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水布垭水利枢纽岸边溢洪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布垭水利枢纽具有水头高、流量大、地质条件复杂、建筑物布置集中等特点.因消能区地层抗冲能力差,故泄洪消能设计难度较大.经多方案比选,泄洪消能建筑物采用岸边溢洪道全表孔布置方案,溢洪道采用阶梯式窄缝鼻坎挑流消能,下游防冲建筑物采用护岸不护底的防淘墙方案.阐述了泄洪消能特点及设计原则,对溢洪道布置、泄洪方案、消能方案、溢洪道结构设计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波堆水电站具有地质条件差、泄流量相对较大、泄洪频繁、河道狭窄及泄洪消能建筑物布置局促等特点,泄洪消能设计是枢纽布置和水工设计的关键。介绍了波堆电站泄洪建筑物总体布置设计、泄流量分配,结合水工模型试验对泄洪消能建筑物结构体型、河道防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天花板水电站泄洪消能建筑物采用坝身泄洪,遵循"水舌平面分散、纵向分层拉开、总体入水归槽"的原则,未设置水垫塘及二道坝.经水工模型试验验证,鼻坎布置合理,消能效果较好,不仅节省了工程投资,也缩短了工期.天花板水电站泄洪消能建筑物的设计方案,对规模和条件类似工程泄洪消能建筑物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盖下坝水电站工程泄水建筑物采用坝身表孔泄洪,跌流加消能塘消能,有效解决了河谷狭窄、高水头等泄洪消能难题.通过充分研究地形、地质和水力条件,选择了合适的消能建筑物结构形式和布置,并得到水工模型试验的验证,布置合理,泄洪消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泄洪消能建筑物设计是水利枢纽布置首要研究问题,泄洪消能建筑物设计非常重要,涉及到泄流能力、过流面空化、水流掺气、泥沙磨蚀及对其下游河床冲刷等问题。针对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泄洪建筑物最大泄量达66 200 m3/s和消能建筑物弗劳德数低的难题,泄洪建筑物采用了底孔泄洪、表孔排漂的泄洪方案,消能建筑物采用了二级消力池底流消能方式。泄水闸主要采用底孔泄洪,弧门推力巨大,选用钢梁作为弧门支撑体,解决了工程设计难点,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溪洛渡水电站的泄洪消能具有河谷狭窄、泄洪流量大、泄洪水头高的特点。合理布置泄洪建筑物,解决下游消能防冲问题是该电站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设计采取的利用多套泄洪设施,分散泄洪,分区消能的设计思想及相应设计方案和科研成果,初步解决了泄洪消能问题。  相似文献   

7.
三里坪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泄洪消能设计采用坝身表、中孔集中泄洪和坝下天然水垫塘消能方案。泄洪布置实现了“最大限度地使落水点在横向、纵向上拉开”的设计原则,坝下天然水垫塘消能指标适中,两岸简单防护,消能设施布置简洁。水工模型试验显示,三里坪大坝坝身泄洪建筑物总体布局合理,表、中孔体型布置满足要求,坝下天然水垫塘防护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8.
居甫渡水电站的枢纽布置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使所有坝体及泄洪消能建筑物布置在岩性相对较好的砂岩、砂砾岩上;利用折线型的坝线方式合理地解决了挡水、泄洪消能和引水发电建筑物的布置.  相似文献   

9.
大岗山水电站的泄洪消能具有河谷狭窄,泄洪流量大,下游河道转弯导致消能水垫长度有限的特点。合理布置泄洪建筑物,解决下游消能防冲问题是该电站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介绍了大岗山水电站分散泄洪、分区消能的设计思想及相应设计方案和试验成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洞坪工程概况及枢纽主要建筑物组成;重点阐述了大坝挡水建筑物、泄洪消能建筑物的主要设计成果,介绍了发电系统建筑物布置.  相似文献   

