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1)
本文分别以5W模式和AIDA模式对互联网时代品牌传播以及消费者反应阶段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基于AIDA模式的消费者反应阶段模式,强调互联网中消费者主动进行信息整合、信息获取以及信息传出的过程,同时在消费者行为产生之后,多了反馈这一环节,反馈内容会成为信息参与到其他消费者的反应过程中。除此之外,消费者还会根据接收的信息进行再判断,重新进入注意或兴趣阶段。在此基础之上,通过问卷调查,笔者进一步证实了模型的可靠性,并且分析了消费者对于互联网品牌信息的行为与态度,由此提出,互联网中品牌传播应注意整合营销、口碑营销以及精准营销,针对消费者反应的各个阶段进行互动、精准、整合营销的品牌传播。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8)
AISAS是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行为模式,而社会化媒体是互联网思维营销的沃土。本文通过分析消费者行为模式和社会化媒体的特征,思考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和品牌营销的联系,探究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化媒体营销之道。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1):78-79
网络经济时代,那些具有类似消费兴趣、共同消费体验、趋近品牌认知的消费者聚集于虚拟社群,彼此间通过互联网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和信息分享,使之成为品牌传播的新途径,成为不同品牌争夺消费者的主要战场。在虚拟社群中,品牌间亦存在竞争关系,如何赢得消费者持续、有效的关注与认知,是网络经济下企业品牌传播的关键。文章从虚拟社群中品牌为吸引顾客注意而开展竞争的视角进行研究发现,增强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质量能够促进消费者参与品牌相关知识分享的意愿;品牌相关话题圈子的规模会对消费者参与讨论的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虚拟社群中的信任能让消费者认为参与讨论可获得更多利益,从而促使消费者参与虚拟社群中的知识分享活动;消费者会为了满足自身与他人交往的需要而参与虚拟社群中的讨论,贡献自己的知识。因此,为更好地帮助品牌在虚拟社群中树立自身号召力,品牌营销者应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一要在进行社群营销时努力使品牌相关话题的讨论更多,内容更丰富,以增加消费者讨论品牌话题的兴趣,吸引更多消费者进入到品牌知识讨论的圈子中来;二要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提升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质量;三要建立成员间信任关系,使知识分享更流畅。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9)
在整合营销时代,如何有效利用微博进行品牌传播成为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当面对不熟识或不知道的品牌信息时,消费者微博使用动机与其品牌学习动机、行为间存在不同程度相关关系,并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本文还针对不同微博使用动机的用户群,提出了相应的品牌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9)
企业品牌微博除了让用户多一个渠道全面了解该企业的品牌、文化和产品外,还提供了一个企业与目标消费者面对面进行互动交流,深度沟通的品牌传播平台,从而提升了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在网络普及率和微博使用率较高的上海发放问卷,从品牌微博关注情况和内容发布情况,对品牌微博的使用情况做出了分析。并针对调研的情况和成功品牌微博的要素重要性认知情况,提出新浪品牌微博的营销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21)
本研究以辽宁老字号八王寺为例,对老字号品牌的本真性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基于品牌本真性的已有文献,本文采用深度访谈、词汇联想调查与筛选以及问卷调查基础上的统计分析,探讨了老字号品牌本真性的三个维度:"纯"(口感、外形认知)、"真"(厂家生产技术认知)、"诚"(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并检验了这三个维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购买行为以及品牌支持倾向的影响。研究发现"纯"和"诚"两个维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和品牌支持倾向有显著正向影响;年龄越大的消费者在"诚"维度上的得分越高;沈阳地区的消费者在"诚"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地区的消费者。最后探讨了研究发现对国内老字号品牌资产提升与品牌传承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激励政策有效性不强的问题,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从装配式建筑开发的需求端、供给端角度阐述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激励机制设计。基于装配式建筑开发过程中的三个主要利益相关者,构建"政府–开发商"、"政府–消费者"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政府推行激励政策过程中和开发商、消费者的策略选择行为,提出实现帕累托最优均衡的策略建议。通过分析得出:策略选择受博弈初始状态和参数影响;政府通过补贴、市场机制、干预措施引导开发商建设装配式建筑;政府通过经济刺激,宣传促使消费者关注、参与到建筑业变革中,最终实现博弈三方利益共赢。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7):64-71
品牌拟人化通过对特定品牌注入人的特质、动机、主观意图、行为和情感,进一步延伸发展消费者与品牌的特殊关系。品牌拟人化作为一种品牌营销策略,对品牌建设与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系统梳理品牌拟人化概念内涵、内在机理及消费者行为影响结果相关文献发现,目前有关品牌拟人化内在机理的研究主要从认知动机和图示匹配两大视角展开,其中前者更充分地将品牌视作完整的人,后者侧重非人载体所呈现出的外显特征与消费者内在特定类别图示的一致性,但二者的实质均在于探讨人们为何以及何时倾向于对包括品牌在内的非人载体进行拟人。一旦消费者把品牌视作一个完整的人,必然会将复杂的人际关系特征引入人与品牌的互动过程,进而导致品牌拟人化结果高度依赖于人的特征、人与拟人化品牌关系的特征、情境特征三者间的交互,使品牌拟人化影响结果呈现出正反两面的"双刃"效应,使企业对品牌拟人实践持有更加审慎的态度。目前,品牌拟人化研究正处于从有限拟人向完整拟人,从关心结果到注重与消费者特质交互,从单一角色到多个角色并行过渡的阶段,未来可基于跨文化情境、角色差异、关系类型的不同侧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9):64-65
当今社会已经从生产领域转移到了消费领域,消费者通过识别品牌进行购物消费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广告是品牌的重要传播手段,据调查统计,年轻消费群体已经成为整体消费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信息过盛的时代下,广告如何能够在消费者中起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本文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研究年轻消费群体的心理活动、消费行为的特征,由此而得出广告媒体选择策略,让品牌的广告投放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5):81-83
虚拟品牌社区成员可以在没有社会地位、层级和规则的约束下,自由地与社区内外部成员进行沟通交流,分享知识,同时为企业维护顾客关系、开发新产品、解决管理问题等出谋划策,实现价值共创。通过对498个样本进行实地调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虚拟品牌社区中成员知识分享与企业价值共创之间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经济利益满足、帮助愉悦满足、知识自我效能、仪式和传统、道德责任对知识分享没有显著影响;自我提升满足、品牌知识效应对知识分享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品牌认同充当了同类意识和知识分享行为的中介变量;知识分享对价值共创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虚拟品牌社区建设者和管理者应更多地从成员结果动机出发,设计出更有吸引力的激励措施;在平时的营销活动中做好消费者教育和引导工作,让目标消费者对产品有更深刻的认识,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增加顾客黏性;增强虚拟社区成员的同类意识,维护消费者对品牌社区的良好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