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建国  胡川  李瑛  洪晶 《计算机应用》2008,28(7):1819-1822
传统的面向设备的网络管理不能适应下一代网络的需求,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是网管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主动网络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主动网络技术和电信网络业务管理的先进思想,提出了面向业务管理的组织模型、功能模型、信息模型和通信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一种基于主动网络技术的面向业务的管理模型。根据该模型开发的网管系统能够较好地对网络业务进行有效地管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概念建模中面向行动的层次网络模型,该模型不但描述了应用环境的静态特性,而且描述了应用环境的动态特性,静态特性是指现实世界的对象及其结构,动态特性是指动态的过程,两者的结合充分了系统的动态行为。AOHNM提供了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并便利了原型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概念建模中的面向行动的层次网络模型,该模型不但描述了应用环境的静态特性,而且描述了应用环境的动态特性。静态特性是指现实世界的对象及其结构,动态特性是指动态的过程,两者的结合充分表述了系统的动态行为。AOHNM提供了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并利了原型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概念建模中的面向行动的层次网络模型(AOHNM).该模型不但描述了应用环境的静态特性,而且描述了应用环境的动态特性。静态特性是指现实世界的对象及其结构,动态特性是指动态的过程,两者的结合充分表述了系统的动态行为。AOHNM提供了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并便利了原型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业务源模型的建立可更好地研究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性能,并进行网络规划及系统性能评估。本文以UMTS网络的单用户业务为参考模型,分析其业务特征;以HTTP分组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主要行为特性建立业务源模型;针对无线移动应用环境中数据业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3G网络规划的容量估计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业务源模型易实现性及容量估计方法的易解析特性。采用有限状态机来描述业务模型的实现,对无线资源管理和流量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面向3G、NGN等网络技术的发展,运用信息技术系统规划的方法,对面向3G的运营支撑系统(BOSS)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新系统的功能架构和总体技术架构模型,提出了新的子系统划分方法,并对综合采集子系统进行了需求功能描述及业务流程分析设计,为移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向3G平滑过渡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了现有网络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和分布式管理体系结构,提出一种新型的面向业务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以网络业务作为被管对象,以公共对象请求代理架构(CORBA)作为中间接口,利用主动代码的动态特性来管理网络.文章从服务模型、组织模型、信息模型和功能模型四个方面对体系结构作了阐述,给出了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的故障管理系统模型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业务规则的概念,分析已有的面向业务人员的规则描述语言和规则描述形式,总结出将业务对象的概念引入到规则描述语言中,会有利于业务人员对规则描述语言的理解和掌握这一结论.然后结合电子申请文件审查业务规则的实际建立业务对象模型,为业务人员设计一套"IF…THEN…"句型的结构化汉语规则描述语言,即面向业务人员的基于对象的规则描述语言,并提供转换机制将其翻译成规则引擎能识别的RuleML描述的规则形式.  相似文献   

9.
为在迅速发展的IP网络上提供各种基于IP的差异性业务,业务提供商必须为客户提供业务等级协议(SLA)以对客户做出服务质量(QoS)的保证。业务等级规范(SLS)是SLA的技术部分,它从技术层面上描述了双方对业务及其QoS要求所达成的协定。为使SLA双方的协商以及QoS的验证能有效进行,必须建立一个能满足不同业务特性的SLS信息模型。文章首先对SLA、SLS以及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然后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通用的SLS信息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组织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SCA规范是IT技术主流的技术厂商支持的,它的建立为SOA计算环境下的编程模型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SCA就是怎样在现有技术基础上,为SOA计算环境提供开放的组件及其服务描述。它规定已经设计好的组件之间交互,以便组装服务来构造应用。SDO则包含了连接器、协调器、对象图表、各种数据对象之间的联系信息以及这些联系信息中的描述方式。SCA/SDO所构成的编程模型可以为程序员带来很多非常直接的好处,而且用它们来描述和实现业务模型,将会达到一种相比原有J2EE平台或者.NET平台更加简洁和通用的效果。在面向服务的环境中,新编程模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面向服务的思想引入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分布式IDS自组织模型--SODIDS。该模型使用基于索引的多层P2P网络来发布和查找安全服务信息,通过快速检索安全服务信息,各种安全部件相互协作,自组织成为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实现了多域合作、自动配置。  相似文献   

