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遗产保护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需要国家采取特别的保护管理措施。然而现状却是遗产资源管理混乱,保护不足且开发过度。通过对我国遗产地现状特征的认识、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从制定专门的国家法律、理顺管理体制、明晰国家遗产体系结构、保证资金投入、加强开发建设管理、调整产权归属及其他方面,探讨如何初步建立我国的国家遗产保护体系,从而为破解我国遗产资源保护管理难题提供一种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公约》签定以来,新的遗产类型不断被发掘和涌现出来,例如,文化景观、线性遗产、遗产运河、世界记忆遗产、世界农业遗产、世界湿地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城镇与城镇中心、工业遗产以及20世纪遗产等,这既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也是与公约所倡导的基于价值保护为核心的"共同"理念与精神密切相关,这一基本共识促进和推动了全世界遗产保护事业的大发展。关于遗产的"共同"理念"拥有"的"共同"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缔约国在充分尊重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国家遗产的基本组成。国家遗产是国家公共资源,是全体人民的公有财富,受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保护,不得随意改变其属性、构成、特征、规模、存在环境,以及生存与演替规律等。中国的风景区的产生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目前已经有8个风景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世界文化景观。风景资源是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的重要载体,凝聚着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历程。虽然伴随时代的发展,各方的保护意识有所增强,但是,我国风景区中的自然与文化遗传仍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冲…  相似文献   

4.
黄慧敏  刘森  杨靖 《城市建筑》2023,(18):90-92
自然文化景观遗产是自然与文化景观两者互相融合的产物,它可以让后代在欣赏自然和文化景观遗产的过程中,感受到先辈的经历和经验。中岳嵩山是我国宝贵的遗产,其自然文化价值高,拥有浓厚的人文内涵,是当之无愧的名山。文章通过对其自然文化遗产概况、文化内涵进行浅析,通过对其发展与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剖析,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能够对我国城市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保护中国丰富的遗产资源及建立完善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机制,中国将着手建立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制度。  相似文献   

6.
闻峰 《城乡建设》2005,(8):14-15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发展遗产事业有着深厚的历史、社会和自然基础,有条件成为世界上遗产事业最发达的国家.目前,我国对世界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工作热情很高,成效显著.然而,在当前的遗产事业发展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重开发、轻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社会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归结为一点,就是忽视了遗产的多重价值,割裂了不同价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湖北神农架和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已拥有世界遗产50项,名列世界第二。其中,世界自然遗产11项、文化遗产30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文化景观遗产5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章林伟介绍,我国于1985年12月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后,成为全球世界自然遗产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申请世界遗产,不仅可以为遗产自身保护提供更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8.
2015年11月1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70周年和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30周年之际,四川省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在被纳入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种条件的复合遗产的提名地范围之后,这只是蜀道申请世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迈出了第一步,四川省还须协助国家有关方面做好蜀道最终成功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相关工作,后续跟进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邵甬  王丽丽 《城市规划》2016,(12):73-80
"居住类遗产"具有遗产和居住的双重属性,然而由于中国特有的产权制度,"公有居住类遗产"往往面临着遗产保护与居住改善的双重困境。论文以上海为例,首先剖析了中国的公有产权制度对公有居住类遗产产生的影响以及"所有权人虚空"和"产权关系模糊"等问题;其次,在现有产权制度背景下,围绕公有居住类遗产的两大属性,分别剖析了目前自下而上的"个人与市场行为"、自上而下的"遗产管理"和"公有住房管理"并行的管理体系及存在的问题。最后,论文提出了实现公有居住类遗产保护与居住改善共赢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0.
农业遗产是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是农村文化、民俗的载体,也是我国乡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保护中华民族农业遗产,使其活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是当下遗产理论和实践领域的重要议题。文章系统梳理了青岛西海岸旺海社区的农业遗产资源,剖析了村庄规划与农业遗产保护的内在关系,在农业遗产的扬弃中实行景观改造和旅游规划,推动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和开发,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东巴耶延山—考爱山森林保护区是泰国一处重要的世界遗产地,由5处几乎连续的国家公园或保护区组成。在该遗产地乃至泰国的其他遗产地,尽管在公众参与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来讲保护管理的公众参与一直受到重视。在确定公众参与的法律地位、建设示范点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从2个方面论述了如果缺少社区参与,遗产地保护所面对的挑战,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以及生活在世界遗产地中的社区所面临的挑战。未来的方向是明确以社区为基础的资源管理的可监测的协议,并更新森林和自然资源管理专业人员需要的技能。  相似文献   

