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OCVD法制备GaSb,GaAsSb,AlGaSb和AlGaAsSb异质外延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用常压MOCVD技术在GaAs衬底上生长GaSb、GaAsSb、AlGaSb和AlGaAsSb异质外延材料的实验结果。研究了生长条件和材料质量的相互关系,优化了生长参数。首次采用组分缓变过渡层和超晶格结构来解决品格失配问题,利用SEM和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等测量、分析了外延层结构与组分、表面与断面形貌及其电学性质。测得GaSb6/GaAs结构中非有掺杂GaSb层的X射线双晶摆曲线半峰小于150孤秒,霍尔迁移率μ_p(300k)>620cm ̄2/V·8,载流子浓度小于1×10 ̄16cm ̄(-3),接近同质外延水平.  相似文献   

2.
应用LPE法成功地制出了Ga_(1-x)Al_xAs/GaAs多层结构材料,讨论了生长过程中铝、锗等元素的行为,测量了载流子浓度分布、少子扩散长度等电学性质,井观察了材料表面形貌。  相似文献   

3.
陈培杖  李祖华 《稀有金属》1994,18(4):284-288
以MocvD材料试制了AlAs/GaAs双势垒量子共振隧穿二极管,其室温伏安特性为非线性。讨论了材料质量、器件结构、制作工艺等对器件性能的影响。首次报道了有AV_(0.14)Ga_(0.86)As垫的双势垒结构器件性能,有垫器件性能较无垫常规器件改进很大。  相似文献   

4.
砷化镓材料发展和市场前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陈坚邦 《稀有金属》2000,24(3):208-217
综述世界GaAs材料器件的产销情况、市场前景及GaAs材料的发展趋势。预测2000年GaAsIC用于通讯将占GaAsIC市场的71%,并以年均增长率15%的速度发展。发光器件1999年增长12%,。其中激光器件增幅最大,达16%。GaAs材料电子哗啦和光电器件的比例约为2:#。对大直径、低位错、低热应力、高质量的GaAs单晶有较大的需求量。VB、VGF和VCZ是满足这些要求的最佳GaAs单晶生长方  相似文献   

5.
励翠云  彭瑞伍 《稀有金属》1994,18(2):138-142
用LPE法生长了表面光亮、性质均匀的p-Ga1-xAlxAs/p-GaAs/p-Ga1-xAlxAs/n-GaAs(衬底)多层异质材料;研究了材料的电学性质、掺杂剂分配,探讨了外延层的厚度均匀性、组份均匀性并观察了表面形貌。结果表明上述材料可用于制备第三代光阴极。  相似文献   

6.
用LPE法生长了表面光亮、性质均匀的P-Ga_(1-x)A1_xAs/p-GaAs/p一Ga_(1-x)A1_xAs/n-GaAs(衬底)多层异质材料;研究了材料的电学性质、掺杂剂分配,探讨了外延层的厚度均匀性、组份均匀性并观察了表面形貌。结果表明上述材料可用于制备第三代光阴极。  相似文献   

7.
通过优化GaAs表面制备工艺、反应管清洁处理工艺、GaAs表面预处理工艺、生长条件及优选GaAs衬底方向等措施,在水平与常压MOVPE装置中,用二乙基锌(DEZn)、二甲基镉(DMCd)、二异丙基碲(DiPTe)和元素汞,采用互扩散多层工艺(IMP),在GaAs衬底上生长出了MCT/CdTe/GaAs,比较了采用优化工艺前后薄膜的电子显微镜形貌相,表明采用优化工艺后薄膜的表面形貌有了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8.
GaAs抛光表面损伤的RB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国全  万群  陈坚邦 《稀有金属》1998,22(4):317-320
本文以卢瑟福离子背散射技术(RBS)检测了半绝缘GaAs(100)化学机械抛光表面的微损伤状况,并以α台阶仪测量了抛光表面的粗糙度。研究了以胶体SiO2和NaOCl溶液的混合液对GaAs进行化学机械抛光方法中主要工艺条件对表面质量的影响。把RBS法同X射线双晶衍射法对表面损伤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对应得很好。通过逐层腐蚀与RBS相结合测定了抛光过程造成的损伤层的厚度,发现如果抛光条件不适宜,获得的晶片表面尽管目视光洁度很好,也还有一定厚度的损伤层。RBS法测得好的非掺半绝缘GaAs(100)(由LEC法生长)抛光表面散射粒子最低产额低达31%,这样的晶片用腐蚀法未发现有损伤层。  相似文献   

