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塔河油田AT1井区三叠系中油组为例,通过多项实验手段对其主产油层段的物性、岩石学、孔隙结构特征等进行了细致分析,认为该区中油组被泥质夹层分割为2套具有较完整鲍马沉积序列的储集层,厚度分别为7m和9m,储油孔隙半径范围为5~20μm;储集层可能存在速度敏感、酸性敏感、碱性敏感等潜在伤害;以多项实验手段分析得出了该储集体不同阶段渗流特征和可开采量。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东北部晚二叠世孤立碳酸盐台地边缘生物礁岩中发育的放射轴状纤维状胶结物(RFC),虽然已完全白云石化,但仍然具有双晶面弯曲(波状消光)且远端收敛的特征,高锶、高钠和暗阴极发光等反映海源流体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层状胶结物和内部沉积物等RFC的其它特征。RFC的原始矿物是海水环境中沉淀的高镁方解石.其存在说明四川盆地东北部二叠系长兴组海绵礁发育于陡峭的台地边缘,并具有千万年尺度的长期与海水接触的地质条件。RFC中内部沉积物的存在说明胶结过程持续时间很长并有短时间的间断,虽然这种间断与短时间的海平面下降有关,但就RFC发育的整个千万年尺度的时间来说,海平面是上升的,生物礁的建造速度与海平面上升幅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塔河油田阿克亚苏地区三叠系中油组砂体分布面积广,沉积厚度大,孔隙度和渗透性好,有利于油气储集,为主力产油层。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差异压实形成的沉积坡折,并结合钻井、岩心和测井等资料,认为在大量物源、坡折带和单河道等因素的控制下,中油组为3级层序内部的低位域湖底扇沉积。随着相对湖平面的下降,在沉积坡折带边缘形成补给水道,物源的不断供应使研究区发育大面积的富砂湖底扇沉积。在内扇的富砂辫状补给水道、中扇辫状沟道和新的上置扇中均见很好的油气显示,但只有侧向封堵性好、砂体厚度大、砂体连通性具有两极性的储集层才有可能成为油气的聚集场所。  相似文献   

4.
海拉尔盆地乌北次洼为西断东超的箕状断陷,发育的陡坡带和缓坡带对沉积、储层展布起控制作用.为落实铜钵庙组Ⅰ油组(TⅠ)上部高产砂体沉积储层特征,明确优质砂体的展布规律,根据岩石相、测井相、地震相特征及粒度分析等,对乌北次洼铜钵庙组Ⅰ油组上部砂体发育的沉积类型、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铜钵庙...  相似文献   

5.
贝尔凹陷南屯组湖底扇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岩心、测井和粒度分析等资料,将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西北部下白垩统南屯组湖底扇进一步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3 个亚相以及6 个微相。由于紧邻湖底扇的半深湖-深湖相泥岩既是烃源岩,又是良好的盖层,所以湖底扇中砾岩及砂岩易形成岩性圈闭,其中以中扇辫状沟道微相砂体发育带储集条件最佳,属中孔中低渗储集层,为勘探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6.
湖北南漳中三叠统巴东组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湖北南漳中三叠统巴东组是一套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属低能的潮坪-泻湖环境。表现为下列七种形式:(1)碎屑岩与灰岩互层,(2)碎屑岩夹灰岩,(3)灰岩夹碎屑岩,(4)碳酸盐在碎屑岩中呈胶结物,(5)陆源碎屑散布于碳酸盐基质中,(6)陆源粉砂充填于砾屑灰岩的砾屑之间,(7)碳酸盐颗粒散布于陆源泥中。  相似文献   

7.
辽中凹陷古近系东三段发育湖底扇沉积,为明确研究区湖底扇的沉积特征、发育控制因素及沉积展布特征,结合区域构造发育特征及古地貌分析,综合分析岩心、岩石学、测井响应、地震响应等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东三段主要发育湖底扇沉积体系,湖底扇可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等3个沉积亚相及主水道、辫状水道等若干微相。湖底扇沉积特征受控于物源供给、古地貌及坡折带的分布,其中远源的三角洲是湖底扇的发育先决条件;古地貌提供了可容纳空间,控制了湖底扇的发育位置及规模;坡折带控制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及湖底扇的调节与再分配。东三段沉积早期仅在B,C构造区发育3期湖底扇沉积;中期辫状河三角洲体系发育,大规模发育湖底扇沉积;晚期仅在中部和B构造区发育湖底扇沉积。综上可知,B构造区湖底扇展布面积大,砂体厚度大,储层物性好,垂向叠合性好,紧邻生烃中心,油气运聚条件优越,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8.
福山凹陷流沙港组内发育一套具有一定规模的湖底扇沉积,其中可识别出浊流沉积、水下泥石流沉积和滑塌堆积3种沉积相单元。湖底扇沉积主要发育于低位域及水进早期,地震剖面特征显示为双向下超的丘形反射复合体,测井曲线特征为箱形、钟形或漏斗形。湖底扇在平面上由扇根、扇中和扇端沉积所组成。垂向层序上湖底扇下部常见厚度较大的重力流沉积充填的下切水道,中上部发育多个叠置的浊积扇体组成。湖底扇的发育主要受控于盆地东西两侧的断层活动、湖平面变化及物源供给。流二段时期沉积的较大规模的湖底扇与这一时期的构造快速沉降和充足的物源供给有关。  相似文献   

