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东营凹陷古近系碎屑岩成因类型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营凹陷在古近纪湖盆演化各阶段发育了不同成因类型的碎屑岩储集体,其沉积相主要是冲积扇、河流、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深水浊积扇、三角洲、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以及滨浅湖滩坝,岩石类型主要是砾岩、含砾砂岩、中粗砂岩及粉砂岩。不同成因类型的碎屑岩储集体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差异较大,三角洲河口坝及滨浅湖滩坝砂体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最高。不同成因类型储集体的物性特征不同,河流相、(扇)三角洲前线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储集物性最好,其次为(扇)三角洲前线席状砂及滨浅湖滩坝砂体,近岸水下扇和浊积扇砂体物性相对较差。图4表4参9  相似文献   

2.
库车坳陷吐格尔明下侏罗统阿合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吐格尔明下侏罗统阿合组为典型的辫状三角洲沉积,可分成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主要有辫状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心滩和河口坝,沉积方式主要为侧积、填积、垂积和前积.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受控于沉积微相,不同沉积微相砂体具有明显不同的孔渗值.三角洲平原亚相的辫状河道砂体物性最好,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心滩砂体次之,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河口坝砂体最差.储层层内非均质性与沉积方式密切相关,侧积和填积而成的辫状河道砂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其渗透率成正韵律分布,最高渗透率段在底部,但辫状河道砂体渗透率最高值明显大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由垂积而成的心滩砂体,其渗透率在纵向上形成无规则的分布;由前积而成的河口坝砂体,其渗透率成反韵律分布,最高渗透率段在顶部.  相似文献   

3.
吐格尔明下侏罗统阿合组为典型的辫状三角洲沉积,可分成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主要有辫状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心滩和河口坝,沉积方式主要为侧积,填积,垂积和前积,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受控于沉积微相,不同沉积微相砂体具有明显不同的孔渗值,三角洲平面亚相的辫状河道砂体物性最好,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心滩砂体次之,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河口坝砂体最差,储层层内非均质性与沉积方式密切相关,侧积和填积而成的辫状河道砂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其渗透率成正韵律分布,最高渗透率段在底部,但辫状河道砂体渗透率最高值明显大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由垂积而成的心滩砂体,其渗透率在纵向上形成无规则的分布,由前积而成的河口坝砂体,其渗透率成反韵律分布,最高渗透率段在顶部。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第三系沉积及含油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在不同湖盆演化阶段发育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退积型与高位填积型。这两种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形成于特定的地质背景之下,具有不同的成因相构成型式和储集性能,其中退积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近岸重力流砂砾岩体、远源浊流砂体储集性能良好,易于形成油气圈闭。  相似文献   

5.
通过钻井、测井、地震、岩心观察与实验分析等综合研究分析,按层序划分的基本原则,在侏罗系识别出7个层序界面,相应划分出7个层序18个体系域,其中JSQ7在研究区被剥蚀,识别出层序界面SB7.储集砂体受层序格架控制,有利储集砂体多形成于湖平面相对下降的低位期.主要储集砂体成因类型包括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辫状河河道砂体、冲积扇辫状水道砂体和滨浅湖滩坝砂体,其储集性能主要表现为中-低孔隙度、中-特低渗透率.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成因砂体较其他类型砂体储集物性稍好.  相似文献   

6.
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及地震和测井解释等分析方法,对开鲁盆地陆家堡坳陷陆西凹陷九佛堂组砂体成因类型及储集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储集砂体主要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滑塌浊积扇砂体4种类型,其储集性能主要表现为高一中孔、低特低渗。3类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自凹陷南西、南东、北东和北西向五十家子庙洼陷呈收敛状分布,浊积扇砂体则发育在以上3类砂体的前端,呈星点状散布于五十家子庙洼陷的深湖半深湖相沉积中。3类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主要为分布在凹陷主干断裂附近的构造油气藏的储集层,五十家子庙洼陷中九佛堂组上段的滑塌浊积扇砂体可形成砂岩透镜体型岩性油气藏,是今后勘探的有利目标。图10表1参13  相似文献   

