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光纤预制棒产业化技术开发” 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5月11日,在科技部高新司的协助下,江苏省科技厅和国家新材料产业咨询委员会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了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光纤预制棒产业化技术开发”成果汇报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科技部党组成员吴忠泽同志、石定环秘书长以及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江苏省人民政府等有关部门、行业、地方领导以及有关专家和用户代表参加了会议。 光纤光缆作为光通信的重要基础材料,在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国产化。而光纤光缆的关键原材料——光纤预制棒,由于技术要求高,其生产技术仅为国外少数几家企业所掌握。国内光纤生产用光纤预制棒绝大部分依赖进口,成为制约我国光通信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相似文献   

2.
中国光纤产业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不再受制于人 日前在杭州富通集团与日本昭和电线电缆株式会社共同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光纤预制棒生产新工艺,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掌握了当前世界光纤产业核心技术。 据悉,此项最新光纤预制棒全合成生产工艺可以连续生产,适合制造大型预制棒,从而可以生产较长的连续光纤。目前全球有能力提供预制棒的企业不到五家,因此预制棒生产始终是光纤产业的瓶  相似文献   

3.
据报导,“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PCVD大尺寸低水峰单模光纤预制棒制造工艺技术开发”和“全合成光纤预制棒产业化技术”课题日前通过了专家验收。开发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制备工艺,可减少多根预制棒的头尾损耗,减少运输和安装等非必要工时,增加连续生产时间,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10月16日下午,富通集团与世界500强企业——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合资项目签约仪式在杭举行。双方的合资项目涵盖光纤、光缆和光纤预制棒产品领域,地域覆盖杭州、成都、深圳、香港四地,其核心是在富阳投资1.45亿美元,打造面向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光纤及光纤预制棒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5.
●光纤以其丰富的带宽资源成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传输主体,并在传感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光纤产业链中,上游产品光纤预制棒技术含量最高,光纤次之,光缆技术难度最低,三者占整个产业链的利润之比为7:2:1。●从技术角度来看,光纤产品性能将向着低损耗、低色散和低非线性方向发展。石英单模光纤是迄今为止干线网和中继网的最佳传输介质,但随着光纤接入网的发展和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大楼(FTTB)以及光纤到家庭(FTTH)的应用,塑料光纤的优势凸现。  相似文献   

6.
鲁瑾  李清岩 《新材料产业》2009,(10):114-118
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电子材料行业以市场为导向.对长期制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材料的产业化技术加强研发,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结合的项目研究联合体.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由于电子材料门类、品种很多,在此仅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关键配套材料、光纤预制棒材料、多晶硅材料为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经济好转、通信市场复苏及我国西部开发等有利条件下。我们应积极了解光纤与光缆技术的发展特点及其产业的发展前景。抓住机遇。促进光纤光缆技术与产业向更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隋宁菠  杭利军  刘杰  魏国盛 《光电工程》2011,38(12):110-114
本文采用堆拉法自主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柚子型光子晶体光纤,并详细分析了光子晶体光纤的制作工艺.在预制棒制作方面,设计了独特的拼装工具辅助预制棒的拼装,提高了预制棒的一致性.在光纤拉制方面,设计了精度较高的微压控制系统来控制毛细管内压力的大小.经多次试验表明:当温度在1850~1900℃、压力在1 500~2 000 Pa时...  相似文献   

9.
自1977年第一根符合通信实用要求的多模光纤在我国诞生以来,我国光纤光缆行业经历了蓬勃发展期、徘徊低迷期和近期的爆炸式增长期3个典型的发展阶段。近几年来,在我国电信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光纤光缆行业市场再次进入了朝阳发展阶段,同时再次掀起了产能扩大的投资热潮。下文通过分析产业现状和前景,与业界同仁共同探讨产业发展方向,以期为产业的理性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法对光纤预制棒进行元素线分析定量化,光纤预制棒心部Yb和Al等元素的含量较低、基体效应的复杂影响以及测试条件的差异等因素导致线分析定量化结果误差较大。采用多点法的测试结果对光纤预制棒中Yb、Al元素的线分析定量化结果进行校正。结果表明:在两点法的基础上引入修正因子,可以简化测试过程,快速、准确地得到元素线分析定量化结果。  相似文献   

