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酒色之徒     
近日与朋友吃饭.一位IT界人士席问大聊《易经》并伴有N个实例佐证。一番命理卦象,坊间奇闻正听得众人瞠目结舌.暗自心惊的时候,一人突然轻声悄言:“我只研究过《金瓶梅》”.言语间颇有拿不出手的沮丧。大家纷纷愕然停筷紧接着便七嘴八舌地追问“快快说说。就像是吃烤鸭宴终于等到了‘一鸭三吃’一样大家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了起来,参与的气氛也异常活跃,全然没有了之前的庄严法相。  相似文献   

2.
王祥初 《美食》2006,(1):15-16
狗属脊椎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系狼演变而来。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周代已将其列为“六畜之首”。狗供食用,《礼记》就有食狗有“狗去肾”、“犬宜粱”之说。《孟子》且谓“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食用矣。”《汉书》载有狗屠,其中如聂政、高渐离、樊哙等人,都曾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业绩。在古代,吃狗肉要比吃鸡、猪肉高贵。据史料记载,  相似文献   

3.
吃热     
有人说,爱“吃热”是咱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相信这话没多少人会表示反对。早年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写道,他曾在小馆里买饺子吃,“外加一碗热汤,吃得满头大汗,十分满足。”他还回忆小时候夏天喝北京豆汁儿——总要“先脱光脊梁”,咽为豆汁儿之妙。在于酸烫辣,“越辣越喝,越喝越烫”,“最后是满头大汗”。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  相似文献   

4.
于文利 《西部皮革》2016,(4):272-273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编写的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是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儒林外史》假托明代,对堕落的文士、腐败的朝政和吃人的科举给予揭露。  相似文献   

5.
辣味儿     
刘思龙 《美食》2005,(4):53-53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吃菜图的就是一个味儿,有味儿才能让人回忆,令人长久挂念。欣闻《美食》杂志担负“以味会友”之责任,便想谈谈辣味儿。酸甜苦辣成是基础的五味,并由此生出百味来。什么味儿最好?众说纷纭,各有所爱。我最喜欢的是辣味儿。  相似文献   

6.
食德文化     
如果要从古人堆里推举出消闲文化的第一大天才、奇才、大宗师,那么这人很可能是李渔。一部《闲情偶寄》,举凡饮食、玩好、园艺、居室、词曲等,无所不包。李渔本人则被看作一位有才华的戏曲家,小说家和美食家。《闲情偶记》里专篇谈到了吃,但这位聪明绝顶的江南人在谈吃的时候,还喜欢谈道德。比如他说,蔬菜里面让人吃了满口芬芳的是香椿头,  相似文献   

7.
张胜文 《美食》2005,(3):38-39
大锅,上平下圆,直径不一,深度不等,用大锅做菜,一次性可以制作多量菜肴,适于多人聚餐。前几年,《中国烹饪》编辑施红曾给我来信说,大锅菜不仅家家吃,而且连国务院的食堂也离不了。  相似文献   

8.
伊琪 《饮食科学》2008,(7):56-56
据一位《纽约时报》的记者Jennifer8.Lee在《幸运饼编年史——中餐在世界的冒险》(The Fortune Cookie Chronicles:Adventures in the World of Chinese Food)中指出,美国有4万家中餐馆,比麦当劳、肯德基和汉堡王的店面数量之和还要多。所以说,美国人的国菜实际上是中餐。假若你问一个美国人是吃苹果派比较多还是吃中餐比较多,你得到的回答一定是:“中餐。”  相似文献   

9.
羊枣不是枣     
高启新 《美食》2006,(2):63-63
公孙丑问孟子:“脍炙和羊枣哪样好吃?”孟子说:“当然是脍炙啦!”此事见于《孟子》。在中国,脍是很庞杂的,诸如鱼肉、牛、羊、鹿肉,皆可为脍,《论语&;#183;乡党》里有一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名言。后来,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脍是细切的肉;《汉书&;#183;东方朔侍》则认为生肉为脍;总之,脍是肉切细罢了。脍炙就是烤肉。  相似文献   

