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更方便、快捷、准确地进行中长期负荷预测,开发了基于Windows的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软件.软件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使系统易扩充、易维护.该软件除具有一般负荷预测软件所具有的计算快速、模型库丰富等特点之外,还有原始数据输入简单方便、模型库扩充简易、具备饱和负荷预测以及考虑了与其它常用软件的接口等独特的地方.以华东某地区的供电量历史数据为例,选择了5种不同模型进行预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还对该地区进行了"s"型饱和负荷预测.分析表明该软件使用方便,预测精度满足电力负荷预测的精度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软件包的开发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作者开发了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的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软件包。该软件包分为原始数据处理、负荷预测、预测结果处理三个模块,各模块相互独立,易于扩充。在该软件包预测结果处理三个模块,各模块相互独立,易于扩充。在该软件包建立的负荷预测的模型库具有分析、计算快速,检验方法多、结果输出形式多样的特点。模型库具有智能化的专家系统,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适用范围广泛。最后以某地区的需电量历史数据为例,选择了5种不同模型进行了预测,并与综合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分析表明该软件包人机界面友好、选用模型合理、预测结果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当今快速发展的电力市场对于电力负荷预测的精度的要求,并解决了当前电力系统中一些负荷预测软件可操作性不强,模型适用范围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软件包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所开发的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软件包及应用.软件包提供了丰富的模型库,各模型可单独预测,也可选择几种模型进行综合预测,既提高了预测精度也增强了软件包在不同类型地区的适用性.软件包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容错性强,提供联机帮助,输入输出形式灵活,支持打印,已正式应用于江苏电网的负荷预测.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针对上海市区供电局开发的负荷分析和预测软件POW,该软件可以进行负荷的季节特性分析、季节性负荷分量的计算、负荷的中长期预测等.该软件界面直观,操作简单,预测功能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5.
陆柳敏 《广西电力》2012,35(6):26-28,82
在中长期负荷预测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利用Matlab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Visual C++的灵活性,通过混合编程开发了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软件。该软件实现了几种典型的负荷预测方法,包含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抛物线模型、Logistic回归、移动平均算法、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等。将该软件应用到江苏电网的中长期负荷预测中,在分析影响负荷预测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考虑相关因素的分类专用的年度和月度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空间负荷预测的负荷预测软件采用VisualC++、SQLServer2000、ADO等通用工具开发。软件改进了区域电网预测方法和最大负荷指标选取方法,具有图形化操作界面和数据库管理功能,并结合大量负荷采样数据,生成了负荷特性曲线库。该软件应用于电力系统中,被证明了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提高了电网规划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由于时间跨度大并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需要从大量数据中挖掘负荷特性及影响因素,实际应用中常常面临数据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迁移学习的中长期负荷预测以降低样本不足对预测精度的影响,模型将源地区电力负荷及社会经济因素数据样本进行迁移以扩充目标地区数据集,通过隐变量描述不同源地区的特征,继而对目标地区和源地区建立集成模型进行预测。通过实际算例进行验证,所提出的模型能有效降低中长期负荷预测的误差。  相似文献   

8.
基于混沌粒子群—高斯过程回归的饱和负荷概率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饱和负荷预测能有效预估区域电网的发展方向和最终规模,为电网规划及电力市场中长期交易提供指导。针对饱和负荷预测不确定性强、时间跨度大的特点,文中采用基于高斯过程回归(GPR)的概率预测模型进行饱和负荷预测,并通过改进混沌粒子群算法(MCPSO)实现以和方差(SSE)最小为目标的模型超参数优化求解;在综合考虑饱和负荷影响因素随机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改进混沌粒子群—高斯过程回归(MCPSO-GPR)饱和负荷预测模型,并在多情景下利用上述模型进行饱和负荷预测,同时结合饱和判据得到多情景下饱和负荷的规模和时间。算例分析表明,所述模型不仅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而且可增强预测的弹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灰色Verhulst和灰色马尔科夫的电力负荷预测组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的线性组合模型,即基于灰色Verhulst和灰色马尔科夫的组合模型。针对中长期负荷日趋饱和的特点,采用具有S型预测曲线的灰色Verhulst模型进行预测;针对灰色模型预测随机波动较大的负荷时拟合性较差的缺点,采用马尔科夫理论对灰色模型进行修正,弥补了灰色模型固有缺陷,提高其预测精度。通过线性组合法将灰色Verhulst模型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相结合,规避了单一算法模型产生较大误差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预测准确性。算例表明,该组合模型精度较高,具有实用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也由单一的负荷控制系统发展成为营配在线的综合管理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负荷管理系统的结构、基本功能以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负荷管理系统的软硬件部分进行了设计。根据有关的负荷特性指标对某地区供电局的负荷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三种负荷预测模型对该局的中长期负荷进行预测。最后利用Visual Basic编写出了相应的PLMS功能模块。根据软件,可以方便的对负荷进行预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短期负荷预测软件 fhycl.0的没计原则、系统构成、预测模型库、数据校核的原理以及简易专家系统、跨平台接口的实现。该软件人机界面友好、运行稳定、迅速,提供多种预测模型,适用范围广泛。  相似文献   

12.
