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一种基于可用带宽的QoS多播路由算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余萍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6):2976-2978
设计一个加权最大可用带宽多播树求解模型,将可用带宽作为主度量并同时兼顾时延、时延抖动和包丢失率3个QoS约束构建多播树.各QoS度量的重要性可根据实际的服务需求灵活调整,算法具有多项式复杂度,并通过仿真证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反映网络实时特性的可用带宽代替代价作为第一度量,提出一种基于最大可用带宽路径且满足时延和时延差别约束的QoS实时多播路由分布式启发算法,该算法具有多项式复杂性,并通过分析得到每路径时延和二约束度量之间的关系,有效降低涉及时延和时延差别此类问题的复杂性。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带宽性能。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的移动ad hoc网络中带宽保证的路由算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移动adhoc网络(Mobileadhocnetworks)是一种由无线移动主机/节点组成的动态自治网络。移动adhoc网络在军事和民用方面都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在移动adhoc网络中进行有QoS保证的路由选择有重要的意义。论文讨论了移动adhoc网络中的路由选择、QoS保证,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带宽保证的路由算法ABGR。ABGR以受限扩散路由方法为基础,采用多种机制避免在全网中进行扩散,同时在路由选择的过程中考虑路径稳定性和节点的电能受限问题。  相似文献   

4.
异构带宽约束的动态层次组播路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动态组播路由中异构带宽约束的问题,提出了可扩展的异构带宽约束的动态层次组播路由框架(Heterogeneous Bandwidth-constrained dynamic Hierarchical Multicast Routing,HBHMR).为了增添对组成员异质性的支持,HBHMR在支持QoS的层次组播路由算法QHMR(QoS-based HMR)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组播树上节点的最大可接收能力信息的收集及其聚集方法的定义,并设计了适用于层次网络的支持组成员动态性和异质性的组播路由算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HBHMR不仅解决了异构带宽约束的动态组播路由的可扩展性问题,而且具有和基于平面详细网络状态的路由相比拟的带宽阻塞率和组播树的带宽资源占用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网络规模增长所引起的拓扑抽象可扩展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QoS信息抽象算法(DSTA)。通过构建一种新的阶梯来表示原来的QoS信息阶梯,新阶梯根据DiffServ由有限数量的点确定,因而能够不依赖于网络规模的大小。OPNET仿真结果表明,DSTA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6.
算法利用网络中每个节点的状态信息,通过选择探测的方法搜索满足业务带宽和时延约束要求的路由.算法分为路由探测和路由确认两个过程.在探测过程中,利用探测报文搜索可行的路由并在探测节点上霞新计算带宽和时延参数,然后依据新参数继续探测符合约束要求的可行路由.当探测到路由请求的目的节点时,开始路由的确认过程.路由确认选取可行路由,利用确认报文进行路由确认,满足约束要求的节点进行资源预留,否则选取新路由进行确认.确认报文到达源节点时,表明路由建立成功,否则利用失败报文通告路由失败.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快速有效地建立路由.  相似文献   

