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3)
以2006—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通过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考察现金股利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并加入大股东持股比例变量,检验大股东持股比例对现金股利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现金股利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正相关,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提高会显著增加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会强化现金股利与股价崩盘风险的正相关关系。这些结果说明了现金股利具有负面的公司治理效应,在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治理结构下,大股东有动机通过现金股利这一手段进行利益转移,掏空公司,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其现实意义在于,监管部门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而非一味地提高现金股利标准,只有这种情况下的现金分红才能真正有益于全体投资者。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8)
作为外部治理机制,媒介环境能否降低股价崩盘风险鲜有研究。文章选取2010—2017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媒介环境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结果表明媒介环境的改善能够显著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的信息效应和声誉效应路径检验发现媒介环境通过触发"议程设置"和"声誉机制"提高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与外部监管强度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8)
在市场机制逐渐完善的背景下,个股股价崩盘的异象依然反复发生。文章以2012—2017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现金股利政策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检验了过度投资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一是提高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率能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在现金流充足的公司中,该抑制作用更明显;二是过度投资在现金股利政策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即支付现金股利可以减少过度投资行为,进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以及投资者保护水平较高的公司,现金股利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效果更显著。本研究对公司制定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并有效发挥这一政策的治理效用,以及防范股价崩盘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8)
以2010—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企业研发创新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从"委托—代理人问题"和"投资者有限关注"两方面对其传导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研发投入与公司未来股价崩盘风险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高创新型的专利与公司未来股价崩盘风险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对其传导机制探究发现,高额的研发投入一旦失败将产生负面信息,而当高管自利行为严重或投资者非理性追捧时,公司内部与市场外部的信息不对称提高,负面消息积累,与早先有关研究提出的"捂盘理论"相符,而当负面消息最终释放,股价出现快速下跌。结论表明,加强公司内部控制监督,防范市场投资者对研发成果的非理性炒作,能够有效缓解研发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8)
股权质押以其门槛低、便于操作、流动性强等优势拓宽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然而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掏空动机会随之增强,其高杠杆特点也会加剧股价的波动性,从而使上市公司面临股价崩盘风险。文章以2008—2018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负收益偏态系数衡量股价崩盘风险变量,通过OLS回归实证分析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股权质押行为的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更高,并且这种正相关关系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而得到缓解,说明股权集中度通过发挥监督作用来抑制股价崩盘风险,进而在股权质押与股价崩盘风险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基于不同产权性质进行分组回归,发现国有企业中股权质押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更强,股权集中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则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9)
本文以股灾期间数次停牌的华仁药业公司为案例,引入股价暴跌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因素剖析上市公司停牌诱因,并对停牌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股灾期间,控股股东对爆仓危机的规避是上市公司股票停牌的重要动机。进一步研究发现,股灾期间的停牌行为在短期内能够遏制股价崩盘风险,但该停牌行为会降低市场效率。本文不仅揭示了停牌潮现象的重要成因,而且对股权质押等金融创新不断涌现背景下如何监督市场主体行为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5)
采用2009—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以会计稳健性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替代变量,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信息披露质量和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负相关;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和稳定型机构投资者;进一步研究发现,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相比,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更加显著。研究结论对于上市公司完善信息披露和防范股价崩盘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9)
借助我国资本市场推出融资融券制度这一"自然实验",系统考察了管理层对公司负面信息的自愿披露是否会受到卖空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机制的引入有助于负面信息更及时地融入股价,加大了股价下跌的风险,从而降低了管理层对负面信息的自愿披露质量。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对于控股股东存在股权质押行为的公司,控股股东的利益受卖空机制的影响更大,因此卖空机制的引入更能使管理层降低对公司负面信息的披露质量;在管理层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出于个人财富或职业发展的考虑,卖空机制的引入使管理层更有动机降低对负面信息的披露质量。另外,卖空机制的引入还增强了管理层延迟发布负面信息的动机;分析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外部治理功能,削弱卖空机制与负面信息自愿披露质量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1)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7年数据为样本,研究高管的海外经历对公司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发现海归高管有助于降低公司未来股价的崩盘风险,在多种稳健性检验并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以上结论仍然成立。另外,海归高管降低股价崩盘的效果在分析师关注较少的企业以及外部审计质量较弱的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海归高管通过降低公司过度投资以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来抑制股价崩盘风险。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
以财务重述为切入点,基于控股股东掏空视角的研究发现:在董事会被实质性控股股东控制时,"相近持股比"股权结构无法发挥有效的制衡作用,加之案例公司投资者及外部审计未能发挥有效的治理作用,公司被实质性控股股东掏空后为掩盖公司业绩下滑的事实是导致案例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