为了考虑电力负荷的不确定性,概率和区间预测成为电力负荷预测的重要方式之一。针对传统的负荷概率及区间预测方法没有考虑不同负荷成分的不确定性对电力负荷影响的问题,在分析电力负荷成分的基础上,基于结构化电力负荷模型提出一种电力负荷概率及区间预测方法。首先,对电力负荷的成分进行分析,针对不同负荷成分分别进行建模,构成结构化电力负荷模型;然后,基于历史负荷数据采用变分贝叶斯估计算法训练模型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最后,基于训练完成的模型对未来负荷的概率分布进行预测,从而实现电力负荷概率区间预测。采用实际电力负荷数据进行验证,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取得了较高的预测区间覆盖率和较窄的预测区间宽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国内有关电力市场负荷预测方法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某一特有电网的运行规律.提出了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平均负荷法预测用电量和最大负荷,并将其与数学模型函数预测法相比较,得出其具有采集数据方便、预测准确程度高、耗费时间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突变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天气突变期电力负荷预测的精确度,分析了气象敏感因素对突变期电力负荷的影响,提出了负荷-天气突变修正策略,结合数据挖掘模型,并利用组合预测方法相对于单一预测模型的优势,设计了一种基于组合预测的突变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统计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突变期的负荷预测精确度,对安徽电网电力总负荷的预测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网优化调度的精细化、智能化和计及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电网高级应用的广泛采用及分布式能源的大量接入,母线负荷预测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而负荷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特征进一步增强。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相空间重构(PSR)和深度信念网络(DBN)的超短期母线负荷预测模型,首先采用C-C法对净负荷时间序列进行PSR,然后利用DBN对重构后的数据进行拟合并得出负荷的预测值。文中利用某市变电站实测负荷数据检验了该超短期母线负荷预测模型的有效性,证明该模型在分布式电源渗透率较高且母线负荷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仍然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多元大数据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问题,为实现配电网的精益管理、科学预测和合理规划,文章开发了多元数据融合的智能配电网负荷分析预测管理系统。对软件系统的总体框架进行了设计;对软件系统的各功能模块进行开发和介绍;给出了软件系统的一个应用实例。该系统充分利用海量的历史负荷数据进行负荷特性分析,建立负荷特征库以及业扩信息库,通过对新接入用户进行信息匹配实现负荷管理及最大负荷预测。此外,该系统建立负荷预测方法模型库,可提供不同维度的负荷预测功能,从传统的地区负荷预测转变为馈线负荷预测,结合馈线现状以及业扩信息优化用户接入决策。总的来说,该系统具有功能模块数据链路互通、不同功能之间能提供信息支持、整体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等特点,可满足电网企业的日常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荷预测可信度的多级协调SLF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了元胞历史负荷数据的评价指标,并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计算出各元胞的负荷预测可信度。然后建立空间电力负荷多级协调模型,并将元胞负荷预测可信度应用到多级协调模型中,最后利用该模型调整元胞目标年的预测值。空间电力负荷多级协调模型以不同层级负荷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上下级电网的预测结果之间出现的不均衡、不协调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空间负荷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为进一步的电网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选取了指数平滑作为预测方法,并对预测结果采用空间电力负荷多级协调模型进行优化调整,调整结果表明空间电力负荷多级协调模型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