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酶制剂在玉米生料发酵酒精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玉米生料发酵酒精生产中,原料浓度以30%较为适宜,试验表明,糖化酶的最佳用量为230u/g,适量添加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对生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孙悟)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木聚糖酶对玉米原料酒精发酵的影响.经优化后木聚糖酶的最适使用工艺为:木聚糖酶在发酵开始时加入,添加量为170U/g,料水比为1:2.5,初始pH值为自然.与对照组相比,原料出酒率提高5.93%,发酵周期缩短了12h,表明木聚糖酶对玉米原料酒精发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复合酶制剂在玉米原料酒精发酵中的应用,经优化后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酸性蛋白酶最适添加量为:木聚糖酶170 U/g原料、纤维素酶16 U/g原料、酸性蛋白酶14 U/g原料,料水比为1∶2.5,发酵培养基初始p H5.5,3种酶制剂的最优添加时间为:木聚糖酶、酸性蛋白酶糖化前添加,纤维素酶发酵前添加。此时,原料出酒率达到44.54%,发酵周期缩短12 h。  相似文献   

4.
《广西轻工业》2015,(12):16-17
探讨在木薯酒精发酵中添加植酸酶对发酵的影响,论述植酸酶在酒精发酵中的可行性,并详细介绍植酸酶的添加量及添加方式对酒精发酵的影响,为植酸酶应用于酒精行业提供宝贵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木薯原料的酒精浓醪发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众所周知,浓醪发酵是发展发酵工业的有效途径之一,酒精生产也不例外。成热发酵醪含酒量的高低,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而且也是体现发酵水平的标志。 目前我国酒精生产有相当大部分采用间歇式稀醪发酵,尤其是淀粉质原料的发酵醪浓度更低,因为配料浓度过高,淀粉在糊化时产生的粘度会给糊化醪的输送带来困难,所以,成熟发酵醪含酒量一般在7~10%(容量)。若能提高含酒量,在原有的设备基础上就能增加产量,相应地降低成本,节约能源,酒精生产即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提高含酒量的方法是加大配料比,进行浓醪发酵,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选育出耐洒精浓度高,产酒精能力强的菌种,当然,还必须找到它相应的发酵工艺条件,否则,菌种高产酒精的独特性能也无法得到发挥。因此,我们在开展木薯原料酒精浓醪发酵的研究时,首先进行酒精高产菌株的选育,探索其生理特性,同时对蒸煮糖化发酵等基本因子进行优选。通  相似文献   

6.
丁春磊 《广西轻工业》2014,(4):5+19-5,19
介绍利用粉状木薯、黄木薯、正常块状木薯为原料制备乙醇的方法。在发酵过程中,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木薯原料影响,导致微生物发酵产生有害因子,对于酵母代谢产生抑制作用,海藻糖上升,导致最终粉状木薯淀粉出酒率低于正常木薯、粮耗高于正常木薯,乳酸含量高于正常木薯,与正常块状木薯比较对酒精生产的消耗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木薯酒精发酵中原材料利用的降本增效,该研究将木薯作为原料进行酒精发酵条件实验,确定液化温度为95.0℃时,液化时间为70.0 min;糖化温度为60.0℃时,糖化时间为40.0 min;在上述条件下木薯淀粉最高产酒率为54.01%,淀粉的利用率达89.25%。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酶制剂废液(包括糖化酶废液、淀粉酶废液)应用于木薯酒精生产。结果表明,添加糖化酶废液后,每吨酒精可以节省淀粉酶1320 mL,糖化酶316.8 mL,同时可免去尿素、硫酸镁等营养盐的添加,出酒率提高至54.64%。因此,采用酶制剂废液可大大减少木薯酒精生产中新鲜糖化酶和淀粉酶的用量,降低了营养盐的添加,同时原料出酒率也得到了有效提高。本研究不仅为酶制剂工业生产中酶制剂废弃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也为木薯酒精发酵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玉米原料细菌酒精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mobilisATCC31821的试验表明:该菌株最适发酵糖浓度为150~200g/L,pH为7左右。以玉米粉为原料,该菌株在发酵速率及淀粉出酒率等方面均比K字酵母优越。玉米粉在糖化30min,添加CAX20g/L35℃发酵40h后,酒精度达72g/L残糖(还原糖)4.2g/L淀粉利用率91.5%;淀粉出酒率48.5%(按无水酒精计)。  相似文献   

