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型机与应用》2015,(18):69-72
间歇性能源功率变化与数据中心的功率需求异步变化,容易产生供需不一致现象,给利用间歇性能源这种绿色计算思路带来了挑战。在对间歇性能源功率和数据中心功耗需求变化进行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效利用间歇性能源的数据中心能源供给管理策略框架。模拟实验显示,该策略理论上不仅可以确保数据中心能量供应,同时可以达到高效利用间歇性能源的目的,为今后间歇性能源在数据中心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数据增长和能源成本的上涨是当今成熟的亚太数据中心市场普遍面临的两个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3.
以神华集团正在进行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为背景,在回顾了大型能源企业集团数据中心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定位和功能要求.然后结合能源企业集团业务需求和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分析了数据中心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并结合神华集团正在进行的信息化工程给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微型机与应用》2015,(16):11-14
在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机房系统中引入风和太阳能,理论上说是实现绿色计算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由于这种绿色能源具有间歇性的特点,给计算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带来了新挑战。提出一种数学建模方法 ,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不同云层和风力天气下,太阳能和风能相结合的可再生能源功率变化以及间歇性特点,并简单易行。从而在以间歇性能源为供给的数据中心环境下,提供输入能源数据模拟,为进一步的能源调度策略问题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自2010年以来,发展云计算已经成为鄂尔多斯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鄂尔多斯东胜区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马迎春表示,在鄂尔多斯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不仅能够解决风电无法上网、白白浪费的问题,而且可叹实现能源的就地转化,通过光纤输出数据的成本要远低于通过电网输出电和通过交通工具输出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成本。  相似文献   

6.
日前宣布,领先的随需主机托管服务和互联网服务供应商InteleNet通信公司采用IBM BladeCenter平台,为其面积达到55000平方英尺并在不断扩大的数据中心提升了可靠性、可访问性,并且降低了能源成本。  相似文献   

7.
正数据中心作为互联网企业的"生产车间",其能耗不仅关系企业运营成本,还影响着能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数据中心高能耗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所以绿色数据中心现在备受推崇。数据中心能耗的急剧增长不仅是电费和成本的问题,对数据中心的发展和稳定运行也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而且成为生态环境重要的污染源,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IBM(NYSE:IBM)日前宣布,领先的随需主机托管服务和互联网服务供应商InteleNet通信公司采用IBM BladeCenter平台,为其面积达到55000平方英尺并在不断扩大的数据中心提升了可靠性、可访问性,并且降低了能源成本。  相似文献   

9.
一种最小化绿色数据中心电费的负载调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晖  齐勇  王培健  张恺玉 《软件学报》2014,25(7):1448-1458
为了减少电费和碳排放,数据中心运营商开始建立就地绿色能源发电厂以进行供电.然而,负载的波动性、电价的时间差异性以及绿色能源的间歇性,给节约数据中心电费带来了挑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在线式负载调度算法,可以在不使用未来的负载、电价和绿色能源可用性信息的前提下,最小化数据中心的电费.首先,建立拥有就地绿色能源发电厂的数据中心的电费模型;然后,将数据中心电费最小化问题形式化为一个随机优化问题;最后,求解该优化问题得到相应的负载调度策略.基于真实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保证负载性能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数据中心的电力成本.  相似文献   

10.
基于投资的可持续能源税收政策决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科学确定最优节能减排目标及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能源税收政策方案,建立了中国可持续能源税收政策决策模型.模型以系统动力学方法为基础,考虑能源价格、利率、能源税率、能源削减边际成本等因素对节能项目投资愿意的影响,着重研究国家能源财经税收政策对能源战略目标的支持作用.研究表明:以中国交通用能为对象,在确定2005-2020年间5%年度最优节能指标后,相应能源税率从2005年的28%提高到2011年的40%,并逐渐回落至2020年的33%;交通崩能消费总量,相应CO2排放量和含税原油价格分别从2005年的120Mt、364.57Mt和611.78USD/t提高到2020年的321.8Mt、977.78Mt和1533.99USD/t.结论对于设计未来可持续的能源财经与税收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动化信息》2008,(9):30-30
1概述随着企业数据中心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逐渐凸显,根据EPA的统计,数据中心的能源支出每五年将增长一倍。美国制热、制冷和空调工程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预测技术密集度在这十年内将增长20倍。由于数据中心约60%的资产支出和50%的运营成本都与能源有关,因此设计、建造并启用高能效的数据中心已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005年-2011年中国30个省市的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了省际比较分析,得到结论认为:第一,2005年~2011年,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5.5%,其中技术进步起主要作用;第二,全国30个省市中,仅3个省市的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出现下降,其余27个均呈增长态势,且30个省市的技术进步全部实现正增长;第三,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前沿面趋向稳定,“增长效应”逐渐减弱,“追赶效应”逐渐显现,技术效率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同种类的数据中心已经成为IT产业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数量和规模的增大使得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研究界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功率封顶、任务调度、新材料部件、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数据中心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步。总结了数据中心能源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主流技术,探讨了数据中心能源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能源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议题,本文从我国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并在此基础上将我国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区域进行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能源消费对于经济的增长有正向的作用,降低能源消费会对经济的增长起到抑制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的分布计算技术,变得越来越流行,很多院校和企业都建立了云计算数据中心.在一个数据中心中,电力的消耗越来越严重,随着全球能源的涨价,数据中心的能耗的成本也在增加.云计算的一个主要目标是通过规模经济为用户提供省钱的服务,而这些云服务的能耗成本已经非常显著了.因此,如何提高整个云平台的能耗效率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网络世界》2008,17(6):54-55
近日,惠普公司(HP)宣布其新一代数据中心体验中心在京正式落成揭幕。作为中国首家面向客户开放的新一代数据中心的真实体验环境,它将帮助客户降低数据中心的运行成本,获得更大的灵活性,并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7.
能源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现代人类文明的推动力。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能源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能源供需矛盾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增长存在依赖性,怎样保证能源供给,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当今学术界重点研究讨论的方向。本文以我国能源产业为研究切入点,以山西省为实证案例,通过竞争力评价研究的方法,希望可以对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提出有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蕾 《数码世界》2007,6(10A):26-26
据著名调研机构Ganner一项针对CIO的调研表明.70%的被访者认为.电力和制冷问题是他们数据中心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IT预算中能源方面的花费从8%激增到48%。在美国,3年的纯能源成本消耗已经等同于设备购置成本;而在欧洲,3年的纯能源成本消耗甚至已经2倍于设备购置成本。电力消耗已成为IT支出中的绝对大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运用协整检验、建立模型Granger和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增长的进行实证分析,表明能源消费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且能源消费增长单向作用于国民经济增长,即能源消费在某种程度上促进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正确认识与处理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发现经济中新的增长点.保持经济的稳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今的企业数据中心由于大量的服务器、存储和那些维持最大负载需求(而这些负载在一个月内仅仅只出现数天或一年内只出现数个月)的网络设备已造成了臃肿、失控状态。因此,在这个资源有限且能源成本高涨的年代,能源、冷却和空间已经超过了IT部门的负担极限。因此,明日的数据中心需要更加的灵活和效率,使用更少的空间和能源,并且更简单的管理和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