9.
以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五八区为例,综合利用岩心分析、薄片鉴定、分析化验和测井等资料,通过对二叠系下乌尔禾组湖底扇砂岩体岩石学、结构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认为下乌尔禾组湖底扇较发育,具有典型浊流沉积所形成的鲍马序列,沉积结构上也具有典型浊流沉积的粒度分布特征。地震正演模拟结果证实湖底扇具有敏感的地震响应。通过平均瞬时相位属性、相位调谐体频率切片、层拉平切片等地震多属性的刻画与储层反演,精细刻画砂体空间分布特征。湖底扇砂岩体地震剖面上具有典型的楔状杂乱反射、斜交反射以及透镜状反射特征。平面上南北向成群展布,分布范围广,砂泥岩配置关系良好,空间上呈透镜状展布。湖底扇砂岩体毗邻烃源岩,储盖组合良好,易形成岩性圈闭,油气成藏条件优越,对岩性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塔河油田T区三叠纪沉积体系认识不足,在层序地层划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岩心相、测井相、地震相及地震标准化波形属性,分析沉积体系与前陆盆地构造运动的关系,建立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T区三叠纪沉积模式。研究表明:塔河油田T区三叠系划分为6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在旋回内部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河流及湖泊沉积相;地震标准化波形属性分析显示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相沉积体系呈现由近北东方向向正北方向迁移的演化特征,而河流相沉积呈近东西方向展布。逆冲活动期,盆地近源区构造沉降,大量粗粒沉积物在盆地近源区快速堆积,形成近似垂直于造山带沉积搬运的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相沉积体系;逆冲活动平静期,盆地近源区构造抬升,地势平缓,河流搬运作用弱,较细粒的沉积物在逆冲活动期形成的近东西向的断裂带中沉积下来,形成近似平行于造山带沉积搬运的河流相沉积。因此塔河油田T区三叠纪沉积时期受前陆盆地逆冲构造运动影响形成近似垂直于造山带和平行于造山带沉积搬运的两种沉积模式,该沉积模式为塔里木盆地三叠系碎屑岩储层勘探开发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1.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衍射分析,对塔河油田AT1 区三叠系中油组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物性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该区三叠系中油组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较低,储层成岩后生作用复杂多变,现今主要处于晚成岩A 期;压实作用是减少孔隙度的主要方式,溶蚀作用对孔隙度的增大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二叠系梧桐沟组发育多套厚薄不等的砂砾岩体,是研究区重要的含油气储集体。通过岩心描述、薄片观察、重矿物及粒度分析,结合测井及地震资料解释,从该套砂砾岩体的古地理特征、物源条件及岩石学特征等方面,确定其为湖底扇相沉积。通过研究吉17井区梧桐沟组一段湖底扇相标志、相类型及砂体展布,认为研究区主要为内扇亚相和中部扇亚相,以及主沟堤微相、漫溢微相、辫状沟道微相、主沟道微相等沉积微相。结合储层物性和构造特征分析,认为湖底扇相具备形成岩性油气藏的条件,油气藏形成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外围半深湖区,其沉积厚度大,分布相对稳定,储集物性好,油源充足,油气侧向和纵向上运移通道良好,运移距离较短,是发育在凹陷斜坡区半深湖相中主要的岩性油藏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3.
松辽坳陷盆地水侵期湖底扇沉积特征及地球物理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利用井筒资料、分析化验资料、岩心资料和薄片鉴定资料,研究了松辽盆地英台-他拉哈地区青一、二段湖底扇的沉积特征。结果表明,湖底扇由英台扇三角洲前缘相带的砂体整体滑塌并近距离搬运所形成,形成过程具多期次性。湖底扇具有敏感的地震响应。充分利用三维地震资料,通过井震精细标定、地震动力学参数提取、等时切片、储层反演等综合手段,精细刻划了砂体的空间分布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湖底扇在平面上叠加连片,空间上呈透镜体展布;湖底扇具有较大油气勘探潜力,勘探目标以岩性油藏为主。  相似文献   