7.
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是川中-川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主要的有利储集砂体.依据露头、岩心、钻井、测井资料设计单一河口坝、河道和叠置河道砂体的地质模型,开展模型正演,得出地震响应模型,并以此指导各种有利砂体在地震资料中的识别,预测了须家河组有利储集砂体的平面展布.河口坝砂体呈底平顶凸的地震反射特征,河道砂体呈顶平底凸的上超充填反射特征,多期叠置河道呈透镜状-波状、具有中强振幅、中低频率的特征,并验证了模型正演所获得的反射特征与地震相和测井相是吻合的.该区河道、河口坝有利储集砂体广泛分布,主要发育在除合1井-合川5井以南、河包场和合川13井以北、通4-岳5井以外的广大地区.  相似文献   

8.
下二门油田上层系为一套辨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砂体组合。根据岩心资料、录井资料和测井资料共识别出了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远砂坝、前缘滑塌沉积5种成因砂体和叠置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叠置的河口坝砂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组合砂体、席状砂-河口坝组合砂体、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组合砂体、席状砂-滑塌重力流组合砂体等六种砂体组合。在此基础上。从盆底物源供给特征、湖平面变化和湖底地形特点,提出了进积式、退积式和局部低洼堆积式三种三角洲前缘沉积模式.分析了各模式砂体组合在时空上的分布特征.认为本区发育进积式和局部低洼堆积式两种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莫北凸起三工河组砂体成因及组合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准噶尔盆地莫北凸起所有探井和开发井的岩心、录井及测井曲线,系统分析了侏罗系三工河组砂体的成因及组合类型。砂体成因类型包括: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远砂坝砂体、席状砂砂体及滨浅湖滩坝砂体,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可进一步分为削截式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完整式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组合类型为叠置水下分流河道组合砂体、叠置河口砂坝组合砂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组合砂体、远砂坝-席状砂组合砂体、叠置滩坝组合砂体5种。分析认为,沉积物的供给方式及供给量以及可容纳空间动态变化是控制不同成因砂体组合时空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这就为该区进行储集层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松辽盆地红岗北地区扶余油层岩性油藏储层单砂体分布特征认识不清和岩性圈闭预测困难等问题,利用8 口井的岩心资料、226 个岩心样品分析测试结果和386 口井的测井资料等,研究了储层单砂体成因类型、接触关系和分布模式。结果表明,扶余油层的储层单砂体类型主要为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平面上,多支分流河道或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其控制的河口坝砂体呈密集的窄带状分布特征;垂向上,储层单砂体分布受控于沉积物供给量与垂向沉积演化特征,呈现“南北分异”和“垂向分段”特征。平面多支、垂向多层的分流河道砂体的相互叠置,造成了研究区扶余油层储层砂体分布复杂多变的特征。扶余油层不同分流河道或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之间的接触关系可分为叠置式、切叠式、迁移式和孤立式等4 种类型。分流河道或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与溢岸薄层砂体或河口坝砂体之间多为突变接触关系;多期溢岸薄层砂体或河口坝砂体常呈“堆砌”叠置关系。以上认识可为红岗北地区扶余油层岩性圈闭预测和油水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分析认为饶阳凹陷中北部沙三—东一段主要发育河流、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等沉积相,并将其细分为若干亚相和微相。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出不同沉积类型储集体的物性特征,发现储层在东营组以中高孔、中高渗为主,在沙一、沙二段以中孔中渗为主,到沙三段逐渐变为中低孔中低渗储层。储层受沉积作用控制非常显著,优质储层一般分布于较高能量下的沉积环境,河流相中的河道砂体、辫状河三角洲相的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以及湖泊相中的滩坝砂体,具有较好的储集物性,是有利的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12.
断裂坡折带低位扇成因及成藏特征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断裂坡折带为同沉积构造长期活动引起的沉积斜坡明显突变的地带,其低位扇主要包括水下冲积扇、大型浊积扇、小型低位三角洲和低位扇三角洲。陡坡带低位浊积扇及扇三角洲远端部分分布于低台阶,扇三角洲主体、下切谷充填分布在高台阶,更高处为三角洲近端部分及冲积扇。缓坡带在沉积基准面快速下降时,其上产生陆上下切水道,其下形成水下冲积扇砂体;当基准面缓慢上升时,在断裂坡折带之上形成下切水道充填,之下发育水下冲积扇砂体和远岸浊积扇砂体。断裂坡折带低位扇易形成原生隐蔽岩性油气藏,此类油气藏具有离源岩近、次生裂隙发育和疏导条件优越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砂体成因类型与储集性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沉积砂体成因类型多样,其中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主要的储集体.不同的成因砂体其叠置关系不同,三工河组二二段(J1s2^2)砂体为拼合板式结构,其他层系砂体结构类型主要为迷宫武结构;各成因砂体对砂岩物性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砂岩的粒级上,粗粒径砂体其物性往往较好,但在不同深度上其控制的影响程度有差异,中浅层河口坝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均较优,中深层水下分流河道物性优于河口坝砂体,超深层成因砂体之间物性差异变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浅部油气资源的逐步查明,目前的油气勘探方向开始向深部转移。为此,从沉积控制方面对渤海湾盆地深部储层展布及其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深部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应用录井、测井及岩心资料,测定了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查明了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各地层组的骨架砂岩展布特征及其物性特征;应用相比法编图对渤海湾盆地石炭纪、二叠纪岩相古地理进行了恢复,研究了沉积相对储层及其物性特征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该区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是形成油气藏最有利的储层;河流体系的边滩相和心滩相对砂体的控制作用最强,其次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和潮坪相;物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曲流河砂体-三角洲砂体-障壁岛砂体-潮坪砂体。  相似文献   