9.
GaAs材料抛光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坚邦  王云春 《稀有金属》1997,21(2):144-148
GaAs材料抛光机理的研究陈坚邦王云春董国荃(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100088)关键词:原子氧GaAs抛光机理氧化物1引言GaAs材料硬度低、脆性大、缺陷多、易解理、加工困难,在抛光工艺中对单晶材料的缺陷及其完整性非常敏感。目前较多采用化学机械...  相似文献   

10.
EfectofZirconiumonTensileProperty,MicrostructureandFractureBehaviourofCastNi3AlBasedAloyYeWujun,FengDi,HanGuangwei,LuoHeli①A...  相似文献   

11.
杨钧 《稀有金属》1998,22(6):429-433
讨论了GaAs与GaP的毒性、中毒症状和解毒方法,比较了砷、磷的毒性异同,提出了在GaAs与GaP材料加工过程中开展三废防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MOCVD法GaSb外延层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红  金亿鑫 《稀有金属》1994,18(4):280-283
报导了应用MOCVD系统在半绝缘GaAs和n-GaSb衬底上外延生长的非故意掺杂GaSb外延层的特性。通过低温、变温光致发光和霍耳效应测定了GaSb外延层的光学和电学性质。PL测量观察到两种主要的复合机制,D一A对复合和束缚激子复合的发光,其峰值能量位置分别出现在775meV和803.7meV,束缚激子蜂(未分辨开的)的半宽度为10.8meV。  相似文献   

13.
以C-V测量、击穿电压测量并结合逐层腐蚀技术,对GaAs外延多层结构的剖面分布进行了测量,获得了GaAs(100)晶片在不同温度下的H_2SO_4-H_2O溶液中的腐蚀速度数据。结果表明,当H_2SO_4:H_2O_2:H_2O=9:1:1时,对n=1.10 ̄(14)~1.10 ̄(18)cm ̄-3的GaAs(100)晶片,20℃时的腐蚀速度为v=0.3~0.9μm/min.作者认为,这一配方对GaAs(100)多层结构是一个最为理想的减薄腐蚀剂。  相似文献   

14.
周滨  杨锡权  王占国 《稀有金属》1998,22(2):116-119
利用SIGaAs中EL2缺陷在低温下特有的光淬灭行为,提出了一个证明EL2缺陷是一个具有多个不同荷电状态的双施主中心的实验方法。讨论了该方法用于测量SIGaAs材料电学补偿度,进而对材料的热学稳定性进行评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钢包炉(LF)CaO-SiO_2-MgO-Al_2O_3渣系的脱硫试验郭上型,万真雅(华东冶金学院,马鞍山243002)DesulphurizingTestusingCaO-SiO_2-MgO-Al_2O_3SlaginALadleFurnace¥GuoS...  相似文献   

16.
Thephosphors(Ce0.67Tb0.33)MgAl11O19(PG)andBaMgAl10O17∶Eu2+(PB)arewidelyusedasgreenandblueluminescentmaterialsinrareearthstr...  相似文献   

17.
在GaAs生产过程中,最后的实收率经常不到15%,剩余的GaAs作为碎屑被废弃。从GaAs碎屑中回收镓金属很重要,因为这种金属在高技术工业中是一种相当稀少的重要元素。HyoSokLe等人进行了用各种酸在不同的搅拌速度、温度和酸浓度下,从GaAs碎屑中...  相似文献   

18.
半导体缺陷工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邓志杰 《稀有金属》1994,18(2):143-149
介绍了缺陷工程的概念,描述了几种重要半导体缺陷,如表面缺陷、界面缺陷、偏离化学配比等。提出了正面利用缺陷以提高器件的成品率和可靠性。重点阐述了化合物半导体中的位错行为及降低位锗的工艺技术,对与半绝缘GaAs研究密切相关的EL2工程和ITCGaAs(倒转热转变)也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9.
Gd—Al—Dy系磁致冷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秀敏  周寿增 《稀有金属》1997,21(5):360-362
用粒子排列烧结法制备了(Gd1-xDyx)3Al2系功能材料。研究了化学配位数x分别为0和01的二层(Gd1-xDyx)3Al2系合金。结果表明,(Gd1-xDyx)3Al2系化合物随着x的增加,其居里温度Tc逐渐降低,二层梯度材料有与各单层相似的二个Tc,磁熵变化ΔSm随温度T的变化平缓,因此,改善了材料的磁致冷性能。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AbsorptionofTmCl3andTm(NO3)3MatricesinGraphiteFurnace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yTangYouwen(汤又文),MoShengjun(莫胜均)(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