11.
长塘水电站大坝为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88 m,采用3表孔+1中孔泄洪消能方式。本文介绍了泄洪消能布置方案的研究,泄水建筑物体型优化,以及3个溢流表孔采用锥形体鼻坎体型,解决长塘泄洪中出现的向心水流和消能防冲问题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黄金峡水利枢纽工程具有洪峰流量大、泄洪消能建筑物规模大、运行条件复杂、水库调蓄能力小、河床宽度有限、下游水位变幅大等特点,泄洪消能及下游河岸防冲刷问题突出。为尽量减少溢流前缘宽度以及考虑到排沙、施工导流等,经多方案比较,最终确定采用表、底孔结合布置方式。由于泄洪表孔下游单宽流量大、下游水位高,经多方案分析比较和模型试验研究,表孔采用宽尾墩加戽式消力池消能型式,底孔采用底流消能型式,泄流能力满足要求。泄洪消能建筑物分二区布置,各工况下消能效果良好。研究所得成果为类似水利枢纽工程泄洪消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坝泄洪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和释放,时至今日泄水建筑物遭受破坏的实例仍屡见不鲜,高坝泄洪消能是坝工建设与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以2000年以来国内新建的11座特高拱坝(坝高≥200 m)为主要考察对象,其泄洪消能布置和水力指标均居世界前列。在系统总结探讨水垫塘消能评价指标、孔口体型、泄洪消能布置和水力特性的基础上,重点阐明坝身消能的3种典型创新模式:水舌碰撞的二滩模式、水舌不碰撞的锦屏一级模式、水舌碰撞与不碰撞结合的旭龙模式。研究思路和工程应用逐渐从“泄洪消能工程安全”向“泄洪消能工程安全与减轻岸坡泄洪雾化并重”转变,且水垫塘冲击动水压力均<15×9.81 kPa(标准限值)。近20 a特高拱坝建设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和泄洪消能模式创新。建议开展复杂边界数值模拟研发、高坝泄洪TDG(总溶解气体)生成与释放过程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二滩拱坝的泄洪消能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尹大芳  饶宏玲 《水电站设计》1998,14(3):27-31,51
结合二滩高拱坝、大泄量、窄河谷的特点,全面介绍了该工程的洪水标准及泄洪消能布置原则、泄洪消能建筑物的布置特点及在结构设计、水力学设计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高拱坝的枢纽布置与泄洪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断面特征将高拱坝分为两类:高重力拱坝和高双曲拱坝,并从拱坝的坝型、泄洪要求、消能工选择等方面,结合工程实例对高拱坝的枢纽布置和泄洪消能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了各自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杨房沟水电站坝址河谷狭窄,洪峰流量大,枢纽最大泄洪功率为10 960 MW,在国内拱坝中处于较高水平.水电站泄洪消能采用“坝身表、中孔泄洪+坝下水垫塘”布置型式.文中通过方案比较,泄洪建筑物采用3个表孔和4个中孔的坝身集中泄洪方案,下游消能建筑物采用水垫塘+二道坝方案.表孔出口采用收缩型式、中孔出口采用收缩型式的宽尾墩.结合泄洪雾化分析,对水垫塘两岸边坡采用混凝土护坡、喷锚支护和排水孔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溪古水电站泄洪建筑物布置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采用了结构简单、进出流方向不受限制的竖井旋流消能方式,在充分利用下部泄洪排沙(放空)洞具有较大的泄洪能力基础上,结合导流洞开挖后良好的围岩地质条件,适当减少了上部竖井旋流溢洪洞泄洪规模,将溢洪洞下平段与导流洞结合,优化了泄洪建筑物布置格局,并通过初设和施工详图两阶段水工模型试验分析对比验证,竖井旋流消能,是一种便于枢纽灵活布置、具有较高消能率的内消能工型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80个高拱坝(泄量Q>2000/s)的泄洪消能布置经验,提出了一种综合通用的拱坝泄洪消能布置的分类方法;经对典型工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通过泄洪消能布置的优化,可提高坝体的泄流能力及下游水垫塘单位水体消能率的指标,以减少岸边工程或水垫塘本身的造价;结合小湾工程的分析,认为可适当提高小湾坝体及单洞的泄流能力,减少一条岸边泄洪洞。该经验总结为目前及今后高拱坝大泄量工程的泄洪消能布置设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初步设计审查咨询意见及消能区地形地质特点,对其泄洪消能布置进行优化设计研究,将原初步设计坝顶表孔跌流鼻坎改为挑、跌流结合形式,实现各孔水流在纵向上分层入水,减小了下游消能区入水单宽流量,从而将原初步设计坝下人工混凝土水垫塘方案改为天然水垫塘消能方案。泄洪消能优化设计方案较好地解决了深窄河谷高落差泄洪消能布置困难的问题,能确保大坝的安全且节约较多工程投资,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