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联重科公告显示,董事会决定出资1.19亿元收购长沙鑫丰投资有限公司所持82%华泰重工股权。湖南省国资委日前批复,原则同意中联重科收购华泰重工82%的股权,并授权中联重科自主确定收购价格和交易结构。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2008,(10)
9月28日,中国长沙。中联重科联合金融投资机构弘毅投资、高盛、曼达林基金与CIFA正式签署整体收购交割协议,以现金收购的方式,正式完成对CIFA股份的全额收购,全球最大规模的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由此诞生。而这一天,恰好是中联重科创立16周年。年轻而又成长迅猛的中联重科,在吸引世界同行关注目光的同时,也正在迎接着全球化的“考量”。  相似文献   

3.
当2009年9月28日,中联重科喜迎创立17周年和并购CIFA一周年。同时CIFA品牌登陆中国新闻发布会在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隆重召开时,人们再次领略了中联生科这只“雄狮”的王者之风。回顾中联重科17年来的发展,人们依然会记得17年前长沙建机院8名员工借款50万元艰苦奋斗的历程。17年来,中联重科完成了资产由50万元到100亿元的几何级增长,中联人用成绩证明了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玉坤 《工程机械》2009,40(11):83-85
中联重科近年来在并购市场上表现得颇为活跃,自2003年以来先后并购了数家国内外企业。在业绩方面,中联重科的高速增长也令人瞩目。2008年,中联重科实现产值246亿元,利税超过30亿元。然而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中联的二次启动却并不高调,甚至有些静悄悄的意味。中联重科信息化总监王玉坤在履任一年之际,回顾了中联的信息化建设之路以及未来方向,并以自身经验对信息化的实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国际工程机械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全球市场规模 2004年是世界工程机械市场显著增长的一年。包括各类土方机械、筑路机械、混凝土机械、物料搬运机械等在内.全球市场总销售额估计达到1050亿美元,比2003年提高约20%;而零配件市场规模也达到了200亿美元。因此.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总规模已经达到125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行业新闻     
国内最大的建设机械设备租赁公司诞生日前,由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中联重科(控股方)与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合资方)共同出资新建的租赁公司--北京中联新兴建设机械设备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在京宣告成立,合资签约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据了解,总投资达1.5亿元人民币(控股方出资1.35亿元)的中联新兴公司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建设机械设备租赁公司。该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联重科集约化的资产经营战略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控股方中联重科拥有原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40多年的专业研究开发经验,主要从事建设机械设备的…  相似文献   

7.
詹纯新的并购战略,在中联重科的发展中至关重要。在中联重科19年发展历程中,詹纯新带领的中联重科,共经历了9次跨地域、跨国界的并购整合,而且收购一家成功一家,被收购企业效益均得到了数倍的增长。其中2003年对浦沅集团的重组并购和2008年对意大利CIFA的收购尤为经典。  相似文献   

8.
2月28日,中联重科发布2006年年报,2006年实现净利润4.8亿元,每股收益0.95元,较2005年增长54.88%主营业务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41.06%;主营业务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44.17%。  相似文献   

9.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宣布以17.5亿元收购IBM全球PC业务,成为国内企业成功收购海外企业的又一典型案例,一时间,舆论哗然,关于企业国际化的话题又一次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同时,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2004年国内市场急剧下滑的形势下,出口贸易出现明显转机,2004年全行业出口贸易额达到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76.4%,这极大地增强了国内企业继续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2008年9月28日,湖南长沙,中联重科联合金融投资机构弘毅投资、高盛、曼达林基金与意大利CIFA公司正式签署整体收购交割协议,以现金收购方式,正式完成对CIFA股份的金额收购,并一举占据了中国混凝土机械市场的头把交椅,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此次并购案参与各方的高层及相关政府官员也应邀出席了签约仪式。至此,中联重科对CIFA的收购历时半年圆满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在中联重科的发展历程中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同时对中国建筑工程机械行业来说也是极具开拓性的一年。这一年,在并购市场上屡有大手笔的中联重科再次出手,以162亿欧元成功收购了位居世界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之一的意大利CIFA公司60%的股权。消息传出,全行业为之振奋。曾几何时,提及企业并购,  相似文献   

