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6)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完善,中小投资者已成为资本市场流通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是,投资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以首例因IPO欺诈被强制退市的欣泰电气案例为研究对象,从其IPO欺诈被强制退市入手,从投资者权益保护层面对退市及其投资者权益保护现状动因分析,通过对个案的分析发现退市中投资者权益保护存在的共性问题,为完善证券市场的监管职能、降低上市公司违法性退市风险及提高投资者权益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0)
作为证券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科学的退市制度可以发挥优胜劣汰功能,促进上市公司提高运营质量,帮助投资者增强信心,保护投资者利益,强化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上市资源的稀缺性、利益关联和退市标准的相对单一导致我国缺乏有效的退市机制。退市机制的缺失扭曲了证券市场的定价功能,助长了市场操纵行为,无助于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证券市场完整的运作体系需要疏通发行和退出两个端口,在完善退出机制的同时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形成进退有序的格局。应通过完善相应的机制,引导规范的市场化重组行为。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8)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被看作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重要制度安排。本文简要阐述创业板的退市制度,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针对其问题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给出相应退市制度改进完善的建议,使得创业板的退市制度真正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3)
文章以沪深证券市场2007—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我国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权益资本成本呈负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大,权益资本成本越小。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积极的公司治理效应,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同时还发现,BETA系数和公司财务风险水平与权益资本成本呈正相关关系,公司规模、盈利水平和独立董事占比与权益资本成本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8)
信息披露作为上市公司的一项基本义务,是在证券市场上保护投资者利益、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文章使用演化博弈对由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两个群体组成的证券市场进行分析,研究了在有限理性条件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投资者行为二者之间的演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由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两群体组成的证券市场的演化路径和演化结果与博弈双方的学习能力、博弈环境的变化以及所选策略的适应度有关。最后,针对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投资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4)
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频发,尤其是2013年的创业板更是财务造假的高发地带,广大投资者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直接受害者。文章以"创业板造假第一股"万福生科为例,通过分析财务舞弊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探寻投资者赔偿体系的构建,进而不断培育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1)
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壮大,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大。而法律的一些漏洞使得一些业绩差强人意的上市公司可能会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控利润、规避退市。操纵非经常性损益的具体手段为:利用补充资料形式披露非经常性损益;利用关联交易、非货币性交易转移、粉饰利润;利用减值准备、会计差错更正法操控盈利;利用债务重组虚拟资产收益。这是由于原制度退市标准单一、过分在意公司亏损状况、没有建立转板机制、退市配套机制缺乏等导致的。而新规出台,对加大退市力度和建立退市配套机制这两方面完善,使上市公司无法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规避退市,这将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提高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改变市场长期"该退不退"、"退而不出"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
亏损上市公司倾向于利用盈余管理行为调节利润,以避免特别处理或者退市。本文对长期亏损的吉恩镍业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其持续依赖资产减值准备、股权转让、非流动资产处置、宽松信用政策、企业合并等盈余管理行为调节利润,严重恶化了其营运、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最终经营失败,于2018年5月进入强制退市整理期。同时,吉恩镍业2013年出售非流动资产扭亏为盈的盈余管理行为严重误导了机构投资者,造成了严重的投资损失。因此,一方面亏损公司应注重提高生产能力和研发水平,促进其良性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披露与监管,改进退市制度,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提升证券市场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8)
<正>一、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产生及我国当前信息披露的现状自20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发展速度惊人。从1990年的几只股票到2011年底的2000多只。证券市场规模的不断发展,对证券市场的规范与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运营情况,证券监管机构监管上市公司,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部门据以制定调控措施的主要途径。上市公司及时、真实、完整的信息披露是保证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6)
在证券市场运行中,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应尽的法定义务,应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不断变动的财务、经营等状况有全面而真实的了解,据以适时制定符合实际的投资决策。但有些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出现信息虚假、信息披露滞后等违规现象。不但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公司的有效融资,同时也危害了证券市场的有序运行。为此,提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倡导诚信文化理念、完善披露信息的质量监管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充分性,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证证券市场有序、健康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