12.
戴湘毅  刘伟国  徐敏 《中国园林》2012,28(8):112-115
中国陶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与其相关的产业遗产也是中国最为典型的遗产类型之一。无论从陶瓷文化的重要性和世界遗产的发展趋势,还是从文化主权出发,中国陶瓷业遗产申报世界遗产已刻不容缓。以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为数据来源,确定了789项陶瓷业遗产,并以此分析了这些项目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陶瓷业遗产应该以瓷器生产的历史阶段为重点,以陶瓷文化的整体价值为依托,采取多项联合捆绑申报的方法申报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13.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新方向。实现自然保护地的有效保护管理是其重要内容,关键在于通过改革形成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而厘清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现状则是进行改革的前提。首先,对现行法律进行系统梳理,明确法律所认定的自然保护地中的自然资源类型。其次,从自然资源的产权种类及所有权改变、用益物权流转三方面总结了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现状。再者,从各类自然保护地申报设立的条件和环保督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两方面入手分析了自然保护地的自然资源保护管理现状,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采取的措施出发分析了目前的改革探索,并提炼出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存在的四大问题,即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的界定和要求较局限、自然资源所有权行使人虚位、公权与私权的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改革探索中物权途径面临制度障碍。最后,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设计的角度提出了改革的4个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范凌云  郑皓 《规划师》2003,19(6):26-28,55
文化与自然遗产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好的保护。旅游业的发展在弘扬世界遗产价值、为遗产地保护筹集资金的同时也给其保护工作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存在遗产地过度人工化、城市化和商业化倾向,以及居民背离原有生活方式的司题。建议减轻世界遗产地旅游压力:加强国家对世界遗产的直接管理;加快有关法律制定进程;做好世界遗产地的规划工作;加强公众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5.
改进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四项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锐 《中国园林》2003,19(10):39-44
阐述了改进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4项战略:科学为本,全面创新;上下启动,多方参与;三分结合,集散有序:一区一法,界权统一。每一项战略的阐述包括三层次:是什么一战略的含义,为什么一实施战略的原因,怎么做一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对文化、文化资源定义的基础上,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做了新的界定。该文认为:文化遗产包括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两个子系统。而文化资源则包括文化基因、文化载体、文化环境、文化市场。本定义的原创点在于突出了文化遗产的信息性和经济性两大本质属性。同时,自觉地运用基因理论来研究文化遗产,兼顾有形文化载体和无形文化载体两个层次也是此定义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Housing estates are rarely considered as specific landscapes with particular histories, social and physical fabrics, let alone considered of relevance to heritage debates. Both popularly and among experts, housing estates are often taken to be the symbols and materialisation of modernity’s failed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e, and consequently socially alienating and homogenising environments.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findings from a qualitative study among residents in a housing estate in Trondheim, Norway. It is argued that the residents’ processual perspective on landscape, heritage and home produc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housing estate, which rests on what the housing estate offers, rather than what it lacks. A processual perspective hence allows for a more critical understanding, socially and morphologically, not only of estate living “on the ground”, but of hegemonic discourses of contested relations between heritage, landscape and modernity.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世界遗产的重心任务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自然遗产的保护压力与日俱增。为实施世界遗产中心的5C战略中的核心战略可信度(credibility)和严格保护(conservation),全球的世界遗产项目需要接受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状况的定期监测评估和反应性监测,对缔约国保护、监测、管理世界自然遗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管理部门而言,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电子通信等数字化技术,实施对世界自然遗产的数字化、系统化、智慧化管理,实现快速反应,并制定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迅速提高管理效率,节约政府管理成本,越来越成为关键手段之一。分析总结国家、省、遗产地管理机构对遗产动态监测、保护管理、教育展示等方面的需求,提出基于空间连续的遥感数据和时间连续的传感器数据集成并融合的数据驱动方案,设计国家、省、遗产地三级管理平台综合架构和遗产地分布式数据库,集成遗产地动态监测评估、可视化展示、保护管理应用系统,构建与中国自然遗产地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综合性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9.
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在新颁布的《物权法》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要求下,分析了苏州历史文化遗产的产权现状,借鉴苏州市的成功经验,探讨如何根据历史文化遗产的性质重新合理划分其产权所有者,以及如何激励产权所有者投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