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不同情形下两种气流组织形式下空调区的二维温度场、速度场的变化情况及差异性,通过模拟结果分析了回风口的位置对整个空调房间的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上送异侧下回的方式时,室内的气流组织分布较好。当室内送风方式选择上送下回时,送、回风口最好对角布置,以提高送风作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绿色低碳"是当今社会高度倡导的主题。在建筑通风空调领域里,在保证室内热舒适性和呼吸区良好空气品质的前提下,适当提高送风温度,实现高温空调,可以大大减少建筑能耗。在这一研究思想下,前人提出了层状通风技术。为了进一步研究层状通风的应用情况,建立了4个层状通风办公室模型,房间内的送风口安装位置相同,回风口安装位置不同,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对这4种工况下房间的速度场、温度场、甲醛浓度场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头脚温差这一影响人体热舒适性的指标,对比各工况模拟结果后总结出回风口的不同安装位置对层状通风办公室内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根据江苏省医院手术部净化空调的要求,设计时采用了独立净化空调机组和集中新排风机组、采用小型热泵及冬夏用大楼冷热源的设计方案。手术室使用静压箱孔板送风、下侧回风,洁净走廊和辅房上送上回。概要介绍了所采用的空气处理方式、空调自控内容、对象,工程竣工后进行的调试与运行情况。测试与运行结果表明:工作区的气流速度场和温度场分布均匀,噪声、洁净度、新风量、菌落数优于军队YFB001-1995标准,其它指标达到  相似文献   

4.
室内空气品质的好坏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室内装修材料和人造板材散发的甲醛是室内甲醛的主要来源。采用CFD的方法对空调房间内的温度场、速度场及甲醛分布情况进行模拟,得出室内甲醛的分布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置换通风房间内的甲醛分布主要受室内空气气流组织的影响,甲醛浓度出现分层现象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在桌子及房间角落由于有漩涡的产生导致局部气流组织较差,在其附近及回风口位置甲醛含量较高。对置换通风房间内的甲醛扩散模拟及分析,对空调房间布局及气流组织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常州某会展中心展厅东西跨度约246 m,南北跨度72 m,采用侧面单层喷口送风分层空调进行室内空气调节。以该会展中心为对象,采用CFD模拟分析其室内温度场和速度场,研究了两种回风方式以及展台隔断作用对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热源分布对置换通风气流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FD仿真技术,分析热源分布区域的不同对置换通风气流组织的影响,说明置换通风方式在消除室内余热方面的特点,以及在不同的热源分布下,工作区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异同,指出置换通风方式在确保室内空气品质方面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一次回风系统与二次回风系统的比较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式空调系统中一次回风系统与二次回风系统是两种常见的处理方式,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通过工程实例中,就两种方式组合式空调机组设计的不同,对一次回风系统与二次回风系统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以计算流体力学(CFD)为基础,利用PHOENICS软件,对采用孔板风口的地板送风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室内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得出孔板风口用于地板送风时送风温度不能低于19℃,送风速度不能高于1m/s。  相似文献   

9.
为提倡厉行节约,办公用房趋向小型化、简约化。对简约的小型单人单间办公室,采用壁面辐射供冷作为背景环境控制,且将独立新风直接送至工作人员呼吸区,形成个性化的"工位-背景"空调系统。使用CFD软件fluent对其复合空调系统下的温度场、速度场进行数值模拟。经过模拟分析,竖直壁面辐射供冷加独立新风的"工位-背景"空调系统能够提供良好的空调环境。  相似文献   

10.
对药厂净化空调系统中的组合式空调箱功能段、消声器、回风口过滤器及双风机系统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对有关规范的某些条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κ-ε湍流模型对典型的办公室地板送风空调系统进行研究,运用SIMPLE算法对办公格间的气流组织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速度场、温度场的分布符合规范要求,从而进一步说明地板送风系统既能满足个人空调的需要,又能达到节能的目的,为地板送风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空调净化回风口过滤器在洁净工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当前空调及洁净工程中空气品质及系统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空调回风口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对空气品质及设备运行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换流变压器温度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探索油流速度及内部结构对换流变压器温升的影响,本文基于有限元法,搭建了换流变压器内部二维简化模型,模拟仿真了磁场、流体场-温度场的多场耦合分布,探讨了流体场与温度场分布之间的关系,比较了不同入口流速对换流变压器绕组温升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不同轴向油道宽度与绕组温升的关系,分析了不同的因素对换流变压器温度场的影响机理,对改善换流变压器的散热结构和绕组温升过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验研究了多气流组织洁净室的特性,得到了不同回风形式气流组织和不同换气次数的送风与室内洁净度的关系。针对目前洁净室均匀分布与非均匀分布计算理论,提出了洁净室两区分布模型计算方法。模型假定在某些情况下,回风全部从涡流区排出,而不考虑回风口区。并利用多种气流组织的实验研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从而获得二区模型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充实了现有洁净室理论。  相似文献   

15.
要通过建立地铁站台物理模型,进行合理的优化假设,针对双向可调风口的地铁站台安全门系统,利用CFD模拟软件,研究了可调风口开启时,列车离站时地铁车站和隧道气流组织情况。研究发现,当地铁车站采用可调风口安全门系统,过渡季开启可调风口,可有效改善站台、站厅层的空气品质;可调风口在过渡季处于开启状态、夏季处于关闭状态时,利用地铁热环境模拟软件(STESS)对不同位置(隧道和站台)的温度和车站全年环控能耗进行了模拟,并与测试结果对比,发现采用该系统可以有效的节约地铁环控系统通风空调能耗。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个体微新风送风模式,该模式将新风与回风分解为两套独立系统。由集中式送、回风系统承担全空间的热湿负荷,由个体微新风系统负责个体呼吸区的清洁度。影剧院个体微新风可通过座椅上的送风口靠近人体呼吸区送出新鲜空气,改善人体面部微小区域的空气品质。以南京市某办公室为例,利用Airpak软件将个体微新风模式与单独背景空调送风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两种模式下办公室速度场、浓度场的分布。结果表明,个体微新风模式可以改善微环境舒适度,提高吸入空气品质。  相似文献   

17.
经过对多个净化空调系统的调试,对几个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别从洁净室回风口变为送风口、洁净室消毒排风、缓冲间、调节阀、空调机组五个方面说明了净化空调系统设计和调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室内颗粒状污染物的浓度场分布情况,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结合过滤器的临界过滤效率,得到当过滤器的组合效率不同时,增大新风比对室内颗粒状污染物的稀释效果也不同。在实际空调系统设计时,应结合经济运行,选择合适的过滤器组合及新风比。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双层双联微模块产品中列间空调的交错布置方式和相对布置方式,对微模块整体的框架结构系统和空调管路系统的影响,并对两种布局分别进行了CFD温度场和流速场模拟分析。通过研究分析,两种列间空调的布置方式,对这种双层双联微模块的温度场和流速场整体影响不大,两者都能满足设计条件,达到冷却效果。采用列间空调相对布置的方式虽然带来一定的微模块内列间空调的支管管路弯头接口较多,管路稍微复杂的困扰,但是能够减少微模块底座框架结构的种类,增加可通用的底座数量,可减少微模方框架的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安装周期。  相似文献   

20.
关于生物安全实验室送、回风口上下位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介绍上送下回、上送上回、下送上回这三种气流组织的优缺点。从回风口速度场、送风口速度场、跟随速度、速度的合成等方面加以分析,认为这些气流组织用于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只有上送下回才能把产生的污染迅速压向呼吸带以下,其他两种方式对室内污染的排除均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