃煤层工作面的安全回采,以15103工作面为例,提出采空区遗煤自燃综合防治技术,设计增大高抽巷抽采流量、埋管灌注黄泥浆、封堵上下隅角、喷洒阻燃剂等作为日常防火措施,注氮系统作为采空区灭火措施,应用期间束管监测结果表明,设计的综合防灭火措施能够抑制采空区遗煤的氧化反应,防止采空区自燃现象的发生,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0.
王家福 《煤炭与化工》2021,44(11):95-98
为防止正益煤业11-104工作面采空区出现遗煤自燃现象,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进行工作面初采和正常回采期间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的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得出氧化自燃带的范围分别为:初采期间采空区进风侧和回风侧距工作面140~360 m和60~237 m,正常回采期间采空区进风侧和回风侧距工作面160~410 m和90~ 235m.基于采空区特征及自燃三带分布规律,设计防灭火方案为采空区密闭+埋管注浆+采空区注氮,并在防灭火方案实施后进行束管监测.结果 表明,防灭火方案实施后,采空区内CO最大浓度低于80 ppm,无自燃现象出现,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1.
李强 《山东煤炭科技》2021,39(2):99-101,114
针对官地矿28412工作面采用无煤柱开采技术,沿空留巷过程中采空区易漏风供氧,造成采空区遗煤自燃安全事故,采用了堵漏风、灌浆、三位一体预测预报等综合防灭火技术.综合防灭火技术的应用将工作面危险区域沿空侧CO浓度均控制在15 ppm 以下,有效消除了采空区遗煤自燃事故的发生,为实现28412无煤柱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了...  相似文献   

12.
李广军 《山东煤炭科技》2022,40(1):91-93,96
徐庄煤矿7311工作面因断层、不规则布置,推进速度缓慢,采空区出现了氧化升温现象。为解决工作面回采期间自燃隐患,通过"三带"划分,确定自然发火危险区域。现场应用均压防灭火、CO2防灭火、凝胶泡沫防灭火等综合防灭火技术,实现了7311工作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3.
王新成 《煤》2021,(4):39-41,54
为防止8605工作面采空区出现遗煤自燃现象,根据工作面地质条件,通过现场实测的方式进行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的分析,确定采空区进风侧、中部和回风侧氧化升温带的范围分别为150~405 m、160~310 m和75~345 m。结合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设计采空区采用采空区封闭隔离+埋管注浆+采空区注氮惰化相结合的防灭火方案,并在方案实施后进行采空区内CO和O2浓度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防灭火方案实施后,采空区内CO和O2浓度均在合理范围内,解决了采空区遗煤易自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浩浩 《煤》2021,30(4):42-43,68,75
为有效防止97306工作面采空区出现遗煤自燃现象,采用现场实测进行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分析,基于分析确定采空区进风侧和回风侧氧化自燃带的范围分别为115.63~378.52 m和81.26~325.67 m,结合工作面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特征,设计采空区防灭火方案为监测监控+汽化阻雾+封闭注氮相结合,并在防灭火方案实施后进行采空区气体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采空区防灭火方案实施后,采空区内CO和O 2含量均处于正常水平,为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定向钻进技术在煤矿采空区防灭火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安全》2016,(6):132-135
针对韩咀煤矿采空区出现温度异常点,且CO富集、涌出量严重超标的问题,通过分析矿井地质资料和矿区险情,确定使用定向钻进技术往采空区异常点施工定向钻孔,并通过钻孔向目标靶区灌注黄泥浆及防灭火材料,成功降低了异常区温度和CO浓度,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三交河煤矿203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空区内CO浓度高达0.0047%,严重威胁着工作面搬家回撤.对此霍州煤电集团安全监察局通过技术研究,提出了"喷洒阻化剂+注氮"综合防灭火技术,并对采空区安装束管火灾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采用注氮防灭火技术后203采空区CO浓度控制在0.0015%以下,取得了显著应...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宋家沟煤矿2024采煤工作面自初次开采以来长时间推进速度缓慢,且矿井面临长时间停产放假,工作面采空区存在遗煤自然发火的危险,分析了导致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的原因,根据工作面现场实际,采用了黄泥浆与阻化剂混合一体化压注技术、上下隅角堵漏技术为重点的治理技术,通过现场的实施,达到了防治采空区遗煤自燃的目地。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中梁山南矿的概况、煤层赋存及工作面基本情况。针对复杂条件下工作面CO浓度异常状况,采取了灌注黄泥浆、采空区深部注氮结合其他辅助技术的综合防灭火措施。钻孔取气分析结果表明,采取综合防灭火措施之后,采空区CO浓度明显下降并维持在2.0×10-5以下,采空区浮煤自燃治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新安煤矿3311工作面煤层属自燃煤层,最短发火时间为55 d,根据矿井开拓布局情况,该面计划暂时封闭,预计封闭4个月后进行回撤。为防止封闭期间发生煤层自燃,在封闭期间采用向工作面及巷道注惰性气体、凝胶以及三相泡沫等,以降低O2及CO2浓度的方式进行防火处理。监测结果表明,O2浓度稳定在4.3%,CO2浓度稳定在0.001 6%,均在安全范围内。工程实践证明,所采用防灭火方式有效防止了3311工作面煤层发生自燃,保证了通防安全,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