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反义肽噬菌体疫苗诱导CD8+T细胞对病理性CD4+T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用1型糖尿病反义肽噬菌体疫苗免疫非肥胖型糖尿病(NOD)小鼠,并同时设立噬菌体空载体免疫组和未免疫空白对照组。于初次免疫后第20周,检测各组小鼠血糖;磁珠法分离免疫小鼠CD8+T细胞,并用合成反义肽及IL-2诱导刺激作为效应细胞;分离噬菌体空载体免疫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CD4+T细胞,用合成正义肽及IL-2诱导刺激作为靶细胞。将效应细胞与靶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以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CTL的杀伤活性。结果初次免疫后第20周,1型糖尿病反义肽噬菌体疫苗免疫组小鼠血糖水平保持正常,而另外2组小鼠血糖均高于正常水平。1型糖尿病反义肽噬菌体疫苗免疫组诱导的CD8+T细胞作效应细胞,当效靶比为100∶1时,对噬菌体空载体免疫组CD4+T细胞的杀伤效率最高,达47.95%±11.30%,而噬菌体空载体免疫组诱导的小鼠CD8+T细胞对空白对照组的CD4+T细胞无杀伤作用。结论1型糖尿病反义肽噬菌体疫苗能够诱导CD8+T细胞抑制病理性CD4+T细胞。  相似文献   

2.
T细胞免疫对于调节抗体的生成及清除受感染的细胞均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记忆性T细胞的特点是在初次免疫反应完成后仍能长期存活,并形成不同的亚类,每一亚类细胞又分为中枢记忆性T细胞和效应记忆性T细胞。这些记忆性T细胞在宿主体内长期存在,当宿主受到再次感染时可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本文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对主要的记忆性T细胞(如CD8+和CD4+记忆性细胞)类型及其功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HBsAg)与GM-CSF基因的双表达载体,提高乙肝病毒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将微小病毒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基因克隆到质粒pVAXⅠ多克隆位点,再将HBsAg基因和GM-CSF基因依次克隆到IRES的上、下游多克隆位点处,构建双表达载体pHIG。将pHIG转染到COS-7细胞中,检测瞬时表达情况,并用双表达质粒pHIG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中抗-HBs及其脾脏T细胞表面CD4+、CD8+分子的数量。结果在转染pHIG质粒的COS-7细胞上清液中有HBsAg的表达,pHIG双表达质粒组比pVAX/HBs组抗体产生时间提前2周,抗体阳转率提高2倍,小鼠脾脏T细胞表面CD4+分子数量及CD4+/CD8+值均高于pVAX/HBs组。结论HBsAg与GM-CSF基因双表达质粒能引起小鼠特异性免疫应答,并可提高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4.
结核菌H37Ra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结核菌H37Ra免疫小鼠后产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水平。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H37Ra组、BCG组和生理盐水(NS)组,分别进行免疫,免疫8周后处死小鼠,分离血清,ELISA间接法测定血清特异性抗PPDIgG抗体的水平,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脾淋巴细胞经体外培养、PPD刺激后,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IL-4的水平。结果H37Ra免疫小鼠血清中抗PPDIgG抗体、脾脏CD3+T细胞和CD4+T细胞的百分率、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IFN-γ和IL-4水平均显著高于NS对照组,但与BCG组差异无显著意义。各组间脾脏CD8+T细胞、CD4+T/CD8+T比值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H37Ra免疫小鼠后,可以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有望成为结核疫苗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5.
