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生活禅理念的佛教旅游产品创新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兰  姚奇志 《包装工程》2018,39(2):237-241
目的探究生活禅理念在佛教旅游产品中的设计应用,旨在为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以对生活禅的深度解读为理论基础,从生活禅的内涵出发,提出开发生活禅主题的旅游产品,并衍生出系统化、多样化的产品体系,以生活禅的美学意蕴和乐观智慧提升设计内涵之"境",并对生活禅符号元素的提炼与跨界融合的设计方法做归纳总结和探索研究。结论生活禅理念的深度挖掘可以提高佛教旅游产品的功能性、情感性和附加值,对佛教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剑忠 《包装工程》2012,33(16):107-109
以禅的宗教修行境界为启迪,分析了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禅在文化艺术中的体现,并结合美学的相关理论和经验,论述了禅在美学范畴中的审美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禅意审美特征的"平衡"、"静谧"、"淡然"、"超越"为设计理念,在包装的形态、色彩、材料方面进行创新设计,实现包装设计在视觉形象和艺术意境上的创新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3.
韩君 《包装工程》2011,32(16):123-126
从多角度阐述了异域的佛教纹饰与中国传统图形在造型、寓意、审美、文化等方面的融合性衍变,针对典型的"莲纹"到"宝相花"、"忍冬纹"到"卷草纹"的造型转变,以及我国祥云纹样对佛教纹饰的深刻影响。分析了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传统图形文化的开放性和吸收性发展脉络,总结出佛教纹饰与传统图形形式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和历史渊源,以启迪现代设计能够更准确、更合理地传承和创新传统。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是中国家具发展的高峰时期,此期间的榻设计展现出对老年人的深度关怀。本文从功能、材料、结构、装饰四个方面,剖析了明清榻的适老化设计特点及其对现代适老化家具设计的启示,即注重老年人身体条件和生活习惯,采用灵活的多功能设计,关注老年人的使用安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人文关怀,注重家具的环保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5.
五行文化元素在茶禅系列用品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王伟伟  金心  王毅  陈满儒 《包装工程》2013,34(22):104-107
以五行文化的历史渊源为启示,深入分析了五行文化的核心思想,并综合运用设计基因的研究方法,论述了五行文化核心视觉元素的提取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茶禅用品设计的特点,提出了将五行文化应用于茶禅系列产品设计中,这一方面有助于丰富产品的视觉信息,形成产品独有的文化风格,进而提升产品的内在涵养;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传播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张明 《包装工程》2016,37(16):125-128
目的从"中国样式"到"中国方式"的定义及相关文化概念的演进进行系统梳理,将"中国方式"的概念融入设计学的范畴。方法从样式以及中国古代样式的概念出发,运用对比,艺术学概念引入设计学范畴的方法。结论设计属于文化的范畴,只有正确把握文化全球化和地域化的关系,才能看到设计全球化与设计本土化之间的辩证属性。在设计领域应当进一步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创新,而不是传统文化和新中式元素的简单叠加,要以中国方式为支点,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创新新的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7.
佛门     
佛教寺院是僧人的修行场所,僧侣们的每一天,早晚课、过堂、禅坐、诵戒等,他们的生活是一种极度简单而纯粹的生活,一衣一钵一榻便是其所有的财产,生活虽然清苦,但他们的内心却是宁静安详的,无欲无求.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需要一块精神上的净土.禅,无处不在,也无时不在,你看不到,摸不着,可是用心却能够悟到.行走在红尘深处,真的需要一些东西来点拨,让那颗浮世中的心得以片刻的安静.  相似文献   

8.
<正>设计说明:《禅意普陀》的整体装帧以"禅"为基调,禅,是东方传统文化的精髓,现如今,东方禅正在转化成一种人们生活中的智慧,当禅的思考与设计艺术擦出火花之后,便能创造出有灵性的艺术设计,该书封面采用了特殊纸质凸显出"禅"的冷静、清心感,封面标题用了小小的一方红色印章,做了激凸工艺,扉页提炼了书籍中的核心内容作为点睛之笔,内页排版用了比较多的留白进而达到禅的一种  相似文献   