9.
黄浆水在木薯原料酒精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黄浆水所合成分和木薯原料酒精的生产特点,将黄浆水经预处理后添加到酒母培养基中进行酒精发酵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黄浆水作为酒母培养的氮源效果优于尿素;最适添加量为2%;成熟酒母发酵液中细胞浓度比尿素作营养盐时提高18%,出芽率提高16%,酒精发酵出酒率提高2.2%;可解决直接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用于木薯原料酒精发酵,发酵液中酒精度可达14.2%Vol,原料出酒率为35.5%。  相似文献   

10.
玉米原料超高浓度酒精发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以全磨玉米为原料,研究了超高浓度条件下传统工艺与生料工艺的黏度变化。采用传统工艺,在超高浓度条件下,物料的糊化、液化会变得非常困难。而采用生料工艺,黏度始终维持在合理的水平。对高浓度传统工艺和生料工艺发酵的结果进行对比,证明生料工艺可以产出更多的酒精;对超高底物浓度(35%绝对干物)生料发酵时采用温度梯度控制,使用市售酒精干酵母,在98 h内发酵醪液酒精浓度可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全玉米粉、生产线混合玉米粉、脱胚玉米粉、粕粉分别发酵进行初步研究。试验了不同原料发酵效果,所得成熟醪酒精度依次为:14.62%vol、15.17%vol、16.54%vol和8.49%vol,淀粉出酒率分别为:49.41%、49.47%、49.32%、55.59%。结果表明:脱胚玉米粉酒份最高,但是全玉米粉、混合粉的淀粉出酒率相差不多,粕粉淀粉出酒率远高于前3组,粕粉单独发酵一方面可以提高其淀粉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改善DDGS的颜色,提高生产效益,总体看来粕粉单独生产工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添加复合型酒精发酵促进剂对淀粉质原料酒精发酵废液回用的影响,从发酵过程中酵母数、成熟醪酒份等方面进行对比,表明在废液回用生产酒精实验中添加复合型酒精发酵促进剂能使酵母在较恶劣的生存条件正常生长,保证酒精发酵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3.
植酸酶分解玉米原料中的植酸磷,释放出无机磷,促进酵母发育及代谢。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时添加植酸酶,酒精含量平均提高0.8%(v/v),原料出酒率平均提高1.6%,即生产1t酒精可节省140kg玉米,效益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14.
刘燕  刘钺  柯涛 《中国酿造》2017,36(8):80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混合原料高浓度酒精发酵工艺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高浓度酒精发酵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发酵温度>糖化酶添加量>发酵时间>接种量>摇床转速,最佳发酵条件参数为发酵温度33 ℃、糖化酶添加量160 U/g、发酵时间60 h、接种量25%、摇床转速140 r/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发酵醪酒精度可达到15.95%vol。  相似文献   

15.
酒精复合酶在玉米酒精浓醪发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添加酒精复合酶对玉米酒精浓醪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酒精复合酶对酒精发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时照相比,添加0.75 g/100 g的酒精复合酶.发酵酒精浓度提高2.62%vol,相对原料出酒率提高4.37%.  相似文献   

16.
《广西轻工业》2013,(7):1-2
通过研究三种杀菌剂在木薯酒精发酵过程中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青霉素、安菌泰、莫能菌素三种杀菌剂均能有效进行杀菌,但杀菌剂添加量不能超过10mg/L;发酵过程中将三种杀菌剂交替使用,可避免长时间使用一种杀菌剂发酵醪中杂菌产生抗药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添加木薯酒精专用复合酶对木薯酒精浓醪发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木薯酒精专用复合酶对木薯的酒精发酵有明显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在料水比为1∶2.2的条件下,添加0.30g/100g的木薯酒精专用复合酶,酒份达到13.13(%,v/v),与对照组相比酒份提高1.03(%,v/v),相对原料出酒率提高2.7%。  相似文献   

18.
木薯酒精发酵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薯加工性能良好,也不与粮食作物争地,是一种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酒精生产再生资源,将其应用到发酵酒精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文简述了木薯原料预处理、液化、酶糖化、发酵酒精生产工艺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广西轻工业》2013,(6):25-27
生料淀粉酶是直接影响生淀粉发酵生产酒精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高效生料淀粉酶筛选以及生料淀粉酶添加方式的研究,筛选出最佳生料酶为N酶、最佳添加量是1.9kg/t原料,其添加方式为45℃条件下,先酶解3.5h然后再采用同步糖化发酵的方式进行发酵,发酵84h时发酵酒分15.2%(v/v)、残总糖1.75%、残还原糖0.2%、挥发酸0.22。  相似文献   

20.
玉米原料酒精浓醪发酵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对添加酸性蛋白酶酒精浓醪发酵技术进行了研究。在糖化醪中添加酸性蛋白栈前利于原料中蛋白质的水解,增加醪液中酵母可吸收性氮,改善醑液的营养状况,促进酵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