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主应力法广泛应用于工程计算中,本文应用主应力法推导了圆锥筒挤压时所需挤压变形力的计算公式,供模具设计和加工设备选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Winkler地基板分析新方法。该方法计入了板的横向剪切变形和挤压变形影响,其基本方程如同经典理论一样简单易解。若令地基反力系数K为零,本文结果即为正文各向异性板的近似弹性理论解。  相似文献   

3.
分析比较了塑性成形初等解法(主应力法和变形功法)在求解镦粗、冲孔、挤压工步时的特点、共同点和差别,利用实验数据分析计算结果的精确度,指出了改进初等解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ZK60镁合金罩体类零件的结构特点,设计了等温挤压成形工艺及试验模具。采用Deform-3D有限元模拟分析软件,研究了镁合金罩体类零件等温挤压成形过程中变形力及金属流动规律,预测了变形所需挤压力大小及可能产生的缺陷,为优化模具结构和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模拟结果进行等温挤压实验,成功挤出形状复杂的镁合金零件,其表面粗糙度与尺寸精度均符合要求。通过对挤出的镁合金零件进行内部显微组织观察,表明其成形性能良好。研究结果为该类镁合金零件等温挤压成形工艺和模具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_传统的平面光弹性法只能提供模型中的等差线条纹,即主应力差值。本文所提新方法,通过在模型上钻孔可以帮助我们得到主应力和值。本文给出了主应力和的计算公式以及实验结果,并与理论值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针对Gudehus-Bauer亚塑性模型不能考虑中主应力影响,在Gudehus提出的响应包络线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在模型的非线性项乘以一个考虑中主应力的因子进行改进.这种改进增加了土体剪切时的强度,改变了土体受压时的变形.新模型对中主应力的变化在中主应力参数影响程度能够有一定反映.同时将改进后的模型与中主应力参数为常量的真三轴实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可以模拟中主应力对砂土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能够定量预测由于中主应力影响产生的体积应变.  相似文献   

7.
针对旋转挤压成形易产生折叠缺陷的问题,利用刚塑性有限元法对镁合金内筋壳体旋转挤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在不同形状的凸模作用下变形区金属流动规律、节点应变和折叠角,探讨了折叠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折叠缺陷是由于凸模间隙区金属受凸模轴向-周向加载产生凸起,凸起金属受凸模周向加载作用与壳体内侧壁金属汇流;变形区凸起金属轴向流动速度沿径向方向呈递减趋势时无折叠缺陷产生,反之则产生折叠缺陷;增大过度圆角和梯形工作带设计可以避免折叠缺陷产生.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联合上限法(upperboundmethod)和主应力法(sladmethod)确定模具与金属接触表面压力分布的方法.这是一种基于利用上限法确定金属流动和变形区,然后根据主应力法原理计算接触面压力分布的方法,简称UBM/SM联合法.这种方法比其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上限法分别分析了早期稳定流动阶段及后期非稳定流动阶段的杆杆型轴对称复合挤压过程。在密栅云纹及网格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上述两个阶段的运动学容许速度场,并由此导出变形总功率消耗及平均相对单位压力,同时确定了变形程度和摩擦对单位压力的影响。本文还分析了早期速度场与后期速度场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挤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三种变形模式。如果正挤变形程度与反挤变形程度相差很大,则可能出现单向流动。在正、反挤压变形程度相等时,正挤部分挤出长度则可能稍大于反挤部分挤出长度。实验表明,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10.
正变异性板材成形极限图右部曲线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希尔(Hill,R.)的塑性异性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正交异性板的塑性拉仲失稳变形特点;再依据本文作者在[1]中提出的预测原理,建立了正交异性板材成形极限图右部曲线的预测计算公式,它们包括主应力偏离板材异性主轴方向的情况在内。对TA2M钛板和10号钢板进行的实验验证表明,预测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等效分布位错的思想将一折线裂纹等效成两排密集分布的刃型位错,进而应用刃型位错的格林函数直接建立起问题的奇异积分方程。借助于奇异积分方程理论,求得了裂纹尖端及角点处的应力奇异性指数。利用Gauss-Jacobi方法求解了问题的奇异积分方程组,从而得到了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及裂纹角点附近的奇异应力场。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对处理拆线裂纹问题是非常有效的;不仅如此,它还可进一步与一般的边界元法结合处理复杂外边界条件下的更为复杂的裂纹问题。  相似文献   

