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何勇  黄磊  罗勇 《弹道学报》2003,15(4):36-41
对弹箭设计集成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进行了研究,设计了集成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系统运行机制及并行化弹箭设计的运行机理,定义了系统的接口、数据库,并根据弹箭设计过程研究了集成软件系统的功能模块组成,阐述了各模块的功能。并通过集成软件系统的集成、调试和运行实例,基本实现了所集成开发模块的功能和对弹箭数据的调用、查询、管理、存储,表明集成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数据库是合理的,采用的集成方案是可行的,为集成软件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超高速弹箭在飞行弹道上将会出现表面气动加热烧蚀现象,烧蚀变形将影响作用在弹上的空气动力.从而影响飞行弹道。这种烧蚀变形、气动力、外弹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变化是伴随在飞行弹道上同时存在、相互依附的。文中通过对耦合计算气动力、外弹道和气动烧蚀.研究了超高速弹箭在飞行弹道上的气动烧蚀对外弹道的影响,以某典型的超高速穿甲弹为例.得到了该类穿甲弹可接受的烧蚀界限。为今后超高速弹箭的防烧蚀技术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姚鹏  陈少松 《弹道学报》2021,33(3):19-24
为了研究鸭式布局弹箭正弦打舵滚转控制时非对称姿态飞行的气动特性,根据滚转周期内的飞行姿态建立了4组模型,进行风洞实验,得到全弹的气动力变化规律; 采用基于三维Navier-Stokes方程求解的时空二阶精度的隐式迭代算法,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对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不同攻角下飞行时的弹箭各部件气动力数据。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气动力数据与风洞实验结果有相似的变化规律。采用后处理软件分析了鸭舵下洗对尾翼的影响,得到结论:鸭式布局弹箭鸭舵洗流对尾翼干扰明显,非对称姿态下鸭舵对尾翼的洗流会使弹箭产生诱导滚转力矩,且该滚转力矩随攻角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尾翼稳定火箭弹高空气动力与弹道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型弹箭的射程增大和飞行空域的大幅度提高,文中研究了尾翼稳定弹箭的主要气动力特性随海拔高度增大的变化规律以及对飞行弹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增大阻力系数增大及压心系数减小对弹道特性的影响应该引起重视,在飞行弹道高度大于30km的远程弹箭飞行动力设计和弹道仿真计算中应该考虑空气动力系数随高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弹头偏转角对弹箭外弹道的影响,进行了弹头可偏转火箭弹的气动特性和弹道特性研究.首先利用流体力学软件对不同弹头偏转角的弹箭模型在不同马赫数飞行的情况进行绕流流场数值模拟,获得各弹箭模型的气动力参数,然后通过六自由度弹道模型对弹头可偏转火箭弹的外弹道进行数值计算,并进行典型试验验证.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弹头偏转角可以提供有效的弹箭落点横向偏移距离,研究结果可为自适应智能弹箭的研制与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超高速弹箭在飞行弹道上将会出现表面气动加热烧蚀现象,烧蚀变形将影响作用在弹上的空气动力,从而影响飞行弹道。这种烧蚀变形、气动力、外弹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变化是在飞行弹道上同时存在、相互依附的,对外弹道求解与普通弹箭有很大区别。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对超高速弹箭的飞行弹道进行了数值分析,其结果对今后深入开展这方面研究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角形截面弹丸的飞行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靶道试验对比,研究了三角截面杆弹和圆形截面弹的飞行性能.利用试验数据判读处理出弹丸的飞行速度降曲线和章动曲线,拟合得到弹芯的主要气动力和力矩系数,试验分析了三角形截面弹和圆形截面弹的气动特性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三角截面杆弹具有较小的阻力特性和较好的飞行稳定性;在低转速条件下,三角截面杆弹具有较强的马格努斯效应,抗干扰能力较差;三角截面杆弹相对于圆形截面弹具有较大的升阻比、较好的机动性,三角形截面可应用于有控弹箭的外形.  相似文献   

8.
