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PLC的立体车库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欧姆龙CPM-2A PLC的立体车库控制系统基本架构.分析了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基本模块,详细介绍了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基本内容,并给出了存车和取车的基本流程,以及PLC I/O端口的分配情况等.在该模型系统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加以扩展,就可以完成一个基本的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设计以台达ES系列PLC为控制核心,完成了3*2立体车库模型的设计、搭建与控制。通过组态软件kingview6.55建立了系统的监控画面,使其直观、准确的反映了立体车库的存/取车动态实时监控状态[1],最终经过接线、调试,模型能较好的完成立体车库的存/取车功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北京昆仑通态组态软件—MCGS在立体车库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文中详细描述了整个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并对其进行了模拟运行撮作。实践证明,该系统满足了立体车库和控制要求,而且具有操作简便,可视性好、可维护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巷道堆垛式自动化立体车库监控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控制方式,出入库调度的专家系统实现思想,系统编程技术,主要功能特点以及该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思想.充分利用PROFIBUS高速通讯特点,实现了立体车库的有效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严宇  李春茂  李平  王宁 《低压电器》2009,(18):34-37
立体车库智能控制系统中一般采用的是基于LonWorks技术的纯分布式无主系统。为了解决在这种无主的分布式系统中对车辆的存取控制,使用LON控制模块实现了一种新的、方便的立体车库智能控制节点的设计方法。介绍了LON控制模块的主要功能特性,并设计了其与I^2C总线接口的键盘及LED驱动器芯片ZLG7290B之间的硬件接口电路。给出了相应的程序实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设计能保证控制节点实时地传输数据,稳定地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使用西门子(SIMATIC)S7-1200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和昆仑通泰(MCGS)组态软件实现对六层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监控系统的模拟设计及仿真。介绍了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思路及主程序设计流程图, SIMATIC S7-1200系列PLC为下位机主控器,使用MCGS嵌入版组态软件完成上位机监控环境组态。仿真结果表明,可有效实现存车、取车的优化调度和协调控制,结合MCGS组态画面达到立体车库运行状态可视化和控制智能化的目的,系统易于操作,运行可靠,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信息时代,实时数据的获取显得尤为重要.数据获取的方式有多种,其中快速、准确、便捷地获得 工作过程中的运行参数已成为智能监控发展的大趋势.首先介绍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立体车库现场监控系统设计,结 合 MCGS组态技术实时监测立体车库运行时的各项数据参数,使技术人员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取PLC及相关设备状态; 其次介绍了基于力控平台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远程监控不仅能快速获取设备实时数据,还能够实现设备远程操控, 极大地方便了后台的运营管理.该设计方案依托工业以太网,将现场监控与远程监控相结合,实现了监控系统间的优势互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立体车库运行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8.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利用托盘来移动车辆,实现多层车位的升降横移来存取车辆。我们采用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车库系统.简述了多层立体停车库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通过PLC软件设计,完成了立体车库的自动控制,并用组态软件实现了车库的动画监控。  相似文献   

9.
运用PLC控制技术,通过合理的存取机构的软件设计,简化了立体停车库存取车的步骤并且节约了时间。对PLC在智能立体车库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对其自动控制定位系统进行分析,并对该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等进行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0.
