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上海调味品》2010,(5):34-34
<正> 辨别有毒性的野菜春天是吃野菜的时节,很多人在踏青之余,会自己采摘野菜回去做成美食。路边田间,除了很多能食用的野菜,也有部分是含有毒性、不能食用的野菜,例如苍耳子、狼毒草、老公银、曲菜娘子、毒芹、野生地、不知名的蘑菇等。因为野菜生长范围广、种类杂、且无法从颜色和形状辨别有无毒性,所以建议毫无识别经验者,若没有十分把握,不要自行采摘野菜,最好在超市或市场选购。路边的野菜不要采在工业区附近的草地、公路边生长的野菜,因遭受废水、汽车尾气等污染,导致汞、铅等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含量高,若处理不当或服食过多,很容易中毒。公园里的野菜看上去很鲜嫩,但实际上每到春天,公园都会喷洒药物预防虫害,导致其中的野菜也受到污染。就算是乡间小路和田间的野莱,也可能会因为莱农喷洒农药而污染。 相似文献
4.
5.
这道汤菜在制作时,融入了豆腐雕的技法,因此成菜颇具创意。原料:自磨老豆腐200克扇贝肉25克虫草花5克野菜15克盐5克汤皇2克高级清汤600毫升制法:1.先把老豆腐切成若干块方形坯,待逐一用小刀雕刻成三瓣月季花形后,放入淡盐水当中浸泡5分钟,捞出来分别放小碗内待用。(见图1~3)2.在装有豆腐花的小碗内,放入汆过水的扇贝肉和泡好的虫草花,待 相似文献
6.
7.
8.
9.
猪的PSE肉发生率较高,PSE肉一般不受消费者欢迎。对PSE肉的概念、发生机理、产生的原因、鉴定以及控制措施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近年, 肉制品掺杂掺假情况频繁发生, 主要掺假方式是在高价肉制品中掺入廉价的肉类原料, 且在商品标签中不注明成分, 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本研究针对目前常见的肉制品真伪鉴别方法, 包括基于形态学、代谢学、蛋白质学和基因学这4大类真伪鉴别方法, 分别介绍各个方法的应用及优缺点, 为肉及肉制品真伪鉴别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肉及肉制品分子生物学鉴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年初随着欧洲\"马肉丑闻\"这一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食品掺假这一全球性问题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以及各国政府的关注。用于食品真伪鉴别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经典的普通PCR技术、实时定量PCR技术,以及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分子指纹技术等。此外,基因芯片技术、多重PCR技术等可提高检测通量的新型技术近年来也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向着高灵敏度、高通量的方向发展的同时,用于样品初筛的具有较高灵敏度和准确度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的开发也将成为未来食品真伪鉴别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肉及肉制品真伪鉴别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快速区分出绵羊肉中掺入的狐狸源性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方法针对狐狸线粒体Cox I基因分别设计两条外引物和两条内引物,优化LAMP反应条件后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性试验,对绵羊肉中狐狸源性成分进行检测。结果在0.2μmol/L外引物(F3和B3)、1.6μmol/L内引物(FIP和BIP)、0.5 mol/L甜菜碱、0.4 mmol/L d NTP、4 mmol/L Mg SO_4等参数的优化条件下,可检测出掺假率为1.0%的羊肉制品,即最低检测浓度为2×10~(-4)ng/μl。结论本文所建立的LAMP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有效地对绵羊肉中狐狸源性成分进行检测,可作为羊肉掺假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