建立网格拓扑关系是弹箭气动力数值计算过程中关键的一步。文中根据六面体规则网格相邻单元的关系约定,提出一种基于MPI建立六面体网格拓扑关系的并行算法。详细介绍TN算法的基本原理,并行实行过程中的规则化处理,数据存储及计算通信过程。并通过数值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尾翼式柔性弹箭飞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良明 《弹道学报》1998,10(4):67-74
建立了低速旋转的尾翼式弹箭飞行运动和柔性弯曲变形耦合的动力学模型和一般运动方程组,以梁的弯曲理论为基础,推导了柔性弹箭的弯曲变形方程,在准静态变形条件下推导出了柔性弹箭的攻角运动方程,并由此获得了尾翼式柔性弹箭的静态稳定性条件和动态稳定性条件,从中可以看出柔性变形对弹箭飞行稳定性的影响,为大长细经弹箭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魏志芳 《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26(3):172-173,176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MPI的逐次超松弛并行算法.可以用来求解弹箭气动力数值计算过程中的这类大型线性方程组问题。提出了逐次超松弛法适合并行的变异的迭代格式.介绍了并行实现过程中的问题规则化处理.数据存储以及计算和通信过程。并通过数值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和对前人工作的综合分析,对爆炸装甲爆炸后形成的飞板与聚能射流相互作用的过程建立了一个物理概念更加清楚、计算更为简捷的物理数学模型.它清楚地表明了有关飞板和射流的各物理量对干扰作用的定量关系,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轮式车载火炮火力与底盘系统匹配性能评估难的问题,将模糊综合评判法引入到火炮火力与底盘系统匹配性能评估中。通过分析车载火炮火力与底盘系统的匹配评价因素,建立了相应的匹配评价体系。应用 AHP法获得各评价因素权重系数,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评估模型,综合专家经验确定各评价因素的隶属度函数,实现了对车载火炮火力与底盘系统匹配性能的定量化评估。计算结果表明了车载火炮火力与底盘系统匹配性能评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海洋目标信号的混沌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了海洋目标信号产生混沌的机理 ,以及混沌信号的建模与处理方法。提出了利用混沌信号的 L yapunov指数进行信号检测的一种新方法 ,将它应用于对海洋目标的探测与识别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陆军新一代作战装备的发展需求,对发展陆军无人化作战装备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发展陆军无人化作战装备的迫切性,介绍陆军无人化作战装备体系的构成,探讨发展陆军无人化作战装备应注意把握的几个主要问题。该研究可为发展陆军无人化作战装备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孔凡琴  路宏年 《兵工学报》2005,26(3):335-337
在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缺陷检测线上,缺陷尺寸的自动测定是实现在线检测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分析了叶片数字射线成像(DR)的纹理特点,通过区域分割点将图像分成不同纹理区,提取各个区域的灰度分布函数以减少纹理对缺陷的干扰。消隐纹理后的图像灰度服从正态分布,遵循背景和信号(缺陷)在正态分布曲线上的取值特点,设置灰度阈值,将灰度值并入集合和数组,最后对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缺陷进行了正确的尺寸和形状测定。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利用摄影测量学的方法对末制导炮弹末端弹道上的飞行姿态进行遥测的方法:在目标区布置3~10个均匀分布的控制点,当炮弹飞至目标区上空后抛掉鼻锥,将目标区图像通过图像发射机传回到地面,地面接收到传回的图像后根据图像上分布的控制点坐标信息,利用单像空间后方交汇法解算出炮弹当前时刻的空中姿态参数;进而综合所得到信息,推导出该型制导炮弹末端弹道上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7.
短叶片冲击式涡轮采用带冠结构以减小动叶顶部间隙的泄漏,同时为了减小围带与涡轮外壳间隙泄漏,在叶冠围带处增加密封结构。密封内部流动比较复杂,对涡轮性能影响较大。通过对某超声速涡轮进行的三维模拟,对比不考虑间隙涡轮与考虑密封间隙涡轮(不同密封间隙)整体性能,分析密封间隙对涡轮内部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炮弹在动态交接过程中炮弹速度的平稳性和交接的准确性,分析供弹交接单元中拨弹轮齿数对炮弹交接过程的影响。以某小口径自动机无链供弹系统为例,建立供弹交接单元的动力学模型,对拨弹轮在不同齿数情况下进行炮弹交接仿真分析,得到炮弹速度曲线图,并分析了炮弹与拨弹轮之间的碰撞力。仿真结果表明:拨弹轮齿数的不同对炮弹在不同单元之间的交接有直接的影响,当前后交接单元齿数相同时,炮弹交接速度最平稳可靠。随着供弹速度的不断提高,炮弹与拨弹轮之间的接触力也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多管火箭炮炮尾水平台与基准管轴线一致性检测方法的不足,设计一套新的光电检测系统。提出用自准直仪、分划板和平面反射镜相配合使用来模拟基准管轴线,用轴角编码器来测量炮尾水平台与基准管轴线一致性的方法,并对其进行精度分析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实际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运加油设备泄露事故呈上升趋势,各国为此也制定了相关的新标准,原有的运加油设备不再适应新的安全形势,因此具备应急切断、超温自动关断和高液位保护功能为一体的双向紧急切断高液位新型控制阀成为当今研究和应用的趋势.本文根据相关新制定的标准,结合国内外相关发展情况,对此种新型控制阀的优点及主要存在的研究问题和相关解决方法做简单概述,旨在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提升危化品运输安全性,达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的目标,推动国家军队危化品运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