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李渔真是个性情中人。他爱蟹如命,每年持币待购,称为"买命钱";每年九十月份,蟹上市到落市,无虚负一夕,缺陷一时,称为"蟹秋"。虑其易尽而难继,又命家人涤瓮酿酒以备糟醉之用。糟名"蟹糟",酒名"蟹酿",瓮名"蟹甓",而专门服侍蟹之一婢,则易其名为"蟹奴"。凡此种种,他还直呼:"蟹乎!蟹乎!吾终有愧于汝矣。"然而,对世上美好的东西大有闲情逸致的李渔前辈,在他的美学专著  相似文献   

2.
单志明 《中国食品》2003,(15):2fzgsp
“蟹之肥而鲜,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物可以上之。”这是清初大通家(戏剧家、小说家、美食家、杂家……)李笠翁(李渔)对蟹的评论。他更在《闲情偶记》中写到“此一事一物者,在我则为饮食中之痴情,在彼则为天地间之怪物矣。予嗜此一生,每岁于蟹之未出时,即储钱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为命,即呼其钱为‘买命钱’。”对螃蟹视之如命,可谓是喜之至极。时至今日,螃蟹更是深受大众喜爱的水产之一,香辣蟹、清蒸蟹、葱姜炒蟹俱已成为各大海鲜酒店的应时菜肴。每年八、九、十三个月是我国蟹类最为肥美的季节。日前记者走访了北…  相似文献   

3.
“蟹之肥而鲜,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物可以上之。”这是清初大能家(戏剧家、小说家、美食家、杂家……)李笠翁(李渔)对蟹的评论。他更在《闲情偶记》中写到“此一事一物者。在我则为饮食中之痴情,在彼则为天地间之怪物矣。予嗜此一生,每岁于蟹之未出时,即储钱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为命,即呼其钱为‘买命钱’。”  相似文献   

4.
秋高气爽,菊黄蟹肥,又是人们赏菊啖蟹的好时光。 据文献记载,我国食蟹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了一行行咏蟹的诗句,为中华饮食文化增添了不少光彩。晋时毕卓(毕茂世)嗜蟹如命,常说:一手持蟹螯,一手提酒杯 泊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清代戏剧家李笠翁生平也嗜蟹如命,螃蟹还未上市,吃蟹的开支已经准备好了,他在《笠翁一家言》中说:“蟹之鲜  相似文献   

5.
深秋话湖蟹     
俗话说:“秋风紧,湖蟹肥。”湖蟹盛产于每年9~10月,有“九月团脐十月尖”之说,因此时的雌蟹长满黄,雄蟹长满膏,蟹肉最为肥美。 湖蟹有江蟹、湖蟹、河蟹之分(现在也有池塘养殖),品种有阳澄湖大闸蟹,汉川刁汊湖螃蟹,安徽青水大闸蟹,崇明螃蟹,炎亭江蟹等。在我们  相似文献   

6.
蟹秋     
螃蟹,尤其是大闸蟹,对我来说文学意味更重于实际味道。我其实无法理解嗜蟹为命的境界。每常想:“蟹君啊蟹君,人们把你抬得那么高,可是你真有那么好吃吗?”想象自己小小地穿越一下,  相似文献   

7.
“蟹肥暂擘馋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诗人陆游说他在刚动手剥开肥蟹时,就馋得流出了口水,同时将清澈的坛头酒酹满杯盏,昏花的老眼也就明亮起来了。诗人妙用文学夸张,宛转地表述了螃蟹的诱人和他嗜蟹的程度。实际上,蟹肴不少是药膳,经巧妙调理,食蟹确能明目。这里介绍两道药膳蟹菜,一是红纪炒蟹肉,二是锅烧蟹黄,都有明目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足见螃蟹是令人向往的美味佳肴了。苏东坡是“但愿有蟹无监州”,黄庭坚也赞美螃蟹是“一腹金相玉质,两螯明月秋江”,曹雪芹更把螃蟹描写得引人入胜,他在《红楼梦》的咏蟹诗中说:“持蟹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螃蟹,这一食中美味,席上佳品,古往今来,人们对  相似文献   

9.
刊中报     
李瑞清年食螃蟹一百只 清代画家李瑞清是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的老师,有“李百蟹”之绰号,因其一生极嗜食蟹,每年必须吃够一百只螃蟹方能解馋,故得“李百蟹”之戏称。 某年金秋,硕大丰满的螃蟹已上市,李瑞清却苦于无钱财购买,便回府画一幅“百蟹图”。墨采湛然,  相似文献   

10.
朱宝鼎 《美食》2009,(11):44-45
“秋尽江南蟹正肥”、“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赏菊菊花天”,每年农历九月、十月份正是螃蟹黄多膏满肉实之时,一年一度的蟹市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1.
酒醉湖蟹     
古人对螃蟹颇有研究,唐有《蟹志》,宋有《蟹谱》.螃蟹美味最早见于《诗经》,盛赞此味:“食蟹之后,百馔无味”.李时珍归纳食蟹方法,“凡蟹,生烹,盐藏,,糟收,酒浸、酱汁浸,皆为佳品”.  相似文献   

12.
中秋蟹趣     
“秋风响,蟹脚痒”。意思是说,每当菊黄稻香的中秋时节,正是食蟹的大好时机。这时的蟹,个大体肥,卵黄顶盖,肉质丰盈,味道最美。古人把吃螃蟹之昧美与游庐山之景美相提并论:“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相似文献   

