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水面舰艇使用悬浮式深弹拦截鱼雷时如何进行规避机动是舰艇防御鱼雷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水面舰艇使用悬浮式深弹拦截鱼雷过程,建立了舰艇使用悬浮式深弹时规避声自导鱼雷数学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出了在不同的鱼雷报警区域内舰艇规避鱼雷时的规避转向角。仿真结果表明,舰艇在悬浮式深弹阵的掩护下,不规避或小角度规避即可获得理想的规避成功概率。  相似文献   

2.
孟庆操  杨光 《兵工自动化》2015,34(10):12-14
为提高航母编队防空作战中预警机预警探测能力,建立一种航母编队防空作战中预警机预警探测模型.从航母编队防空作战中使用预警机的必要性入手,建立了航母编队预警机预警探测数学模型,并仿真计算了预警机探测能力对航母编队防空作战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预警机能显著提升空中巡逻战斗机前出接敌距离,增大了编队防空拦截作战的空域,使编队有足够的预警时间来组织兵力兵器来拦截来袭目标,提升了航母编队整体防空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标角闪烁建模与抑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角闪烁是雷达目标特性的重要方面,特别在近距制导时,将严重影响制导精度。本文论述了角闪烁模型的建立,并提出了一些可用于单脉冲主动雷达的抑制目标回波角闪烁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反鱼雷鱼雷拦截概率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大德  徐德民 《鱼雷技术》2010,18(4):312-315
为研究影响反鱼雷鱼雷拦截概率的主要因素,根据想定的反鱼雷鱼雷拦截态势建立了鱼雷弹道模型以及舰艇规避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定量分析了探测误差、自导作用距离和自导扇面角对反鱼雷鱼雷拦截概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提高对来袭鱼雷的定位精度,增大反鱼雷鱼雷自导作用距离和自导扇面角,可以有效提高反鱼雷鱼雷拦截概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超声速助推滑翔飞行器远程拦截问题,结合球面三角形,提出在临近空间远程拦截目标飞行器时拦截发射诸元的求解思路。选取经典飞行器控制程序角模型,以时间与射程为控制目标合理设计了拦截器助推段弹道,并提出用平衡滑翔假设解析方程快速预报射程从而求解飞行器的拦截发射方位角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拦截发射诸元设计方法可以成功将拦截器送到目标飞行器周围。  相似文献   

6.
雷达目标角闪烁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雷达目标电磁散射的角闪烁理论计算问题, 结合实例给出了有价值的分析计算结果, 提出了角闪烁仿真方法  相似文献   

7.
综合考虑海面目标反射中心引起的雷达角闪烁噪声和目标振幅起伏两项因素,采用频谱分析法,建立了作用于反舰导弹雷达导引头的雷达角噪声仿真模型,并用谱估计法进行了校验.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所建仿真模型是可信和可用的.  相似文献   

8.
角闪烁是地空导弹导引头末制导的主要误差来源.针对其受到天线方向图、目标局部照射等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思想计算地空导弹末制导角闪烁实时仿真的方法,建立了弹目交会模型,通过矩阵变换计算出弹目相对位置与雷达视线角的关系,对目标角闪烁进行了实时仿真,结果表明角闪烁线偏差与导弹脱靶量和目标照亮区有直接关系,脱靶量越小,线偏差相对越大,且弹目距离较近时,由于照亮区的不同线偏差将出现较大起伏.  相似文献   

9.
针对单舰防空反导作战中浮空式角反射体质心干扰使用问题,利用探索性分析方法对多个关键要素进行了分析。首先,建立了浮空式角反射体阵列和典型舰艇的全向雷达截面积(RCS)数据库以及质心干扰对抗模型;其次,对多种要素组成的不同方案分别进行仿真计算,并将仿真结果进行多维视图分析;最后,给出了浮空式角反射体合理的投放策略和相应的舰艇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无人机常用的领航—跟随双机编队飞行控制模式,提出了一种考虑几何约束的相对姿态确定方法。利用飞行器配备的视觉传感器,获得飞行器间及飞行器到目标的视线矢量信息,该方法不需要考虑目标的位置信息,避免了由位置偏差带来的误差。同时,给出了双机编队模式下视觉传感器的测量模型,分析了传感器量测噪声的统计特性,推导了基于几何约束的确定性相对姿态求解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考虑几何约束的双机编队无人机相对姿态确定方法可以有效估计出飞行器间的相对姿态,估计精度较高,能够满足无人机协同编队飞行控制需求,解决了远距离编队情况下视线矢量共面不可观测问题。  相似文献   

