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卫星通信系统暴露在太空中,极其容易受到干扰,特别是当遇到跟踪干扰时,会严重影响跳频卫星通信系统性能。利用跳频信号与跟踪干扰信号之间的统计独立性,将跳频通信抗跟踪干扰问题转化为一个多数据集联合盲源分离(Joint Blind Source Separation,JBSS)问题,在独立向量分析(Independent Vector Analysis,IVA)的框架下进行干扰信号抑制。该方法同时利用了各信号之间的统计独立性和每个信号内部的统计相关性,有效提高了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干扰压制比为0.6且信噪比为15 dB的情况下,系统误码率相比基于能量相关性排序的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方法下降了12.06 dB,有效提高了卫星跳频通信系统抵抗跟踪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3.
提出一种基于循环平稳差异的直扩信号盲提取抗干扰方法.针对源信号在统计域上的近似独立性,构建直扩通信盲源分离抗干扰模型,基于源信号的循环平稳差异,利用循环自相关函数的典型极值点定义一个用于区分直扩信号和干扰的二阶循环差异度特征参数,通过比较该特征参数的大小进行模式识别,提取出直扩信号而抑制掉干扰,达到抗干扰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干比(SJR)为-40dB、归一化信噪比(NSNR)为9dB时,直接解扩/解调信号的误比特率约为IE-0.3,而本文所提抗干扰算法误比特率(BER)低至IE-3,可从强干扰中有效分离并提取出直扩信号. 相似文献
4.
自雷达诞生以来,抗干扰能力一直是评价一部雷达性能的关键性指标,特别是随着战场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雷达抗干扰问题变得尤其重要。针对抗压制性干扰,改进了传统意义上基于最大信噪比的盲源分离算法,提出了使用干扰重构算法取代滑动平均处理的方法,获得了比传统方法分离出质量更高的雷达信号,输出信号与源信号相关性更强。 相似文献
5.
针对线性调频(LFM)引信距离欺骗干扰问题,研究了一种结合随机调斜率和盲分离(BSS)的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采用区别对待机制,首先采用随机调斜率,使敌方不易获取引信信号关键参数,从而可以通过简单的匹配滤波方法进行抗干扰。在随机调斜率失效的情况下再采用盲分离算法分离回波和干扰,然后根据频谱的连续性原理获取完整分离信号,最后根据数字射频存储(DRFM)相位量化的特性来区分回波和干扰。实验仿真表明,在干扰信号调斜率达到4%误差以上时随机调斜抗干扰具有很好的效果,且算法中很少(小于10%)会采第二种盲分离算法,因而运算量大为降低,可为引信抗欺骗干扰提供重要的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6.
7.
宽开通信侦察中多信号盲分离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士敏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5,20(4):12-14
宽开通信侦察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搜索速度,提高信号的截获概率,但如何快速有效地分离出同时截获的多信号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难题,盲分离技术为多信号分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实验结果表明盲分离技术在宽开通信侦察中的有效性,并显示出它在通信侦察中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针对异步DS-CDMA系统存在强恶意干扰时,系统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采用双天线接收的盲联合干扰消除与多用户检测方案。不同于传统的多用户检测方法,该方案考虑了恶意干扰的影响,首先通过串并变换将恶意 干扰等效为多路信号,然后利用双天线接收到的两路受扰信号构造超定或适定盲源分离模型,将干扰消除与多用户检测问题转化为一相关源的盲分离问题,最后利用基于最大非高斯性盲源分离算法进行分离,从而实现盲联合干扰消除与多用户检测。该方案可以在未知扩频序列以及信道信息的情况下完成多用户检测,同时实现恶意干扰的消除,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对单音干扰、部分频带干扰以及扫频干扰均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峭度的盲分离在通信信号盲侦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实现复杂多信号环境下的通信信号侦察,采用一种新的盲侦察技术,即运用盲源分离算法,在没有任何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分离出源信号,然后对分离的各个信号进行后续处理。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峭度的盲分离算法,可以自适应地确定激活函数。将其应用在通信信号盲侦察中,可以实现对任意源信号进行盲分离,而不管它是超高斯还是亚高斯信号。选择超高斯和亚高斯混合通信信号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单通道LFM引信欺骗干扰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解耦盲分离(TFD-BSS)的干扰抑制算法。该方法首先通过Stretch变换将时频混叠的LFM信号转化为两差频信号,然后利用自适应滤波技术滤出干扰差频信号,并对其进行二次Stretch变换将干扰差频转化为欺骗信号以构造虚拟通道,从而将欠定盲分离转化为非欠定问题,最后通过延时差量法将干扰滤除。实验仿真表明,回波和干扰延时相差5 ns以上即可取得良好的分离效果。该方法不仅可为引信抗欺骗干扰提供借鉴,也是单通道盲分离算法的理论扩展。 相似文献
11.