10.
白水 《饮食科学》2011,(9):50-51
著名喜剧导演英达总被认为是个好吃的人。这不只是因为他有点胖,在他导演的情景喜剧《我爱我家》《新72家房客中》也总少不了吃吃喝喝的镜头,前不久刚刚播过的他导演的电视剧《中国餐馆》更是少不了一个“吃”字。  相似文献   

11.
从小处着手     
中华民族是善吃的民族,上个世纪有“住西洋房子,吃中国饭菜”的流行话语,更有中国是“烹饪王国”的赞美之词,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懂吃,善吃?为什么孙中山先生会说中国人之食“极合于科学卫生”,“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以为世界人类之师导也可”?这些,都是极值得我们研究的事情,我花了30年时间,对这些问题都一一进行了研究,从这一期开始连载的文章,讲的就是我的研究过程和一些心得,发表出来后,供《四川烹饪》的读者评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实施6年,生猪屠宰行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私屠滥宰行为得到遏制,人民吃放心猪肉有了保证。但经过工作实践,我们认为《条例》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必须进一步完善,为上升为“屠宰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德润屋,其名取自《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实际上是一个生态农业的试验田,专门种植并推广有机蔬菜。  相似文献   

14.
多吃时令菜     
杨力 《烹调知识》2010,(8):76-76
吃时令菜是中华民族食养的一大瑰宝。两千年前的孔子就告诫说“不时,不食”,就是说,不是这个季节的蔬果就不吃,中医经典医著——《黄帝内经》早巳讲明要“食岁谷”,就是要多吃时令菜。  相似文献   

15.
任蓓蓓 《饮食科学》2009,(11):55-55
明代的洪应明写过一本《菜根谭》,讲的是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学问。表面看来与吃的菜根似乎没什么关系.实则不然,民间有云“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又语”布衣暖,莱根香.读书滋味长”。蔬菜的百味由菜根的清苦而发.吃菜根其实也能引发一种“菜根精神“。蔬菜的根本在于菜根的好坏,人的根本则在于德行的优劣。  相似文献   

16.
正众所周知,要想保持身材,应该做到少吃高脂肪的食物,而最新研究发现,要想减肥成功,吃饭的时间点非常关键。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一家节食指导公司调查1000名减肥成功的人,了解他们吃三餐的时间。结果显示,早餐应该在上午7点之后吃,午餐在12点半到13点之间吃,晚餐在18点到18点半之间吃。  相似文献   

17.
闲说瓜子     
魏信德 《茶苑》2005,(1):33-33
瓜子,不论帝王将相,还是才子佳人,以及平头百姓都喜欢吃。明代太监刘若愚撰的《酌中志》中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喜爱用鲜西瓜子加盐焙干而食”。当代作家权延赤在《餐桌旁的领袖们》一书记述了“毛主席喜欢吃黑瓜子(西瓜子),刘少奇喜欢吃葵花子”的事。《红楼梦》第八回中写道:“黛玉和宝玉在梨香院作客,黛玉嗑着瓜子儿,只管抿着嘴笑。”  相似文献   

18.
董凤利 《烹调知识》2008,(12):27-27
编辑朋友: 在日常饮食中,很多人经受不住美味诱惑,认为每餐多吃一些食物没什么关系,因为“多一口”不会吃出胖子。《烹调知识》杂志社的编辑老师,你们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难道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19.
人人都有一张嘴,而嘴有两个重要功能:说与吃。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没有它也没有了生命。围绕一个“吃”字,嘴也说出了许多民谚,这些谚语可称“吃谚”,其内容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仅《辞海》汉族俗谚卷一中,以吃字开头的就有364条。  相似文献   

20.
早就听说香港的饮食业十分发达,因为是自由港的缘故,在香港的人们可以吃到世界各地的美食。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周星驰拍的《食神》,虽然是一部喜剧片,但也从中读到一个信息——香港人爱吃,并且吃出了理论,吃得走火入魔。于是盼望着去香港,不为畅游美丽的维多利亚港湾,只为美美地吃上一回,学学周星驰,做一回食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