12.
2008年4月22日,中联重科公布了一份非常漂亮的年报。2007年中联重科实现营业收入89.74亿元,较2006年同期增长92.67%,实现净利润13.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6.43%。分产品未说,起重机械同比增长了89.62%,混凝土机械同比增长了123.61%,环卫机械同比增长了52.93%,路面机械同比增长了106.87%。产品综合毛利率为28.56%,比上年同期提高1.57个百分点,其中起重机械毛利率比上年提高2.55个百分点,混凝土机械毛利率比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中联重科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中较早提出全球化战略并且迈出实质性步伐的企业之一。2008年,中联重科收购世界混凝土机械行业排名第三的意大利CIFA公司.标志着中联重科全球化步伐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2009年5月28日.中联重科融资租赁(澳大利亚)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签订了合同金额70多万澳元的融资租赁合同,  相似文献   

14.
2015年1月27日下午,沉寂许久的工程机械行业炸出一记惊雷——中联重科33亿美金洽购特雷克斯,一时间关注度爆棚.此前,大家一直认为中联正在将重心转移到非工程机械领域,而现在突然传言欲收购美国工程机械巨头,到底是真是假?很快,27日晚间10点,中联重科发布了澄清公告,证实了该传言的真实性. 短短几小时后,业内又有传言——据匿名消息人士称,特雷克斯拒绝了中联重科的收购要约,目前正将重点放在完成与科尼集团之间的合并交易上.记者调查发现,拒绝的说法来自于特雷克斯的非上市公司,而特雷克斯上市公司的高层表示会慎重考虑中联的要约,所以拒绝一说并不成立.而不久前,中联重科又发布了继续收购的消息.  相似文献   

15.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理事扩大会议上,对2004年我国钢材消费和生产情况进行了分析预测。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04年我国经济发展目标.以及用钢行业的需求情况,按照我国GDP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GDP增长B%、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GDP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对钢材消费提出了三个预测方案,即钢材表观消费量2.95亿吨(含重复统计钢材,下同)、3.05亿吨和3.15亿吨。逋过对供求关系的综合平衡,预测2004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为3.07亿吨左右,扣除重复统计钢材后为2.8亿吨左右.比上年增加3275万吨。增长13%左右。钢材进出口仍保持在2003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王福江 《山东建材》2004,25(5):7-11
上次全省建材行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会是1999年召开的。过去的五年,是全省建材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进、努力拼搏的五年,是我省建材工业取得长足进步与发展的五年,也是全省建材工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五年来,我省建材工业保持了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和主要产品产量走在了全国前列。2003年与1999年相比,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企业由1049户发展到1339户;销售收入达到739.85亿元,增长109.83%;工业增加值达到230.61亿元,增长117.19%;实现利税达到84.76亿元,增长176.63%;利润总额达到46.91亿元,增长231.52%;资产达到703.32亿元,增长62.36%。上述指标在全国均列第一位。  相似文献   

17.
尽管受北美市场萎缩以及欧洲市场需求热度减退的影响,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2008年仍实现了开门红。近期的收购和提高成本效率的工作初见成效,使得公司销售额和利润较2007年同期均达到37%以上的增长。2008年第一季度,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净销售额达到了151.40亿瑞典克朗,同比于2007午第一季度的110.02亿瑞典克朗增长了37.6%;营业利润从2007年同期的9.46亿瑞典克朗增加到13.01亿瑞典克朗.增幅达到37.5%。汇率波动以及由于收购道路设备业务和中国轮武装载机制造商山东临工工程机械公司所导致的合并成本的增加对营业利润构成了不利影响,但生产瓶颈的减少以及成本效率的提高开始对利润率产生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业界动态     
中联重科开局良好第一季度收入107.35亿元近日,中联重科公布2011年一季报,1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35亿元,同比增长82.0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4亿元,同比增长175.46%。中联重科一季度各产品全面开花,公司传统优势产品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均保持高速增长,一季度汽车起重机销售超过3400台,同比增长47.04%;履带起重机销售超过100台,  相似文献   

19.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2,(9):I0014-I0015
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国际管理公司是中联重科下属最主要的事业部。目前,公司拥有总资产183亿元,员工12000余人。国内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长沙麓谷工业园、沅江工业园和汉寿工业园,国外生产基地分布在意大利、美国、巴西、印度等10多个国家,年生产销售规模400亿元,是中联重科旗下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分公司之一。  相似文献   

20.
尽管被收购标的为2.3亿的负资产,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交易所代码:000157,下称中联重科)仍决定收购陕西新黄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新黄工)100%股权,并为此支付3400万元的总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