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国内垃圾电站初步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 ,阐述了系统布置中污染物处理、垃圾库房设计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并结合国家对垃圾发电方面的扶植政策提出了垃圾电站技术经济评价时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马刚  马云龙 《吉林电力》2009,37(3):28-30
简要介绍了垃圾焚烧电站的发展过程及建设的必要性。针对国内垃圾焚烧处理电站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长春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电站设计,提出必须规范垃圾焚烧电站设计行业标准及内容深度,实行归口设计;在设备选择方面,应机炉容量匹配,并选择合适的汽车衡载质量和垃圾渗沥液系统及除尘装置。  相似文献   

3.
德国的垃圾处理和垃圾电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靖华 《中国电力》1999,32(4):81-86
通过介绍德国的垃圾分类方式、垃圾处理的法规及一体化方案,分析德国垃圾处理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和计算表明,在先进的烟气净化技术条件下,垃圾焚烧具有不污染环境、可充分利用能量和回收率高等优点。重点介绍了垃圾电站技术和设备情况,包括西门子公司垃圾微燃电站及垃圾低温微燃装置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4.
汪世伟  钟智 《热力发电》2003,32(6):42-44
深圳市我国第一座垃圾燃料电站的汽轮机自投运以来,叶片长期存在较严重的结垢,威协到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使城市垃圾焚烧处理的能力也受到严重影响。为此,对机组的运行方式,运行参数及化学水监督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汽轮机叶片长期严重结垢的原因,采取多项改进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对促进我国垃圾燃料电站的发展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垃圾焚烧发电已成为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有效途径,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垃圾电站投入运营。本文介绍了我国南方某垃圾电站项目化学系统的工艺设计情况,对垃圾电站化学系统工艺设计技术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探讨,提出了系统设计主要依赖于常规火电站的设计经验,系统配置及方案应结合垃圾电站的生产运行特点,进一步优化完善。  相似文献   

6.
梁勇 《新疆电力》2005,(4):73-76
本文简述了垃圾电站的生产工艺。回顾了当前我国垃圾电站的状况。其状况是无论是以投运的或是在建的垃圾焚烧电站的焚烧炉,大多是采用进口技术,其中又以机械炉排炉具多。而所有的汽轮发电机组均是由国内产品配套。根据不同机构所作的调查数据,推算出乌鲁木齐每天的垃圾产量在1700吨左右。基于我国垃圾焚烧炉的技术现状,结合乌鲁木齐的情况,提出了适合该地区的垃圾电站系统。即采用机械炉排炉、配备抽汽冷凝式汽轮机组,向居民等提供采暖供热。通过经济比较,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垃圾焚烧余热的利用,垃圾焚烧电厂也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垃圾电站渗沥水处理技术方案的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电站在我国尚属新型模式,不论是燃料使用,还是电站的总平面设计,工艺系统的选择和设备布置都与常规电站有不同之处,尤其是渗沥水处理问题,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区别对待。文章分析了渗沥水的特性,介绍了几种渗沥水的处理方案,指出选择方案和设备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要考虑处理工艺的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易宗杰  吴武  柳祚甫 《广西电力工程》2013,(12):117-118,116
四方寨水电站洪水季节大量树叶、木头、生活垃圾堆积在引水隧道进水口拦污栅前,清污问题困扰着电站的安全生产。通过对清污设备进行的一系列改进,避免了拦污栅压差过大对水工建筑物及发电机组产生的危害。解决了树叶、木头、生活垃圾为主的径流式水电站的清污问题。  相似文献   

