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34)
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正逐步完善,但公司内部控制是否对盈余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尚缺乏必要的实证证据。文章以"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标准,以我国2009年至2011年深市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和真实盈余的影响,并进一步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5)
本文以2013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主板市场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公司内部控制和审计质量两个方面,探讨它们二者对盈余管理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的分析这两种治理机制在对盈余管理进行作用时相互的关系。研究表明:首先,有效、健全的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行为均能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起到抑制作用,其次,内部控制与审计质量在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方面不存在互补关系,即公司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反而无助于审计师发挥对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8)
恰当的盈余管理可以为公司赢得理财和经营活动的弹性空间,然而不当的盈余管理会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因而研究减少不当盈余管理发生的办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内部审计的职能以及盈余管理的动机,指出内部审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盈余管理,并对这种抑制作用进行一定的理论分析,最后提出加强这种抑制作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3)
文章以2011—2012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内部控制审计、事务所行业专长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两者在影响盈余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更低,具有行业专长的事务所能明显抑制上市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两者之间以替代方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31)
文章从信息的角度出发,指出内部控制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存在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企业是否会选择实施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受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本高低的影响;另一方面,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与监督方面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会起到抑制影响。进而得出结论,通过降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本,能够减少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2)
盈余管理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它的存在与会计准则、市场效率、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企业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文章以2009—2013年度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微利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建立盈余管理方式偏好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制造业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及方式选择。研究显示:真实盈余管理是制造业微利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但应计利润盈余管理也未退出"历史舞台",仍辅助真实盈余管理共同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下,费用操控对盈余的影响最大,而销售操控对盈余的影响最小。最后,对规范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出适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1)
高级管理人员激励与盈余管理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本文考察了盈余管理在CEO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是否存在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公司当期业绩主要受应计盈余管理影响,而未来业绩主要受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并且相较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业绩造成的影响更大;真实盈余管理仅对CEO薪酬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在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下,CEO股权激励为公司带来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8)
现有文献表明,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主要有董事会规模、投资者法律保护、财务杠杆、股权融资、外部审计、管理层背景特征等,而很少涉及关于管理层的核心、在企业各项决策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CEO背景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基于高阶理论,CEO在对企业的各项重大事件进行决策时,会受到其自身特征的影响。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盈余管理产生的动机如IPO动机、管理层薪酬激励动机、债务契约动机等时,具备财务背景的CEO可能会出于企业或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进行盈余管理。这类CEO掌握了外部利益关系人无法掌握的信息资源,能够利用自身对会计准则的了解,熟练地运用会计政策及控制真实的业务活动来管理盈余,从而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的效果。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1)
以2010年3月31日我国首次推出融资融券制度为研究背景,以事件前后一年的季度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odel)实证检验了融资融券能否有效抑制标的股票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推出以后,无论我们采用更换样本、更换变量还是分样本回归,实证结果均未发现融资融券能有效抑制标的股票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虽然如此,但研究仍可以丰富国内这方面的文献并为相关争议文献提供进一步佐证,更重要的是,研究结论可为政策制定者完善后续政策,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证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3)
IPO在审企业财务检查风暴下,为了探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否影响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类型,文章从公司的盈余管理出发,以2011—2012年沪深两市A股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OSL回归方法研究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审计意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但是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并不能有效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