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23)
文章以2007—2012年披露合并商誉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合并商誉及其减值的价值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合并商誉信息具有显著的价值相关性。同时,研究发现,合并商誉减值当期计提信息对股价产生的影响甚微,对投资者的决策参考作用较小,但在长期内合并商誉累积减值信息对股价有影响,两者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显示,合并商誉及其减值信息对投资者决策会产生影响。因此,公司应合理核算商誉,规范合并商誉会计处理过程,完善合并商誉相关信息的披露。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22)
文章选取我国2001—2012年披露商誉减值准备的上市公司作为主要研究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比上市公司在披露商誉减值信息前后公司股价的异常回报率及其变化,探究投资者对商誉减值信息的短期市场反应,并进一步研究有违规行为的上市公司公布商誉减值信息的短期市场反应。研究结果显示,异常收益率的均值和极小值在事件窗内会呈现出"V"字型变化趋势,商誉减值信息的披露在短期内导致市场显著的负面回应,且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加剧了市场对商誉减值信息的负面回应。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3)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并购重组浪潮迭起,并购交易总额逐年攀升。随之也产生了大量"高估值、高溢价"的并购现象,上市公司中商誉规模在不断增加。并购商誉问题已逐渐凸显,尤其是巨额商誉减值已经成为一些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一项重要原因。因此,如何对商誉进行后续计量,如何使因商誉引起的相关财务信息更客观地反映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企业业绩承诺的合理性、当前商誉减值准则存在的缺陷以及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商誉减值信息披露不完整等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3)
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宏观环境背景下,我国资本市场上高溢价、高估值的并购交易不断涌现,这些交易往往会导致巨额商誉。近年来计提巨额商誉减值造成企业经营业绩大幅下滑的事件频频发生,给公司和投资者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近几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商誉呈现爆发增长势头,上市公司商誉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超利润的增长速度,加大了经济风险,商誉泡沫不容小觑。本文研究商誉泡沫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旨在建议加强并购重组"双高"监管,从源头上控制商誉泡沫的产生,使我国经济能够平稳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6)
随着企业并购等交易活动的日益频繁,以及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商誉信息。商誉是一项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额外收益,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提升企业价值,以及引起企业股票价格的波动。为了研究合并商誉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本文以我国A股披露商誉信息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获取数据,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别研究合并商誉与会计盈利能力以及股票市场价值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商誉与会计盈利能力以及股票价值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4)
笔者通过梳理会计学和会计实务中的商誉概念及其计量方法,总结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商誉确认与计量规则,提出应该基于财务报表体系的中心和收益确认观念来思考商誉减值还是摊销的问题。笔者认为,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制定的逻辑和发展方向,商誉不应该进行摊销,而是继续采用现行的减值处理方法;但若考虑商誉会计处理中的实践问题和当前财务会计从以利润表为中心向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过渡这一发展阶段的混沌特征,则可以把商誉视为一个"费用库"(而非资产)进行分年度摊销(同时减值测试),抑或一次性处理。笔者认为,如果A股上市公司2018年之前的商誉减值会计处理被操纵了,有巨额的减值损失未被确认,那么,即使商誉减值改摊销也并不能排掉商誉这颗"雷",因为商誉摊销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和计提减值准备。当然,如果我国资本市场是有效的,2018年度财务报表中"爆炸"的商誉"雷"并不会成为资本市场的"雷"。笔者还分析指出,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并不是采用权益结合法来处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而是采用"历史购买法"进行相关会计处理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5)
以政治经济学资本价值循环及周转理论为基础,分析指出了商誉作为一种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必定会有损耗,损耗的这一部分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会随之转移至成本费用,并随着经营活动进行资本循环与周转,进而得到补偿。当前会计准则虽然允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但税法不允许商誉减值在税前扣除,从而使得商誉投资陷入沉淀,导致企业的这部分投资补偿不足,对企业的经营产生负面的影响。文章采用规范研究方法,演绎推理和比较分析了会计与税法规定对商誉的差异原因,进而提出商誉摊销和税前抵扣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3)
从客观的意义角度讲,商誉是企业中人、财和物等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最佳状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提高和市场竞争力度的增强,企业并购现象也逐渐增多,因此解决与商誉确认和计提减值相关的会计问题已经成为了现今商务界资产家确保个人资产的重要前提。本文将从会计准则中导入方向理念、实际角度对商誉的确定过程和企业计提减值中所遇到的会计问题进行探析。希望可以通过对商誉确认与计提减值的会计问题分析,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并且为企业后期的发展在财务方向上提供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5)
本文以连续多次并购的上市公司天神娱乐为例,深入剖析其商誉减值风险的形成机理,发现巨额商誉减值风险的直接诱因是管理层多次盲目高溢价并购,且为维持短期内良好业绩,管理层一直未及时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致使减值风险累积。深层次原因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重大缺陷:大股东、治理层与管理层三级权利集中在一人手中,即一个人控制了整个公司的最高决策权、治理权和管理权,且各种内部监管机制流于形式,造成内部控制人获取了最大利益,其他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严重受损,进而阻碍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3)
上市公司的商誉减值损失有可能影响净利润。去年,多家A股上市公司由于商誉"黑天鹅"影响净利润而导致业绩跳水。企业在收购一家子公司的时候,针对子公司无形资产的估值和未来盈利能力的估计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很有可能出现高估值和高业绩承诺的"双高"情况。商誉初始计量以及确认的难度很大。本文对商誉的资产减值影响企业业绩进行研究,多角度为商誉研究提供新的证据,为管理当局提供合理的商誉会计处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