12.
张锡哲  吕天阳  张斌 《软件学报》2016,27(2):231-246
随着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以自治的服务协同与互操作为主要构造手段、结构与行为随需而变的面向服务的软件系统已成为当前主流的软件架构,分析并理解服务交互行为对于这类复杂软件系统的开发、维护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面向服务的软件系统中基本构成元素Web服务的复杂交互执行行为,考虑到服务自治性及系统规模化所带来的复杂性,借鉴复杂网络建模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考虑服务行为特征的服务动态行为生长演化模型.模型首先以真实服务的服务结构数据为基础,以服务间参数关联关系为核心,通过参数匹配建立服务结构网络作为基本连通性约束,代表可能发生交互关系的服务.然后,基于服务间的择优选择、组合交互及动态重组等特性,对面向服务的软件系统生长演化及动态执行行为进行了仿真建模.在Seekda及QWS数据集上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软件系统的层次性结构有所不同,由自治的Web服务所构成的软件系统具有更强的模块性;与系统中个体服务演化规则,如择优连接及动态重组相比,服务结构网络的性质对系统最终形态有更重要的影响,相关结果对大规模服务软件的构建及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OA架构的信息分发平台,主要用于高扩展性的企业服务与高效率的信息共享。文中设计的信息分发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设计原则,分析异构网络信息共享问题,实现图片信息共享服务并通过插件实现客户端的功能扩展。通过研究异构网络信息分发的需求,分别对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进行设计,并实现两者的高效结合。本系统可以作为云计算平台的实现模型,通过对客户端采用MVC的设计模式,提高了客户端的扩展性和灵活性,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了系统耦合度,本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通过平台的插件管理系统实现服务的实时扩充。  相似文献   

14.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OA架构的信息分发平台,主要用于高扩展性的企业服务与高效率的信息共享。文中设计的信息分发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设计原则,分析异构网络信息共享问题,实现图片信息共享服务并通过插件实现客户端的功能扩展。通过研究异构网络信息分发的需求,分别对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进行设计,并实现两者的高效结合。本系统可以作为云计算平台的实现模型,通过对客户端采用MVC的设计模式,提高了客户端的扩展性和灵活性,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了系统耦合度,本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通过平台的插件管理系统实现服务的实时扩充。  相似文献   

15.
The rapidly changing needs and opportunities of today's global market require unprecedented levels of interoperability to integrate diverse information systems to share knowledge and collaborate among organizations. The combination of Web services and software agents provides a promising computing paradigm for efficient service sele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inter-organizational business processes.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gent-based service-oriented integration architecture to leverage manufacturing scheduling services on a network of virtual enterprises. A unique property of this approach is that the scheduling process of an order is orchestrated on the Internet through the negotiation among agent-based Web services. A software prototype system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inter-enterprise manufacturing resource sharing. It demonstrates how the proposed service-oriented integration architecture can be used to establish a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 that provides dynamic resource scheduling services.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服务主导思想的发展,信息服务能够跨界融合形成服务生态系统以满足复杂定制化需求。针对服务生态系统演化的复杂性、融合性、动态性等特点,对其演化特征进行统一、准确的度量对于服务生态系统理论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提出的熵模型从生态、经济、网络三个角度度量服务生态系统的演化性能,并引入博弈分析以研究系统优化方法。进一步,建立多代理计算实验来模拟服务生态系统的竞合演化过程,为演化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实验结果表明,熵模型具备有效性。熵模型能够度量服务生态系统的隐性驱动因素并为其提供决策支持,为系统的量化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18.
Magedanz  T. Blum  N. Dutkowski  S. 《Computer》2007,40(11):46-50
The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has always been service-oriented. However, the convergence-driven need to deliver seamless services across different access networks has forced operators to embrace new approaches, including the intelligent network, Web-services-based APIs, and, most recently, the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Today, SOA is considered state of the art for service-delivery platforms. Such platforms for value-added services have evolved from the intelligent network (IN) and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interfaces to recent Web-services-based platforms. They've exploited the most rec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to implement an open set of service components. Web 2.0's recent emergence, meanwhile, has further pressured telecom companies to implement an open service market based on an open set of enabling services and service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9.
针对ISP在提供实时多媒体服务时对灵活性的需求,设计了一个基于覆盖组播的实时流网络模型,利用面向服务的方法传送语音、视频等流数据,改善了实时流应用中的QoS,较好地解决了ISP部署多媒体增值服务业务的灵活性问题。并结合NUQ应用实例,从服务控制和资源管理的角度,研究组合实时流服务和构件来实现组通信服务,并分析了满足QoS和控制资源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 model for allocating available resources in service-oriented network,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delay sensitive services. The model is based on a pricing scheme for the offered services and also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s of each service class through a probabilistic delay-bound constraint. The proposed policy is dynamic in nature and relies on online measurements of the incoming traffic for adjusting the class allocations. We illustrate its performance and its robustness to various tuning parameters through an extensive simulation study that considers various simulation scenarios including experiments based on real network tra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