9.
聂燕  侯宇琦 《工业设计》2011,(5):209+211
伴随着我国物质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飞跃,商品作为商品流通中的重要因素,是连接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也是物质文明的具体体现。与物质文明相对应的精神文明的发展和提升,在某种程度上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人们对包装设计需求的不断提高。设计中的图案千变万化丰富多彩,佛教图案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既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们设计实践中具有很强实用性的一笔宝贵财富,在包装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佛教中的几种运用很广的图案,结合当今社会现状归纳佛教图案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几个运用特点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0.
孙华锋  徐蕴 《包装工程》2024,(10):281-290
目的 将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作为分析学科研究热点的重要指标,通过文献可视化软件追踪中国近20年的设计学博士论文,旨在为学界厘清我国设计学科的研究热点、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从主题领域分析中国知网2003—2022年收录的588篇设计学博士学位论文,回顾近20年我国设计学研究的热点主题与演进历程。结果 融合创新发展、文化资源重塑、本土文化觉醒、传统造物回溯、非遗活态传承、信息交互体验是我国设计学研究的热点主题。结论 中国近20年的设计学研究从溯源传统文化、融合创新到交叉研究,历经了探索本土文化研究范式的探索期、塑造中国式设计学学科体系的转折期、促进学科高质发展的发展期。基于突现词图谱,发现持续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自信,加强本土化研究、构建中国设计学科语言,以人为本、重视体验,是我国设计学研究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1.
李学坤  邱保金 《包装工程》2022,43(24):316-323
目的 探索禅宗文化在伴手礼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并设计出具有禅宗文化内涵的茶具伴手礼。 方法 禅宗文化意境的营造从造型、质感、色彩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确定禅宗文化伴手礼的形式特征,对禅宗文化伴手礼的造型设计从本能、行为、反思三个情感层次进行分析,使产品设计中“禅”与“艺”相结合。通过用户调研,对禅宗文化提取文化因子作为造型设计的要素,运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禅宗文化因子用户需求权重,将较高权重值的文化因子作为最终伴手礼造型创新设计的重要依据。结论 禅宗文化伴手礼设计将优秀传统元素和现代美学融为一体,将传统艺术合理地渗透到现代产品设计语言之中,推动人文与艺术的融合,提高文化创意品牌价值,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2.
王伟伟  李焕妮  王微 《包装工程》2019,40(20):210-214
目的 禅宗美学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哲学之美,至今仍带给人以人生感悟。其“心性论”、“顿悟说”、“空”等思想也给当代产品设计以指引。方法 以盛唐时期禅意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具体器物及文献书籍的深入分析,从盛唐时期的器物和意境入手,构建盛唐禅意文化因子的提取模型,挖掘可用的设计元素,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特征语义与用户需求的权重分析,最终通过用户的审美需求分析,将设计元素应用到产品设计中,从而进行创新设计。结论 用现代的手法,将感性的禅意文化植入到理性的产品设计中去,使盛唐禅意文化与现代设计思想有机结合,在继承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中找到契合点,以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导产品实践。  相似文献   

13.
禅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燕 《包装学报》2014,6(4):74-77
传统禅文化表达的是一种精神状态与人生境界,其美学理念深刻地影响着工业产品设计,并形成了具有浓厚禅宗意味的工业设计风格,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天人合一"思想方面,产品设计师遵循"自然之道",运用简单、质朴、静态的表现手法,营造出深刻的禅宗意蕴;在生态设计理念方面,设计师强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力求使所设计的产品既对环境不造成破坏,又能满足人的功能需求;在简素之美的设计风格上,设计师运用朴素、不刻意造作、顺应自然的表现手法,体现出一种简洁、质朴的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14.
赵辉 《包装工程》2019,40(2):71-75
目的对禅宗思想在香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及体现进行研究。方法以熏烧类香品为研究对象,从肌理、编排、文字、材质、色彩、造型等方面切入,对生活常见熏烧类香品的包装设计案例进行归类和剖析,分析禅宗思想在香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和体现。结论在禅宗思想影响下,香品包装设计的主要特点为简约代替杂乱、自然代替造作、宁静代替喧嚣,为现代香品包装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王双全  陈玲令 《包装工程》2017,38(16):214-216
目的探寻设计的"物自性",研究"白"和"空"在设计中物自性的应用表现。方法通过对"物自性"本身的探究,了解其与设计本质的关系;通过追寻"白"和"空"的产生,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了解设计中的"白"和"空"在"物自性"上的表现。结论设计中的"白"与"空"是策画的减法,而禅中的"物自性"则是生活的减法。通过研究"物自性"及其与设计的关系,发现设计原本并不是为了要给世界增添什么新的额外的东西,它可能只是回归到了原始的状态,通过物体本身展现其本质的一面。清理多余的杂乱后出现的"白"与"空",不再是无意义,而是一种不存在的强烈存在,是一种全新意义上的创新性表现。  相似文献   

16.
王雪皎 《包装工程》2017,38(14):37-41
目的探讨日本自然主义设计思想及其对当代设计的启示。方法在历史和现实的语境中,从3个方面展开研究,即"万物有灵"日本民族设计的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物我同一"日本民族审美中崇尚自然的禅趣,"还物本真"日本自然主义设计的准则、方式与态度。结论当今时代人类身陷文明与社会异化的危机之中,日本自然主义设计主张主体人对客体自然的退让,主张克制自己的设计欲望和冲动,具有设计伦理意义,这种思想与实践对于今后设计发展具有超前性和先验性。  相似文献   

17.
刘春媛  王春鹏  徐丽平 《包装工程》2019,40(16):205-208
目的 通过对意境的定义分析,分别选取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的4个国家的产品案例,剖析工业化意境、人情味意境、禅意意境和东方文化意境在现代家居产品设计中的魅力体现,进一步在家居产品意境的营造方面提出设计应该注意的事项,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时代性转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现代家居产品的创造性开发设计提供新的发展路径。方法 运用概念分析、个案研究、比较研究、分层提取的研究方法对现代家居产品设计进行研究。结果 为中国家居产品意境设计的表达方式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和新的发展方向。结论 意境营造是现代家居产品设计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也是产品艺术魅力表现的重要途径,设计具有中国意境魅力的现代家居产品,是开拓世界设计市场的独特路径,也是设计发展的趋势和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