15.
孤北洼陷沙四段油气成藏规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岩心、薄片、测井、录井以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孤北洼陷沙四段发育了水下冲积扇、扇三角洲、滨浅湖滩坝、浊积扇等四种沉积体系,不同沉积体系所沉积的储层物性差别较大。指出了碳酸盐岩滩坝、水下冲积扇的扇中部位和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储集性能较好,易获得工业油流,是下步勘探的主要方向。通过对油气藏类型的解剖,明确了该区发育的主要油藏有断块、岩性、地层以及复合油气藏等,总结了油气藏分布规律,提出鼻状构造带、不整合面是寻找沙四段油气的最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16.
储层砂体建筑结构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南襄盆地和青海柴达木盆地两地3个砂体的建筑结构要素分析表明,砂体建筑结果要素的空间排列发布影响了油砂体内部的储层物性特性和剩余油分布。利用建筑结构要素分析法解剖油砂体,是预测剩余油分布规律、老油田挖潜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双清地区储层异常高孔带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储层实测孔隙度、测井孔隙度以及铸体薄片等资料,研究了辽河坳陷双清地区储层异常高孔带的分布特征及成因.研究区储层纵向上发育3个异常高孔带,其形成主要受岩性、岩相和成岩作用的影响与控制.异常高孔带主要分布在扇三角洲和湖底扇的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辫状分流沟道和前缘-外扇的砂体中,这些砂体均为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较高的长石砂岩;影响异常高孔带形成的成岩因素主要有大气水淋滤、有机酸溶蚀和粘土矿物脱水作用.双清地区储层异常高孔带的深度下限为3850 m,这也是该区油气勘探的深度下限.  相似文献   

18.
岩性油藏三元成因模式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20  
济阳坳陷岩性油藏系统研究和统计发现,岩性油藏成藏主要受油源、储集物性和砂体成因类型等因素的控制。随埋深增加,岩性油藏的形成具有阶段性,在埋深适当的第二阶段成藏条件最好。岩性圈闭油气成藏可以用三元成因进行解释,围岩生排烃条件由差到好、砂体自身条件由差到好、砂体的沉积环境从不利到有利。当三方面均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圈闭具有成藏的条件。通过对车镇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下层序Ⅰ油源条件、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及储集物性分析,应用三元成因模式对岩性圈闭和岩性油藏的分布进行了初步预测:车西洼陷和郭局子洼陷中心的浊积扇体,车271井区和大355井区是岩性圈闭和岩性油藏发育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9.
构造断阶与砂体预测:以沾化凹陷富林地区为例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构造断阶带包括陡坡和缓坡断阶带。因地形差异,陡坡和缓坡对砂体的控制作用存在明显不同。低水位期,陡坡一侧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缓坡一侧发育河流冲积平原、小型冲积扇或三角洲。湖进期,陡坡一侧由岸向湖,不同断阶上分别发育冲积扇或扇三角洲的近 中端,中 远端,在靠近深洼部位发育湖底浊积扇或其它重力流沉积体;缓坡一侧,则表现为前期沉积的砂体向物源方向的退积。高水位期,因地形变缓断阶作用变小,整体表现为三角洲向盆地的进积,呈延长楔形或透镜状。另外,断阶中断裂活动的先后次序和迁移方向,对砂体的分布也有明显控制作用。运用这些规律,可为在地震剖面上预测砂体提供有效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