12.
空间机构的分析综合比较困难,以正投影为基础的图解法,由于图上不能反映空间真实角度,作图烦琐,多年来一直未得到发展[1,2];解析法涉及较高深的数学,难为工程师掌握和应用。BAGCI利用极射赤面投影为空间机构的分析和综合开辟了新的途径[3],它将空间问题在基圆平面内直接进行作图,显示了该法的简便性。本文是在BAGCI的工作基础上用Wulff网作图度量,较其更加简便、容易掌握。机构的解析表达,可用图解结果以球面三角公式直接写出,不需推导与证明。本文利用极射赤面投影对球面四杆机构综合的转动极与等视角定理、相对运动的转换等原理进行了讨论,并以实例说明这些原理的应用。对图解与计算结果作了比较,说明图解精度可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3.
金属塑性加工过程的变形与传热耦合分析方法,是近代塑性加工理论中的前沿研究领域。至今,已提出了多种耦合计算方法,但由于技术上的困难,这些方法很少得到直接实验验证。作者在有关文献资料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金属塑性加工过程的变形与传热的有限元耦合分析方法,并编制了可在微机上实施的程序。对冷态镦粗过程进行耦合分析的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和编制的程序是可行的。为了检验所提出方法的可靠性,作者首次采用专门改制的铠装热电偶,精确地跟踪记录了镦粗过程中坯料内某些部位的温度变化情况。此外,还用光塑性方法获得了坯料内的应力-应变状态。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一致。作者所提出的方法可发展成为难变形材料热态成形过程的变形与传热耦合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轴流压气机叶栅端壁附面层的诸种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制,基于实验和理论提出一种将叶片力亏损与端壁附面层主流和横流发展相关联的新的叶片力亏损模型,该模型不仅适用于叶栅通道内的附面层计算,而且适用于考虑端部间隙漏流影响的端壁附面层计算,对三种不同叶栅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力亏损模型和端壁附面层计算方法所预测的端壁附面层发展,尤其是叶片力亏损的发展,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较好,这说明本文不仅通用性强而且更具有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一种预测轴流压气机叶栅端壁附面层叶片力亏损的通用模型.该模型的理论性强、物理意义明确.它包含了目前广泛使用的现有诸种叶片力亏损模型且明显减少了模型的经验性.应用于不同轴流压气机叶栅端壁附面层流动的数值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新模型通用性更强且精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机场道面地基参数识别与转换的新方法.应用最小二乘方准则,通过实测挠度与理论挠度相拟合来识别地基回弹模量E_0和反应模量K.令两种理论(文克勒地基板理论和弹性半空间理论)在特定点计算的挠度值相等,实现E_0和K之间的转换.通过实例计算表明.本方法简单、易行、可靠.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了用全部边界自由度为未知量对接触问题进行边界元分析的常规迭代法。针对常规迭代法分析弹性接触问题系数矩阵特有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用可能接触点对自由度为未知量的边界元聚缩法,文中建立了边界元聚缩法的耦合方程。通过二维接触问题的算例,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和实施的可能性。本文提供的分析方法计算效益显著提高,若考虑接触体间的摩擦因素,无疑其效益会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壁压信息计算翼型跨音速试验时洞壁干扰修正量。计算归结为矩形域内的Dirchlet问题;利用问题的线性性,可分解为四个在矩形域的三条边界线上县齐次边界条件的Dirichlet问题,用分离变量法求解。所得四个级数的系数,其中两个由两种不同方法计算,然后加以比较,一是Mokry和Ohman的快速Fourier变换法,另一个是本文提出的递推关系式法;而另两个级数的系数本文用更直接而简单的解析积分求得,这样可使计算机时与内存要求降低。最后即可得出洞壁干扰所引起的马赫数修正和迎角修正量。试验与计算研究表明,本方法可适用于各种形式的风洞壁面情况:缝壁、孔壁和实壁。但当模型区的高阶修正量即流线曲率和压力梯度修正量增大时,则干扰量计算误差增大。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以肢剪力墙在地震载荷作用下弹塑性各个阶段的变形和受力特点,提出了双肢剪力墙材料的非线性的差分方程分析方法,使用该方法对双肢剪力墙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简化Viteribi译码方法,并讨论了新方法的误码性能和译码运算量,这种方法在不牺牲太多性能增益的条件下,平均译码 运算量只是经典Viterbi译码的一半,用软件或串行ACS电路实现译码器,可提高一倍多的译码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