11.
角闪烁是重要的目标特征信号,它严重影响着雷达的探测精度,是造成导引头近距丢失目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就导引头角跟踪系统而言,必须对其加以抑制。针对导引头目标角闪烁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MI-MO雷达技术抑制角闪烁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采用了空间分集思想,对抑制角闪烁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自主水下航行器的主从式编队控制问题,提出了跟随者仅利用领航者的位置及航向信息,而不利用领航者的速度、角速度和动力学模型信息的编队控制方法。根据领航者的运动状态及期望的编队队形推导出跟随者的参考路径,并仅利用领航者的位置及航向信息设计一虚拟航行器,使其轨迹与参考路径在有限时间内重合。考虑了水下航行器的参数不确定性以及海流干扰等特点,给出了跟随者的自适应变结构控制律,使得跟随者沿着虚拟航行器的轨迹运动,从而与领航者保持期望的距离,达到编队控制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张博伦  周荻 《兵工学报》2020,41(11):2225-2233
讨论大气层外细长型柔性飞行器的姿态控制问题,该问题的本质是在测量器件附加柔性影响的情况下控制刚体姿态跟踪指令。提出动态面姿态控制方法,以实现姿态指令跟踪。建立柔性形变的2阶动态模型,结合刚体角速度与柔性形变的关系建立非线性模型并设计卡尔曼滤波器。针对轨控发动机质心偏移等因素产生的干扰力矩,引入角加速度计的测量,经过陷波滤波器处理后得到各轴向的估计力矩,将其作为卡尔曼滤波器的输入。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柔性飞行器,采用所提出的状态估计及控制方法,可以保证姿态跟踪误差在0.5°以内。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AHP评判的外军航母编队作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外军某小型航母编队为例,分析影响航母编队作战效能的主要因素,建立航母编队作战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给出航母编队作战效能的评估模型。然后,运用AHP方法给指标体系的各因素分配权重,应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单因素模糊评判矩阵。最后,运用模型对航母编队作战效能进行简要评估。  相似文献   

15.
孙亮  于雷  孟锋  曾宪伟 《航空兵器》2009,(5):15-19,25
根据双机被动传感器接收到的空中目标俯仰角和方位角,利用非线性滤波算法即可估计出目标的位置和速度等运动参数。建立了双机协同对目标作纯方位跟踪的数学模型,在对EKF,UKF,PF几种代表性的非线性滤波算法进行理论分析、仿真比较的基础上,得出EKF更适合应用于双机协同纯方位目标跟踪的结论。采用EKF对四个场景进行Monte—Carlo仿真,结果表明:经过大约50S,距离误差曲线收敛于2.5km,速度误差曲线则逐渐收敛于零,该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估计精度。对不同场景的仿真结果分析表明:双机分别作直线运动和蛇行机动的纯方位目标跟踪效果优于同时作直线运动,也优于同时作蛇行机动。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判断来袭目标的威胁程度,使舰艇编队取得最佳的拦截效果,构建一种基于云模型的航母编队协同防空作战目标威胁评估模型。通过分析防空作战威胁评估因素,从攻击能力、攻击意图、攻击速度和舰艇相对价值这4个方面构建威胁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每艘舰艇的价值隶属度不同,计算出空袭目标对整个编队的威胁排序,并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对数据进行合理处理和有效融合,准确快速地得出结果,为航母编队防空作战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飞机多击中易损性评估的动态树囿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一繁  宋笔锋  裴扬 《兵工学报》2007,28(12):1540-1544
在飞机生存力/易损性评估中,经常要给出飞机在给定威胁打击条件下的杀伤概率及易损面积。针对在多次打击下飞机部件重叠区不断变化的复杂情况,基于易损面积分配方法,提出了一种飞机多个无余度部件、多组余度部件、多部件重叠的多击中易损性评估的动态树图法。编制了通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例进行了飞机的多击中易损性评估。结果及分析表明:动态树图法解决了部件之间存在重叠情况的飞机多击中易损性精确计算,并具有通用性强、易于实现、树图的树枝节点占用内存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重选目标和攻击移动目标,研究了低可观测飞行器飞行过程,考虑战术巡逻因素,对移动目标实时搜索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指挥系统与低可观测飞行器信息铰链模型,并进行了软件仿真.该指挥模型可以实现地面指挥官控制飞行中的飞行器进行重选目标,以攻击移动目标和突然出现的时间敏感目标.  相似文献   

19.
标准粒子滤波算法的精度不高,鲁棒性差标准粒子滤波算法的精度不高,鲁棒性差难以满足雷达目标跟踪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雷达目标跟踪的智能粒子滤波算法,在粒子滤波中先利用人工鱼群的全局收敛性找到满意的解域,再利用粒子群算法引导粒子向高斯然区域移动,提高滤波精度。仿真表明该算法可以在强闪烁噪声下有效地跳出局部最优,搜索到理想的粒子最优值,提高雷达机动目标跟踪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飞机战伤抢修综合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庆军  熊腊森  刘晓山 《兵工学报》2007,28(11):1401-1404
空战对抗中,我方飞机在敌方导弹威胁下的损毁状态及战伤情况分析对我军战时战伤抢修和战场备件筹措,提高飞机的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军飞机可能遭遇的敌方空空导弹威胁,设计并实现了我军某型主战飞机的战伤抢修综合仿真系统,通过系统仿真,实现了一次空战对抗任务中飞机的生存力分析及战伤计算,并以此进行战伤评估、战伤模式分析,从而制订抢修方案,为使战伤飞机迅速恢复一定战斗力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