7.
区分服务网络中带宽利用的公平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决DiffServ网络中带宽利用的不公平性 ,该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数据包标记算法AFM(AdaptiveFairMarker) .与现有的标记算法相比 ,它有两个显著的不同 :( 1)增加了一种带宽估计机制 ,对网络中可使用的带宽进行动态估计 ,并将所估计的带宽以按比例的方式公平地分配给各个汇聚流 ;( 2 )对TCP协议作了一个微小而又非常有效的改进 ,在控制TCP拥塞窗口的同时尽量避免TCP协议的AIMD机制 .该文通过仿真试验对算法进行了验证 ,结果证实AFM算法比其它几种算法具有更好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遗传算法的带宽-时延约束多播路由优化算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随着许多多媒体在高速网络中的应用,多播路由问题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多播路由问题在计算机网络中是著名的Steiner树问题,同时也是NP完全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多播路由优化算法,采用可变长度染色体(多播树)和基因(路径)应用于编码问题。该算法在满足带宽和时延约束条件下寻找代价最小的多播树。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快速找到最优解,收敛速度快,可靠性高,能够满足多媒体网络对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QoS约束多播路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分布式QoS多播路由算法AQRA (Agent-based Distributed QoS Multicast Routing Algorithm).算法利用不同类型Agent之间的通信协作,寻求满足QoS约束要求的多播路由;在获得最优路径的同时可有效避免回路的产生,并且通过灵活的路由切换和锁定机制,保证了路由连接的成功建立.实验结果表明AQRA是一种正确、有效的QoS组播路由算法.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模拟退火方法的多约束QoS组播路由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带宽、时延及时延抖动约束最小代价的QoS组播路由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模拟退火方法解决该问题的QoS组播路由算法SABDMA。该算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模拟退火参数迭代求解,以获得满足QoS约束的最小代价组播树。同时,为避免搜索区域的扩大和计算时间的增加,根据时延和时延抖动的关系,提出采用“路径交换”策略在可行解范围内构造邻域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可行、稳定、收敛快的特点;能根据组播应用对QoS的限制要求,有效地构造代价较低的组播树,具有较强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1.
选播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服务,它使用户通过一个选播地址就能访问到该地址所表示的一组服务器中对用户来说“最近”的一个。在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传输过程中,保证信息传榆时延尽可能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研究时延受限的选播路由问题,提出一种时延受限的选播路由(DCAR)算法,生成一棵以时延为度量且代价最小的选播生成树。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  相似文献   

12.
改进的分布式QoS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迎松  高国强 《计算机工程》2007,33(22):127-129
拥塞网络中连接时延和请求接纳率是一对矛盾。该文在现有分布式QoS路由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兼顾二者的改进算法。在中间节点转发请求包时,根据累计时延进行转发测试,减少了通信复杂度。在目的节点,根据一定策略从可行路径中选择最优路径发回应答。计算机模拟显示,该算法在拥塞网络中有较低的连接时延和较高的请求接纳率。  相似文献   

13.
文章简要介绍了网络服务质量路由问题,研究了一种在综合服务(IntServ)网络模型下保证服务质量的路由算法,并对该算法提出了一定的改进,从而提高了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重点研究了网络端到端可用带宽的测量方法,分析了IGI和PTR算法的原理和局限性,将算法从单跳模式扩展到多跳网络,利用延时变更的概念,分析了探针包序列间隔变化与背罱流量的关系,以此估计背罱流量,并运用“相等区间”的方法确定最佳测量点,提高了可用带宽测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推广启发式搜索算法公式,提出了一种基于费用和延迟的加权启发式QoS路由选择算法。根据带宽和抖动等限制条件的不同特性,对费用和延迟加上不同的权值,得到费用最少的QoS路由,并研究了在不同的权值下对搜索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王瑞丰  孙雨耕  孙立华 《计算机工程》2005,31(14):111-112,140
提出了一种基于MPLS框架的Ⅸ分服务网络中的静态路由配置和优化算法,在满足流量的QoS需求的初始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案的基础上使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使网络资源得到更合理的使用,并最大化网络运营商的资源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7.
选播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服务,是IPv6的一个新特性。与单播、组播一样,都是IP的一种通信模式。本文在分析选播通信服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以求解有时延约束的选播路由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且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已有移动自组网QoS路由协议的研究假设节点的可用带宽信息已知,主要侧重在协议的寻路算法和如何降低网络开销.而已有的带宽预测方法没有考虑通信的业务类型,预测结果不够准确.本文提出一种支持区分服务的可用带宽预测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节点之间信道争用的影响,而且从具有不同优先级的业务角度出发对可用带宽进行预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对AODV协议进行扩展,使其支持QoS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带宽预测模型能有效地对可用带宽进行预测,扩展后的AODV协议也可提供较好的QoS性能.  相似文献   

19.
杨挺  孙雨耕  胡华东 《计算机工程》2005,31(10):108-109
结合DiffServ和MPLS技术,该文提出一种新型满足多QoS需求的全网络静态路由算法。在计算满足各业务不同QoS需求的LSP同时,算法有效地提高网络传输性能,避免网络状况的不均衡及网络拥塞情况。最后以编程仿真和理论推导两种方法论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较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