设计一种基于μC/OS-II多任务操作系统和emWin图形库的立体车库控制器,实现立体车库的升降横移,采用CAN-Bus现场总线进行车位状态信息反馈及动作方式选择,实现便捷的取车方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DSP的大功率SRM全数字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大功率开关磁阻电机(SRM)全数字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高性能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F2812和单片机(MCU)89C52主-从双处理器结构,为了减少外围分立器件,增加系统可靠性和抗干扰性,应用了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EPM7064S;控制策略采用电流斩波控制(CCC).132 kW大功率SRM控制系统成功应用于矿山矸石山绞车,由现场运行结果表明:速度跟踪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强,电流波形接近理想方波,完全满足了工业现场的应用需求.进一步验证了该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DSP技术及芯片业的迅速发展,DSP的价格越来越低,性能越来越高,其应用也更多地渗透到民用领域当中.介绍一种无刷电机控制系统,此系统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无刷直流电机与DSP控制技术相结合,只采用一片DSP控制器实现对2台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具有成本低、性能高的特点.主要应用于医疗行业.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机内自检技术的概念及在现代开口系统上的应用概况、机内自检技术在保障开口系统的战备守好性所超的作用及在使用过程中所显露出的虚敬率高、论断能力不足、诊断模糊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应采用上前流行的综合诊断技术,同时介绍了综合诊断技术的概念,原理、特点、典型代表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嵩  朱延功  周大威  王炎 《电气传动》2002,32(3):22-24,27
文章介绍了一种以工业控制计算机和DSP为核心的工业控制系统,使用于需要大量数字信号处理的工业控制场合。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它将DSP的优良性能融入工业控制计算机,使其在信号处理和完成复杂控制的能力方面大大改善,又不会导致系统成本过高,是一种实用可行的DSP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5.
陈家新  孙铭山  蔡红 《电气传动》2005,35(11):56-58
首先介绍了一款用于助力电动车驱动系统的永磁无刷直流驱动电机的结构及其基本工作原理,接着根据摩托罗拉公司最新出品的MC68HC908QT2单片机的特性,分析并建立了以该单片机为控制器的具有较高性价比的助力控制系统,给出了相应软、硬件结构.最后,就助力系统中因误判断而产生助力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DCS/SIS一体化系统中的高级应用软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时实践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中高级应用软件出现的问题论述了DCS/SIS一体化系统的必要性,并指出高级应用软件是连接这两个层次系统的功能纽带。介绍了新华公司在火电厂(机组)高级应用软件(XPAS-400等)方面的实践,讨论了分散控制系统(DCS)层和SIS层的高级应用软件的一些问题。章还指出:在发展DCS/SIS一体化系统时,单纯DCS高级功能仍然必要;优化运行的闭环控制是SIS的发展目标,但目前只宜在条件适宜的电厂进行试点;应尽快制定SIS高级应用软件的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17.
王钢  贺家李 《电网技术》1998,22(2):44-48,50
为了提高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水平,本文提出了实现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的新型计算机网络结构--面向对象的光互连分布式并行处理计算机网络.保护控制综合单元是"面向对象的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一次设备实现保护和控制的元件.本文重点研究了保护控制综合单元的构成,即采用基于Transputer和MC68332的异构型2层松耦合并行多处理机系统作为实现保护、控制或人机对话功能的功能单元,将各种功能单元按一定拓扑结构互连构成保护控制综合单元,并对该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控制综合单元不仅具有很强的并行协调处理能力,而且具有高可靠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及高速处理能力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在高精度伺服跟踪控制系统中,为使输出响应能完整地跟踪输入指令,不仅要求输出与输入之间的相位差为零,而且要求幅值一致,通常采用零相位误差跟踪控制器(ZPETC)作为前馈控制器,补偿相位误差,但同时也产生一定的增益误差.为改善ZPETC的跟踪性能,提出一种基于L2-范数优化的前馈控制器设计方案,通过选取适当的目标函数,设计出最优的数字前置滤波器(DPF),将此滤波器与ZPETC串联构造成最优ZPETC.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设计方案,既补偿了相位误差,又改善了系统的增益性能,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PCI总线的行波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行波故障测距中,传统的数据采集系统无法满足采集高速变化的暂态电压、电流行波的要求,难以实现故障的精确定位。笔者研制了一种基于PCI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介绍了系统原理和硬件电路。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作为中央处理器,通过高速A/D转换、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SDRAM)和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FIFO)高速缓冲存储及PCI总线传输实现高速数据采集。该系统可实现高达100MHz的采样频率,能有效解决输电线路暂态行波的采集问题,在故障定位及微机保护中均能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柯栋梁  林辉  康永泰 《微特电机》2012,40(3):44-46,50
为构建单轴稳定平台的伺服控制系统,采用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驱动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伺服系统中设计了过载实验,并在软件控制上进行改进,增加了限流保护措施,可以保证系统在强烈的振动、冲击下,提供足够的负载能力并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在这基础之上,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响应快、控制精度高和跟踪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