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5)
我国股票市场存在较强的股价"同涨同跌"现象,这不仅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还在微观上影响了企业在市场上的融资行为。基于此,文章从股价同步性的度量出发,研究了市场环境、股权控制特征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揭示了公司治理对市场资源配置的微妙关系,为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提高上市公司内部和外部治理水平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4)
选取2007—2015年我国A股全部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强度越大的企业,股价同步性越低、跟踪的分析师越多;并且分析师跟踪会增强研发投入强度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负向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分析师跟踪加剧了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和股价的异常波动、噪音,从而使股价同步性进一步降低,而不是通过分析师跟踪的压力效应影响企业研发活动本身来影响股价同步性,这一结论在分析师跟踪当期和分析师跟踪下一期均成立。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1,(1)
本文以沪深A股2012—2017年上市企业为样本,对海外并购、环境信息披露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与股价同步性显著负相关,海外并购与股价同步性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海外并购能够增强环境信息披露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9)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已经成为重要的投资模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也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因而需要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私募股权投资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在简要分析私募股权投资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并就如何推动私募股权投资科学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5)
我国中小企业在面临银行贷款融资以及资本市场融资困难的现实背景下,私募股权投资目前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正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私募股权的退出环节关系着整个投资过程的成败。本文首先阐述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流的退出方式及退出机制,进而分析了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退出方式上所面临的问题,结合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各种退出方式的现状及数据,最终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私募退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0):12-20
传统意义上认为,投资于一级市场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相对于投资于二级市场的公募基金而言更能够规避市场流动性的风险。本文通过1997-2012年691条私募基金从投资到退出的数据构建修正内部收益率MIRR指标,利用包含流动性因素的四因素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研究发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也暴露于流动性风险当中,定量计算流动性风险因子载荷达到每年62%。进一步实证证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是通过资本流动性渠道传导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8)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当前炙手可热的融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本市场的投融资问题,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含有技术性的投资方式,也为目前我国一些高新技术性企业或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为市场经济提供了持续性的动力。退出机制的设计是决定基金收益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不能与其创立经营及市场规律相匹配,值得我们在法律制度框架下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环境给予建议。  相似文献   

8.
私募股权投资是金融领域中的一种新型投资方式,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我国企业信用机制缺失、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得私募股权投资面临着高风险。对私募股权投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是提高资金利用率并降低投资风险的关键。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构建股权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指标并做出项目的综合评判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已成长为私募股权基金的重要投资目的地,虽然全球经济环境动荡,但并不意味着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的成长趋势发生改变。在此基础上分析房地产开发商的求钱若渴必带来私募基金的投资冲动。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并不充裕,而房企融资模式也早已发生转变,在这种情况下,私募资金对房地产的投资值得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5)
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点,从劳动、资本密集型社会向技术密集型社会进行转变。由于私募股权投资的特性与高风险、高收益的初创企业投资有较高的匹配性。本文利用国别(地区)对比分析法,通过我国与美国私募股权投资现状的对比,分析我国现阶段在私募股权投资服务产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此外,分析美国与中国台湾在提高私募股权投资服务产业转型的经验,总结出我国未来可参考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