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Planning》2019,(10)
本文基于国家监察制度改革背景,提出了我国政府审计整改难的具体表现并阐述了原因,从审计结果公告及后续审计的视角探析了国家监察制度改革与政府审计整改的并轨。研究表明,审计整改法律法规不健全、审计整改评价标准缺乏、审计整改结果公告制度存在缺陷是导致政府审计整改难的重要原因;公告后续审计的信息、完善信息反馈制度、增加整改检查类绩效考核指标、引入跟踪反馈机制能够有效推进国家监察制度改革与政府审计整改的并轨。最后,本文从审计整改法律法规的建立与完善、强化审计整改责任追究、增加审计投入力量三个方面来设计了国家监察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政府审计整改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结果公告是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重要路径。实现信息传递、整改和问责机制的融合,最大限度发挥审计监督的合力和威慑力,是审计结果公告发挥效用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审计结果公告问题的分析,从落实审计整改的视角,提出完善审计结果公告的建议,促使更好发挥审计结果公告的治理功能作用,提升审计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6)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内部审计整改则是提高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企业应当建立长效机制,保证内部审计整改工作全面落实。本文分析了企业内部审计整改的必要性。指出了企业内部审计整改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思想认识、源头治理、内部审计整改工作机制和问责机制四方面,提出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措施。今后,随着相关理论的不断充实,还将继续深入对内部审计整改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1)
构建县级财政审计大格局是适应国家经济形势发展和财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从县级层面讲,进一步扩大审计覆盖面、完善组织方式、创新审计成果利用、完善审计整改问责机制是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主要思路,而协调好"三个关系"的配合、发挥好"三个载体"的作用、提高数字化审计的能力、确立好评价体系的标准则是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
本文契合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政策导向,分析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现状,研究发现: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公告数量相对有限,审计内容多样化;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已经形成以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保险企业以及其他金融企业为补充的实践;审计揭示的违规违纪现象普遍出现于违规经营中,主要包括银行业违规发放贷款、违规处置不良贷款,保险业违规承保退保、会计核算不规范以及其他企业的违规违纪现象;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整改反馈情况存在部分缺失现象,影响审计治理功能发挥。基于此,文章围绕扩大金融审计范围;强化绩效审计方法、加大主要违规领域审计力度;规范金融审计内容、完善审计整改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1)
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分支,在参与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国家审计公告制度是审计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能够促进政府职能的实现。然而,我国国家审计公告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尚存在时效性、法律效力、信息沟通、审计问责与整改等制约因素。本文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应当构建国家审计公告制度保障体系,改进国家审计公告信息沟通制度,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公告制度,全面提升国家审计质量等国家审计公告制度创新路径,以期有效发挥国家审计的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7)
审计决定的实施情况关系到审计整改的落实情况,审计整改的落实直接影响到审计的目标。审计的功能有没有真正有效发挥不是看审计发现了多少问题,而是看审计发现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落实整改。目前,审计整改落实难,审计决定实施不理想是普遍存在的共性难题,而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审计决定实施机制。旨在建立国家治理下政府审计决定的实施机制,从本质上杜绝"屡审屡犯"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政策     
《Planning》2017,(5)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体系和制度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等部门对审计发现移送的重大问题,要依纪依法依规处理,严肃追责问责,将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在新形势下审计机关如何加强对权力制约与监督,构建更加完善的审计制度笼子模型体系,从而更好发挥好审计"免疫系统"和"安全卫士"作用,是当前审计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双轨制"制度、审计整改制度、审计问责制度等方面,提出构建全新审计制度笼子模型体系,为完善审计制度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2)
本文以审计署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样本,分析稳增长跟踪审计实施现状,研究发现:跟踪审计结果公告数量相对有限,审计结果公告存在一定的时效滞后性;审计内容以围绕重大项目推进情况、财政资金到位使用情况等重点领域进行全面跟踪审计;审计发现重大项目实施进度明显滞后、财政资金使用不规范情况较为严重,政策落实情况存在制度缺陷。基于此,文章围绕加大政策跟踪审计力度、实现跟踪审计监督全覆盖,创新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手段、强化重点违规领域跟踪审计,加强国家审计治理功能、完善跟踪审计整改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