9.
徐传海  刘璟 《电力建设》2001,22(12):5-0
兴建垃圾电站是解决城市环保及实现资源再生的主要方法。由于垃圾电站的特殊性,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不能满足垃圾电站汽机及主要辅机的选型。根据设计实例,垃圾电站应选用进汽温度425 ℃,压力在4. 5~5 MPa 之间的汽轮发电机组;对于主要辅机,除氧器、给水箱、给水泵、汽机旁路、凝汽器、凝汽器抽气器均与小火电机组不同。建议尽早编制有关的设计规范并及早研制垃圾电站的汽轮机组和低流量高扬程的给水泵系列产品,以促进我国垃圾电站的设计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靖  曹瑾 《国家电网》2012,(3):76-77
北京冬日的清晨,天还蒙蒙黑,一辆辆16吨、8吨、2吨垃圾回收车从东五环外的高安屯充换电站开出,悄无声息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傍晚,这些车将收集回来的垃圾如数送到与充换电站一路之隔的垃圾发电厂,再回到充换电站换上用垃圾发电充好电的满格电池,为明天的工作积蓄能源动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不同电源对环境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焚烧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风力发电、天然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等几种电源型式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编目分析,计算了其污染物排放量,并且都与燃煤发电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DSP嵌入式系统某些特殊应用场合升级不方便、维护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串口通信向片内Flash在线烧写程序的方法.描述了该在线烧写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实现步骤,并结合工程实际需要,优化了接收升级指令的时机,并在片内Flash设置应用程序备份区,进一步提高了烧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增强了系统的容错性和自愈恢复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方便可靠,相比于传统基于JTAG烧写,可摆脱仿真器进行程序升级,提高了嵌入式系统的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3.
该文将办公室天然采光与光生物效应相结合,通过分析在不同光气候、季节时段、采光口朝向、亮度水平的天然采光条件下,人眼瞳孔大小、主观感受等变化规律,研究在光生物效应作用下,天然光的光色(光谱分布)、光照强度(亮度)与人的视觉心理生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整理在不同光色下瞳孔变化与亮度水平函数关系式,以期能提出符合节能要求、有利于办公人员身心健康及提高工作效率的办公空间采光环境方案,完善办公空间天然采光的健康模式,从而进一步促进绿色照明和健康照明。  相似文献   

14.
基于Linux的SCADA系统后台服务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Linux为代表的自由软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领域。针对自由软件Linux应用到电力SCADA系统后台服务器中这一课题进行了可行性研究。通过与传统的Unix工作站后台服务器相比较,提出了基于PC/Linux的SCADA后台服务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一种开放式全数字舵机控制器。控制器采用了全数字三闭环控制,实现了舵机位置伺服控制功能,其中位置环采用PID参数模糊自整定的算法,电流环、速度环作为内环采用PI调节的算法,并对采用PID参数模糊自整定的算法和传统PID算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动、静态性能,可达到位置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16.
CCD图像传感器广泛用于图像采集,受其内部结构和外部条件的影响,采集到的图像质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通过硬件改进提高图像质量面临经济与技术两方面的难题。为此本文利用多幅微位移图像间的冗余信息重建出高分辨率图像,既低成本又易实现。针对CCD与目标物间有相对微位移来获取序列低分辨率图像的情况,采用一种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对采集到的4幅微位移图像进行重建,并对这种算法进行优化。实验结果图可清晰地看到重建图像可分辨更多线对,高频信息量增加,算法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状态估计是基于单相纯正弦模型的,但实际电力系统的三相并不是完全对称,这就导致了传统的状态估计存在着固有的误差.随着基于GPS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的应用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该文提出了一种以PMU为基础的三相状态估计和谐波状态估计算法以消除这种固有误差.利用PMU的电压幅值测量值和相角测量值与SCADA原有的测量值构成的混和量测系统一起用于状态估计,从而提高网络的可观测性及状态估计的精度,来弥补传统状态估计的不足.所以这种算法可根本解决系统三相不平衡和状态向量非纯正弦带来的误差问题.最后讨论了对该算法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频率试验和阻断电压试验,研究了过电应力对IGBT模块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和液液晶(LC)技术,对失效模块的失效机理进行了分析;报道了试验结果及失效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9.
OPC(过程控制中的对象链接与嵌入技术)是工业控制和生产自动化领域中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接口标准,近年来在电力系统广泛应用。它是一种基于DCOM(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的技术。由于DCOM的平台相关性,不利于OPC技术的进一步应用。而代表分布对象技术主流的CORBA(通用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技术具有跨平台、语言无关等突出优点,本文尝试采用CORBA技术实现OPC技术。探讨了基于CORBA实现OPC技术的解决方案,通过具体的实现过程展示了方案的可行性,并通过测试用例和应用实例验证了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基于CORBA实现OPC技术,将大大提高OPC技术跨平台、跨语言应用的能力,使其成为一种更广泛适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分布式光伏的大规模推进,需要研究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后对电压、 电流和继电保护带来的影响.首先,根据分布式光伏和配电网的典型结构,基于RTDS建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仿真模型.其次,仿真分析在不同的光伏渗透率、故障类型和故障位置下分布式光伏对配电网电压和电流的影响.然后,研究电网故障状态下分布式光伏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后使电压增大、系统提供的电流减小,分布式光伏渗透率较大时可能使过流保护拒动以及重合闸失败,因此需要重新整定保护定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