13.
一蟹值百金     
大概自东晋的毕卓说了“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之后,螃蟹才身价百倍。大家一吃,果真鲜美,进而牵动了帝王,把它列为贡品。历史上最早记载以蟹为贡品的为《洞冥记》(旧题东汉郭宪撰):“善苑国尝贡一蟹,长九尺,有百足四螯”,又大又怪,那是作为稀罕之物给瞧着玩的。贡蟹而为食品被端上餐桌供享用,则始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扶柳县东北有武阳城,故县也,又北为博广池,池多名蟹佳虾,岁贡王朝以充膳府。”荒淫的隋炀帝是精于吃喝玩乐的,据载,他尤好螃蟹:“隋炀帝诸郡进食用饤牙盘,又有缕金凤蟹,为食品第一”(唐·杜宝《大业拾遗录》):“炀帝幸江都,吴中贡糟蟹、糖蟹。每进御,则上旋洁拭壳面,以金缕龙凤花云贴其上。”(宋·陶毂《清异录》)。豪华精致的食具和饰物,给了螃蟹“食品第一”的荣光。  相似文献   

14.
野鹤 《食品与生活》2004,(11):42-43
宋代傅肱在《蟹谱》中说:"蟹之为物,虽非登俎之贵,然见于经,引于传,著于子史,老于隐逸,歌咏于诗人,杂出于小说,皆有意谓焉。" 第一个尝蟹,而且化害为宝的巴解将军,恐怕怎么也想不到,他后世的人是如此地爱蟹、啖蟹。以至于堂堂戏曲家、文学家李渔(字笠翁)会将待购蟹的银子称为"买命钱(将蟹视作'性命')",将服侍蟹的僮仆命之  相似文献   

15.
啖蟹,绝对是一种季节性的享受。李白曾赞叹:“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苏轼更是说:“不识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至今,苏州籍的老作家包笑天《大闸蟹史考》结尾的一首诗被称为阳澄湖蟹经而广为宣传:“斜风冷雨满江湖,带甲横行有几多?断港渔翁排密闸,总教行不得哥哥。”  相似文献   

16.
忙碌的生活中,人们在感官享受之后已无暇再品味和探求精神上的快乐了。盛夏已至,金秋不远,又将等到一个蟹子与稻粮俱肥的时候。 鲁迅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想一想也是,螃蟹形状可怕,两只大螯还要钳人,第一个吃蟹的人确实需要有些勇气。如此,我们不禁又要心生自豪,因为我们中华民族从很早便懂得吃蟹了。 《周礼》中载有的“蟹胥“,据说就是一种螃蟹酱,可见早在两千年前,螃蟹已作为食物出现在我们祖先的宴席上了。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介绍了腌制螃蟹的“藏蟹法”,把吃蟹的方法又提高…  相似文献   

17.
王祥初 《美食》2005,(5):23-23
从古至今,没有一种食物像螃蟹那样,可入诗、入画、写成专,甚至举办蟹会,这大概是螃蟹之味太美之故吧!毋怪宋徐似道在《游庐山得蟹》诗中云:“不识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章太炎夫人汤国黎也曾说:“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相似文献   

18.
大观园里的林妹妹曾有螃蟹诗云:“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丹桂飘香,秋菊盛开的季节,正是“玉满脂香”的时候。《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就描写了史湘云起诗社,设螃蟹宴遍请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等人参加的情节。读了以后,使人也因此懂得了一点吃蟹之道。 书中首先对蟹的选择作了交代:“薛宝钗道:‘我们当铺里有个伙计,他们地里出的好螃蟹……我和我哥哥说,要他几篓极肥极大的螃蟹来。’”既然由地里直接送来,又送到这样的侯门之家,当然绝对不会有死蟹。  相似文献   

19.
吃蟹的卫生     
“菊花黄,蟹儿壮”,“秋风响,蟹脚痒”.目前正是螃蟹进行生殖回游时期,因此亦是螃蟹大量上市的季节.螃蟹是甲壳动物蟹类的俗称,种类很多,根据栖息的水域不同可分为海蟹和河蟹两大类.市场上常见的有青蟹、河蟹、湖蟹等几种食用蟹.由于每年农历的九、十月是  相似文献   

20.
食蟹三弄     
何京 《四川烹饪》2006,(10):3-3
螃蟹膏肥脂厚,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美味,但怎样去选蟹、烹蟹、吃蟹呢?这其实还是有讲究的。 选蟹 选择螃蟹,除了要观察蟹的大小外.还要求蟹体厚而坚实、肚脐凸出、蟹脚硬挺完整、外壳色正有光泽、动作灵活并能连续吐沫,只有这些条件都符合的,才是螃蟹中的佳品。另外,选蟹还要特别注意:一是要适时采购。食蟹的最佳时节在每年的九十月间,民间有“九月团脐十月尖”之说。二是要分清雌雄。食用螃蟹,九月要挑雌蟹,此时雌蟹黄多:而十月要挑雄蟹,这时雄蟹膏满。三是要辨清肥瘦。四是要识别老嫩。五是要弃死选活。因蟹死后其体内的蛋白质会很快分解、自溶,进而使肌肉变软而失去弹性;此外死蟹还容易被微生物污染而腐败变质;再则蟹肉内含有较多的组氨酸,蟹死后很快便会分解为有毒物质组胺。六是要选择品种,比如选阳澄湖大闸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