11.
周闻青 《中国计量》2005,(12):64-65
一、生产企业对光纤光缆的光学特征提出检验要求对光纤光缆的生产企业而言.有关的光纤光缆产品标准中,对光纤光缆的光学特性提出了检验的要求,其中对光纤光缆的光学长度、衰减系数、衰减均匀性都有明确的质量要求。这类企业对光纤光缆的光学长度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要求并不高,生产工艺是正卷生产,且规定在顾客要求的基础上增加30米的余量,再剩余的部分也无用处。这类用户比较注重光纤光缆的衰减特性的验收.  相似文献   

12.
随着5G、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概念的提出,对光纤技术不仅提出了量的需求,也要求光纤技术发展需满足新应用的需求.光纤装备技术是光纤技术的基石,其中采用等离子体装备技术可以实现多种大容量新型光纤技术的开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大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相关仿真,设计出了一种基于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PCVD)光纤预制棒微波系统的...  相似文献   

13.
《硅谷》2011,(12):6-7
代表着三星(海南)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预制棒生产技术的光纤新工法第四、第五期日前投产;今年初落户定安塔岭工业园区的东方光大集团通信级塑料光纤项目,计划6月动工建  相似文献   

14.
信息通信业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朝阳产业,网络经济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仍然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信息网络化仍然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趋势。因此我们应树立信心,在全球经济好转、通信市场复苏开发等有利条件下抓住机遇,促进光纤光缆和通信电缆技术与产业取得更大的进展,本文对光纤光缆技术和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日本住友电工专务羹事、住友电工光纤光缆《深圳)有限公司巨事长裔岛绣行日前建回,住友电工在深圳商新技术产业国区内没立的光纤光颂生产墓地今年1月已开怕羹厂的备项准备工作,首用投资2983万美元。年底将憎资到”83万羹元。 该墓地占地11万平方崇,生产单樱光纤、预制樟和光纤芯纽等产品。到今年9月光缆杆开妇杜产,光纤明年初役产,明年全年产扈可达到100亿日元。日商在深圳建光纤光缆基地  相似文献   

16.
光纤余长足光缆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与光缆的使用性能和光缆质量直接相关。在松套结构的光缆中,光纤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和余长,并在光缆中形成一定的弯曲形态,使得光缆在受到外界环境变化时,保证了光纤处于不受力的状态,使其性能稳定,并对光纤起到保护作用。本文从光纤余长的产生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光纤余长类型的选择出发,仿真研究了松套结构光缆中的光纤余长与各影响参数的关系,为进一步的光缆设计与提供了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7.
光纤、光缆产业国内外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行业概述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国民经济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以及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信息技术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其中信息的传输和获取都离不开光纤。光纤以其丰富的带宽资源成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传输主体,并在传感领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图1 光纤光缆产业链1、光纤及其特性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是用低损耗介质制作的纤维状波导结构。光纤的基本功能是对光束的束缚和传播,即把一定波长的光能束缚在几到十几微米的径向范围内而沿其长度方向作低损耗传播。光纤作为介质的基本特性用传输容量表示,它等于传输速率与传输距离的乘积。决定传输距离与传输速率的性能指标则是光纤的损耗和色散(或带宽)。  相似文献   

18.
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作为基质,在离心设备上采用界面凝胶聚合技术成功地制备了中空的渐变折射率分布(G I)塑料光纤预制棒,避免了普通的界面凝胶聚合方法制备时容易出现气泡的现象,而且可以得到需要的折射率分布。将这样的空心预制棒在合适的条件下熔融拉丝,即可以得到连续、透明、实心的渐变分布折射率塑料光纤。  相似文献   

19.
综合介绍了近年国外关于低衰耗的色散补偿光纤,非零色散位移光纤,用于恶劣环境的碳涂覆和氮化硅涂覆光纤的研究;光纤带制造技术包括光纤带的结构、涂层、性能、生产工艺,大芯数光纤带状光缆包括层绞式松管、中心松管式、骨架式、干缆芯带状光缆的设计制造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光纤从20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光纤布线设计技术已日趋完善.再加上光纤器件和光纤系统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光纤品种不断的推陈出新.特别是光纤布线的增长态势.极大地推动了光纤产业的发展。同时.光纤布线设计随着建筑类型的需求而更加细化。在施工中.检测技术对光纤布线设计的要求也愈加明了。本刊以光纤布线设计及施工检测技术要求为主题.以光纤的敷设要求、光纤光缆的鉴别技术、光纤的系统性能、光纤接入网技术与应用以及光纤产品的集锦等.来和大家一起更多地了解和认识光纤在布线设计中给人类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