BCG-CpG-DNA免疫活性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BCG-CpG-DNA的免疫学活性。方法通过淋巴细胞增殖、T细胞亚群分析、细胞因子产生、对NK细胞杀伤功能影响等试验,检测BCG-CpG-DNA的免疫活性。结果BCG-CpG-DNA能促进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巨噬细胞分泌IL-12,并能增强ConA诱导IFN-γ产生,提高小鼠脾细胞中CD3+、CD4+、CD8+T细胞亚群的含量,同时增强小鼠NK细胞的杀伤活性。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有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BCG-CpG-DNA能活化抗原呈递细胞(APC),并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近交系小鼠H-2基因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无(弱)应答的相关性,建立免疫无应答小鼠动物模型,从基因水平和细胞因子水平研究免疫无应答的遗传机制,为乙肝疫苗的研制及人类免疫无应答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量细胞毒法检测不同近交系小鼠(DBA/1、BALB/c、NIH、SJL、C57BL/6、C57BL/10)的H-2单倍型;PCR法检测小鼠的H-2A和H-2E基因。用3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汉逊酵母、CHO细胞)和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乙克)分别免疫6种不同品系近交系小鼠,采用ELISA法检测抗体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CD4~+、CD8~+、CD19~+T细胞和Treg细胞免疫前后的变化。结果不同近交系小鼠有不同的H-2单倍型。除封闭群小鼠NIH外,近交系小鼠SJL在A基因区内有两条200和500 bp的区带,其余均为1条区带;不同品系小鼠在H-2E基因区段均无异常表现。C57BL/10小鼠对乙肝疫苗表现为免疫无(弱)应答。结论 C57BL/10小鼠可作为免疫无应答实验动物模型,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无(弱)应答的相关性研究。建议在进行疫苗效力检测时先检测所用小鼠的H-2基因型,根据小鼠H-2基因的单倍型与免疫反应的相关性筛选实验用小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PEG-IFN-α-2α)治疗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前后免疫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长效干扰素与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为长效干扰素治疗选择合适的适应证。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100例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患者长效干扰素治疗前后IL-2、IL-4、IFN-γ、IL-10进行了检测,同时观察了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100例丙肝患者,用长效干扰素治疗后,治疗有效41例,有效率达到41%,随访1~2年,10%复发。干扰素治疗前: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CD4+/CD8+比值、血清IL-2、IFN-γ水平降低,而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有效组CD4+/CD8+比值、血清IL-2、γ-IFN显著升高,IL-10明显下降治疗有效组IL-10显著低于治疗无效组(P<0.05),IL-4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无效组,治疗后仅IL-2较治疗前增高。CD4+/CD8+比值、血清IL-4、IL-10、IFN-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用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可以明显提高CD4+/CD8+比值,使T细胞活化,促进TH1因子的产生,抑制TH2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因子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ymphocyte function-associated antigen-1,LFA-1)基因敲除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小鼠引流淋巴结T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MOG)35-55多肽诱导LFA-1a链CD11a基因敲除的C57BL/6小鼠及野生型C57BL/6小鼠,建立EAE小鼠模型,取MOG诱导后21 d EAE模型小鼠脊髓颈段切片,HE染色和LuxolFastBlue染色,观察小鼠脊髓组织学变化;于MOG诱导后7、14、21d处死小鼠,收集腹股沟引流淋巴结CD4+T淋巴细胞,加入终浓度为1μg/ml的MOG35-55多肽刺激48 h后,应用BrdU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于MOG诱导后4、7、10、14、21 d处死小鼠,收集腹股沟引流淋巴结细胞,加入终浓度为1μg/ml的MOG35-55多肽刺激48 h后,进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观察分泌IFNγ和IL-17的T细胞比例。结果 MOG诱导的野生型小鼠脊髓出现明显淋巴细胞浸润及广泛的脱髓鞘变化,而LFA-1基因敲除小鼠无明显变化;在EAE疾病早期(7 d),LFA-1基因敲除可减少淋巴细胞向引流淋巴结聚集,降低MOG体外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分泌IFNγ及IL-17的T细胞比例也较野生型C57BL/6小鼠明显降低(P0.05);而在EAE疾病缓解期(21 d),LFA-1基因敲除小鼠淋巴细胞聚集及T细胞增殖能力与野生型C57BL/6小鼠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分泌IFNγ及IL-17的T细胞比例高于野生型C57BL/6小鼠(P0.05)。结论在EAE疾病发生早期,LFA-1可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LFA-1有可能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重要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评价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 tb)Ag85B 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对含HSV2-gD信号肽基因和Rv1886c基因(共963 bp核苷酸序列)的重组质粒pcD-sRv1886c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pcD-s Rv1886c转染CHO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CHO细胞培养液中Ag85B蛋白的表达情况。将重组质粒pcD-sRv1886c经肌肉注射免疫C57BL/6J小鼠,共免疫2次,间隔14 d,首次免疫后14、28及42 d经小鼠眼眶后静脉丛采血,分离血清,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gG及IgG1抗体效价;首次免疫后42 d无菌取小鼠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泌IFNγ+的CD4+T及CD8+T细胞比例,CCK8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证明重组质粒pcD-sRv1886c构建正确,转染CHO细胞后表达的蛋白可与鼠抗Ag85B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首次免疫后14 d,重组质粒免疫...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旋毛虫感染对BALB/c小鼠体内人结肠癌HCT-8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用不同剂量的旋毛虫感染BALB/c小鼠,并在不同时间接种HCT-8细胞,荷瘤20 d后解剖小鼠,测定小鼠体内肿瘤的体积、重量,计算抑瘤率,并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各实验组小鼠肿瘤体积和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3+、CD4+、CD8+、CD4+/CD8+比值、未长瘤小鼠比例、小鼠死亡率和抑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先接虫后荷瘤组抑瘤效果优于先荷瘤后接虫组。结论旋毛虫对BALB/c小鼠体内的人结肠癌HCT-8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