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调味品》2010,(5):32-33
<正> 野菜还是菜,吃法也像普通蔬菜一样,但多以拌的多。又因为野菜都各有一种特有的乡野味,所以每种野菜通常都会和某一种食材相配味道会更出众,譬如香椿和鸡蛋,马兰头和香干,荠菜和肉……久而久之,这些也就成了特色菜了。  相似文献   

2.
我们爱野菜的理由,原来竟可以是非常多、非常深层次的。当然我们喜它够“偶然”,不会像家常蔬菜那样永远在田头齐崭崭地等着你,你得找、你得寻,你得花点力气才能吃到一筷子野菜:而且它不会永远等着你,倏忽一二月后,它就没有了想吃就得明年再相会,唯其这样,才更显珍贵。但其实,睿智的古人,对野菜还有更深的研究,让我们爱野菜有了更多的说法。  相似文献   

3.
《上海调味品》2010,(5):34-34
<正> 辨别有毒性的野菜春天是吃野菜的时节,很多人在踏青之余,会自己采摘野菜回去做成美食。路边田间,除了很多能食用的野菜,也有部分是含有毒性、不能食用的野菜,例如苍耳子、狼毒草、老公银、曲菜娘子、毒芹、野生地、不知名的蘑菇等。因为野菜生长范围广、种类杂、且无法从颜色和形状辨别有无毒性,所以建议毫无识别经验者,若没有十分把握,不要自行采摘野菜,最好在超市或市场选购。路边的野菜不要采在工业区附近的草地、公路边生长的野菜,因遭受废水、汽车尾气等污染,导致汞、铅等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含量高,若处理不当或服食过多,很容易中毒。公园里的野菜看上去很鲜嫩,但实际上每到春天,公园都会喷洒药物预防虫害,导致其中的野菜也受到污染。就算是乡间小路和田间的野莱,也可能会因为莱农喷洒农药而污染。  相似文献   

4.
黄艳梅 《美食》2009,(5):70-70
眼下正是野菜盛产的季节,吃腻了大鱼大肉的都市人也吃起了野菜。不光现代人对野菜情有独钟,古人也吃野菜,不但普通百姓食用,皇帝大臣、达官贵人也吃。有史料可查的吃过野菜的皇帝有李世民、朱元璋,还有清朝的雍正皇帝,不过他们大多是借吃野菜来标榜自己的爱民和节俭,没有真正吃出野菜味道,作秀的成分居多。  相似文献   

5.
这道汤菜在制作时,融入了豆腐雕的技法,因此成菜颇具创意。原料:自磨老豆腐200克扇贝肉25克虫草花5克野菜15克盐5克汤皇2克高级清汤600毫升制法:1.先把老豆腐切成若干块方形坯,待逐一用小刀雕刻成三瓣月季花形后,放入淡盐水当中浸泡5分钟,捞出来分别放小碗内待用。(见图1~3)2.在装有豆腐花的小碗内,放入汆过水的扇贝肉和泡好的虫草花,待  相似文献   

6.
《中国保健食品》2008,(10):92-92
吃点野菜不仅能尝个新鲜.其丰富的营养价值非常有利于健康。不过近日因吃野菜导致的过敏事件也频频发生。卫生监督部门提醒市民:食用野菜时一定要多加小心,不干净、不知名的野菜不可食用。  相似文献   

7.
《餐饮世界》2014,(4):88-91
唐代诗人李群玉曾在其诗歌《沅江渔者》中提到:“倚棹汀洲沙日晚,江鲜野菜桃花饭。”春天正是品河鲜,尝野味的好时节。立春将至,不妨来上海小南国进行一场时尚餐桌上的踏青吧。春笋炖鸡汤、三文鱼马兰头、青豆瓣虾仁……无论哪一道,其食材的新鲜与口感的清新,为食客带来江南水乡的田园风情,也为海派上海菜增添了别具一格的鲜美野味道。  相似文献   

8.
几种异常肉的原因分析及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娥 《肉类研究》2003,17(4):43-45
对几种异常肉形成的原因及其感观鉴定特征的分析,使人们进一步识别肉的好坏,从而正确地选择原料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猪的PSE肉发生率较高,PSE肉一般不受消费者欢迎。对PSE肉的概念、发生机理、产生的原因、鉴定以及控制措施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近年, 肉制品掺杂掺假情况频繁发生, 主要掺假方式是在高价肉制品中掺入廉价的肉类原料, 且在商品标签中不注明成分, 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本研究针对目前常见的肉制品真伪鉴别方法, 包括基于形态学、代谢学、蛋白质学和基因学这4大类真伪鉴别方法, 分别介绍各个方法的应用及优缺点, 为肉及肉制品真伪鉴别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肉及肉制品分子生物学鉴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年初随着欧洲\"马肉丑闻\"这一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食品掺假这一全球性问题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以及各国政府的关注。用于食品真伪鉴别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经典的普通PCR技术、实时定量PCR技术,以及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分子指纹技术等。此外,基因芯片技术、多重PCR技术等可提高检测通量的新型技术近年来也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向着高灵敏度、高通量的方向发展的同时,用于样品初筛的具有较高灵敏度和准确度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的开发也将成为未来食品真伪鉴别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肉及肉制品真伪鉴别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动物性食品是人类最重要和必需的食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益增大,因此对动物检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动物性食品富含优质的蛋白,可给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但动物性食品又具有容易腐败变质的特性,特别是很多传染病、寄生虫病都是通过摄入病死畜禽肉而使人感染发病的。现将病死肉的鉴别与危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快速区分出绵羊肉中掺入的狐狸源性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方法针对狐狸线粒体Cox I基因分别设计两条外引物和两条内引物,优化LAMP反应条件后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性试验,对绵羊肉中狐狸源性成分进行检测。结果在0.2μmol/L外引物(F3和B3)、1.6μmol/L内引物(FIP和BIP)、0.5 mol/L甜菜碱、0.4 mmol/L d NTP、4 mmol/L Mg SO_4等参数的优化条件下,可检测出掺假率为1.0%的羊肉制品,即最低检测浓度为2×10~(-4)ng/μl。结论本文所建立的LAMP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有效地对绵羊肉中狐狸源性成分进行检测,可作为羊肉掺假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