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纯W或WO3中加入ZrO2,由于ZrO2相变,引起体积变化约6%,在ZrO2质点周围形成空隙或裂纹,严重影响钨锆合金的加工性能,造成加工难或不能加工;其次是压条密度不均匀,易在方坯条棱上形成横裂,使开坯旋锻时锻断或在旋锻棒上产生互为90°两排横裂纹,影响其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2.
对经过135°ECAP+旋锻变形后的工业纯钛100,150,200,250,300,350,400,450℃和500℃下保温1h退火。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伸试验机及显微硬度仪等技术研究ECAP+旋锻变形工业纯钛退火后的组织与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在400℃以下退火时,显微组织中位错密度降低,晶界逐渐清晰,变形组织未发生明显变化,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略有降低,伸长率增加不明显;在400℃以上退火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发生再结晶,晶粒尺寸明显增大,平均晶粒尺寸约为5μm,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均出现明显降低,伸长率增加。拉伸断口表明,ECAP+旋锻变形退火后工业纯钛的拉伸断裂均为韧性断裂。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韧窝尺寸变大,韧窝深度变深。  相似文献   

3.
变薄旋压工艺广泛应用于加工薄壁锥形件,筒形件及其他曲线形的旋转体。目前关于旋压力的计算公式较少,本文对锥形件及筒形件变薄旋压变形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尤其对筒形件的变薄旋压,分别应用数学解析法和上限法推导了旋压力的理论公式,并根据理论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其他作者的实验曲线进行了比较,证明用上限法计算结果与实验曲线基本一致,而解析法公式的计算结果略偏低。  相似文献   

4.
对铺设角分别为0°、30°、45°、90°的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单向板进行拉-拉疲劳试验, 得到不同铺设角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GFRP)单向板疲劳数据, 通过分析不同铺设角单向板中值S-N曲线及正则应力-寿命曲线特点, 得到了单向板疲劳性能随铺设角变化的关系。并且基于对不同铺设角单向板疲劳断口的宏观及微观形貌的分析, 研究了铺设角对单向板的疲劳损伤机制、失效模式的影响。分析表明, 对应于不同的铺设角, 单向板存在不同的失效机制, 从而导致不同形式的损伤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椭圆型槽辊锻圆坯料三维变形过程中金属流动特点及其规律,采用上限分析法计算了变形载荷,对变形过程中塑性变形区域范围及变形区与型槽的接触面积等变形几何参数进行了分析和数学处理,给出了计算这些参数的方法及解析表达式,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通过变形试验拟定了三维塑性变形动可容连续速度场,建立了求解上限载荷的计算公式。通过电算机得出的变形上限载荷解,与变形试验实测结果相比较,其相对误差不大于15%。这就证明了分析求解结果是切合实际情况的,也表明所拟定的塑性变形动可容连续速度场的精度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对四种对旋式轴流局部通风机的噪声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风机噪声频谱曲线和A声级随工况变化曲线,详细分析了离散噪声的频谱特性,发现对旋风机Ⅰ级叶轮通过频率(BPF1)及两级叶片相互作用频率(BIF)对应噪声是对旋风机的主要离散噪声源。这为对旋式轴流通风机的降噪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卧轮式气流选粉机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粉体产量及工艺能耗,依据选粉机内气流运动规律优选进料方式,以提高分级效率,通过试验考察上部进料、侧面逆旋向进料及侧面顺旋向进料3种方式下,牛顿分级效率和部分分级效率随进风量及转笼转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上部进料时,物料进入强旋转气流内受到较大的剪切作用,更有利于改善物料的分散性,牛顿分级效率平均提高约12%,分级效果最好,侧面顺旋向进料下分级效果次之,同时,进风量与转笼转速间的匹配关系对分级效果也有较大的影响。进料位置的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工艺设布置,还应充分重视对分级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解兴锋 《硅谷》2012,(7):111-111,136
从生产实践得出原材料性质、串联旋锻过程和中间退火过程是影响线切割钼丝在拉制过程中加工性能和产品质量优劣的重要决定因素,进一步结合生产试验给出线切割钼丝加工行业甄选原材料,控制串联旋锻过程和中间退火过程的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三单胞模型,分别采用刚度平均化理论和数值分析方法对编织角为20°,30°,45°的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弹性常数及其随编织角变化规律进行预测,并在MTS试验机上开展了静态拉伸实验。结合理论分析、数值仿真与实验测试结果,发现随着编织角的增大,纤维束的刚度在纵向分量减小,而在横向分量增加,因此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纵向刚度逐渐减小,横向刚度和横向剪切刚度逐渐增大。实验结果还发现不同编织角的复合材料纵向拉伸曲线具有较大差异,20°编织角实验件呈现线弹性,30°编织角实验件呈现非线性,45°实验件呈现双线性;而三种编织角的实验件的横向拉伸力学行为基本呈线性。通过与实验件纵横向拉伸实验结果对比,发现刚度平均化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编织方向刚度预测较为准确,但由于忽略了纤维与基体脱胶现象,对横向刚度预测偏差较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利用自制特殊喷嘴制备红磷微胶囊阻燃剂。实验研究了旋流器、前置可旋接头旋转角度对包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旋流器时的包覆效果明显优于不加旋流器时的包覆效果。在前置可旋接头旋角为20°时,包覆效果最好,当旋角大于30°后,包覆效果随旋角的增大而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