12.
天基干扰平台是卫星通信对抗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了一种干扰卫星的轨道设计方法,并对天基干扰通信卫星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干扰卫星能够对通信卫星进行短时间的高强度干扰。 相似文献
13.
一种主瓣灵巧干扰环境下的盲距离-角度联合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主瓣灵巧干扰环境下的盲距离-角度联合估计方法,可有效对抗主瓣灵巧干扰(Mainlobe Smart Jamming,MSJ)并提取目标回波的距离-角度联合参数信息.新方法首先利用阵元级数据进行盲源分离(Blind Source Separation,BSS),分离目标回波和干扰,同时可得到信源混合矩阵的估计.然后根据主瓣灵巧干扰在某一角度上表现为多个回波信号,而目标只有一个回波这一先验信息来鉴别目标和主瓣灵巧干扰,由此可以估计目标的距离参数.最后,由上述的鉴别结果得到对应目标的混合矩阵的列矢量,其包含了目标导向矢量信息,据此可估计目标的空间角度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可以至少有效对抗2个主瓣灵巧干扰,且可同时得到较高的目标距离-角度估计精度.另外,分析了目标输入信噪比、输入干噪比、目标与干扰的夹角、干扰空域个数对所提方法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本文方法能够有效盲距离-角度联合估计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4.
基于非线性盲源分离的维纳系统算法中,采用固定步长导致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之间存在矛盾,直接影响分离算法的性能。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基于非线性函数的变步长维纳系统盲源分离方法。该方法将更新的步长以非线性函数的形式引入到分离算法中,使得稳态时参数更新的步长尽可能小,以避免发生振荡。变步长算法在分离过程中的每次更新都会使步长自动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得收敛速度提高了53%,误差减小了45%。实验仿真表明,相对原算法,提出的维纳系统盲源分离方法可以更好地分离出信源信号,而且具有较小的误差和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5.
16.
17.
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干扰机可以通过数字射频存储技术产生多种高相干性的转发干扰,对雷达探测能力造成严重影响。针对传统波形设计方法大多只能对抗某一特定类型干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完全互补码的抗间歇采样转发和全脉冲转发干扰波形设计方法。首先,将完全互补码分为若干份,以频域正交的方式编入脉冲串波形;然后,基于分段脉冲压缩方式设计非匹配滤波器,同时抑制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和全脉冲转发干扰。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设计的完全互补码波形及其接收滤波器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8.
盲源分离——理论、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盲源分离在通信侦察中的应用前景。在首先介绍盲源分离的基本理论和经典算法的基础上,讨论了盲源分离在通信侦察中的典型应用;通过初步仿真,分析研究了盲源分离技术在跳频信号分选与拼接以及CDMA多用户分离两个重要领域的应用可行性;最后对盲源分离在通信侦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需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源分离(SS)是M IMO系统接收的关键技术,而盲源分离(BSS)又是其中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最小二乘常模(LS-CM)BSS算法[1~3]都是针对频率非选择性衰落的时域M IMO信道。本文提出了LS-CMA在M IMO-OFDM系统频选信道频域盲源分离中的应用,计算机仿真表明,M IMO-OFDM系统频域盲信源分离的最小二乘常模算法能够获得很好的性能以及较快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盲水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分量分析(ICA)是一种近期发展起来倍受关注的盲源分离算法。文章提出一种基于ICA的数字水印嵌入和提取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实现水印的盲分离,并且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