14.
塔河油田阿克亚苏三叠系下油组为厚层的上泥下砂的良好储盖组合,主要发育缓斜坡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三角洲平原亚相上的辫状河道、心滩和前缘亚相的河口坝构成了下油组的主砂体。实际勘探表明,厚层块状的河道砂体、河口坝往往是地下水层的主要载体,油气主要产于顶部的薄层心滩砂体内,形成上油下水的局部低幅度次生油气藏。究其原因,首先是沿断裂运移来的油气主要聚集在上部的上油组和中油组的河道砂体中,下油组充注程度不高;其次是下油组连通性很强的河道砂体网络发育,造成油气容易运移输送,而不易聚集成藏,只有在低幅构造上发育的心滩尖灭砂体内才能形成油气聚集,加之运移距离远,形成零星发育的低幅构造—岩性油气藏。因此,确定心滩砂体的分布范围和低幅构造的叠合关系,弄清连通河道砂与断裂的时空匹配关系等因素,才是阿克亚苏三叠系下油组进一步勘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渤海油田勘探程度越来越高,大型复合湖底扇型岩性油气藏逐渐成为勘探突破的重要领域之一,湖底扇沉积展布特征的精细刻画是该类油气藏勘探成功的关键技术。文中以JZ31构造东二段湖底扇为例,在地震沉积学理论指导下,结合湖底扇沉积特点,以等时地层单元为研究基础,平面地震相和剖面地震相相结合,并据此进行属性优选,利用波形分类技术约束湖底扇宏观分布,振幅切片属性反映岩性的横向变化规律,分频倾角切片属性反映水道分布特征。综合运用以上属性,可以精细刻画湖底扇的平面分布和沉积演化规律。该方法能较好地应用于湖底扇研究,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塔河油田南部中奥陶统一间房组沉积相精细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地质、测井及地震等方面,阐明了一间房组层序关键界面识别与划分的标志,利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对一间房组与上覆恰尔巴克组的地层分界进行了重新厘定,在三级层序框架内建立了一间房组上部的五级层序高精度地层格架,并结合钻井及地震资料恢复了三级层序沉积相。在此基础上,对一间房组上部Ⅱ—Ⅴ高频层序的滩体进行了精细刻划,分析了各个高频层序滩体演变规律。塔里木盆地在中奥陶世已由早奥陶世的一个台地分化成了2个台地。一间房组发育开阔台地相和台内礁滩相两种沉积相,礁滩体发育于台内坡折带内缘,为台内点礁和小型滩。  相似文献   

17.
车西地区湖底扇沉积特征及储集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底扇是车西地区北部陡坡带及洼陷带的一种重要的沉积类型,根据其成因机制上的差异,分为滑塌浊积扇和深水浊积扇两种类型,二者在沉积特征及地震反射特征等方面均有所差异.扇体的储集空间以次生溶孔为主,微裂缝起到重要的连通作用.属中低孔、低渗储层.储层物性受岩性组合、溶蚀作用、沉积相带及异常高压的影响,其中溶蚀作用及异常高压有效地改善了储集物性.勘探实践表明,扇体生、储、盖配置好、油气充满度高,具有较大的勘探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前陆盆地隆后坳陷区湖底扇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利用岩心、分析化验、钻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塔北轮南地区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T油组的湖底扇沉积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富砂型湖底扇,其岩性以砾质粗砂岩、含砾粗砂岩以及中粗砂岩为主,垂向上见鲍马序列,递变层理、块状层理以及变形层理发育,测井曲线则具有微齿化线型-箱型或钟形-微齿化线型的组合特征,地震剖面上对应于中强振幅高连续或中强振幅透镜状或短轴状地震反射,均方根振幅属性可见典型的下切弯曲水道。同时,识别出3种亚相、5种微相类型,其中内扇亚相发育补给水道和堤岸微相,中扇亚相发育辫状水道和水道间微相,外扇亚相发育远源浊积岩。区内湖底扇分布在南部坡折带之下,发育多条典型的补给水道,辫状水道连片展布,水道间零星分布。本区湖底扇具备滑塌重力流的成因机制,是西北部和东北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堆积坡度过陡重力失稳下切形成补给水道,并经补给水道搬运堆积于深水环境形成的,其发育受到了前陆盆地幕式构造活动、古地貌以及物源供给等多个因素的控制,其中构造活动是湖底扇发育的诱因,古地貌影响其平面分布,物源供给则决定了湖底扇的岩性、物性和规模。  相似文献   

19.
综合运用岩心、粒度、测井、地震等资料,识别出二连盆地阿尔凹陷阿尔1井及周边下白垩统腾一上段含油段为湖底扇成因。该湖底扇沉积体以岩心中大量的负载构造、正粒序、块状层理、不完整鲍马序列为其识别标志,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整体低电阻率、高伽马值背景下的指状突起,在地震剖面上则呈透镜状。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了湖底扇中扇及外扇亚相,前者沟道化显著,而后者则不明显。经阿尔凹陷勘探证实,湖底扇中扇的块状砂岩,正粒序砂岩具有较好的物性,孔隙度平均达到16.6%,渗透率平均为282×10-3 μm2。该湖底扇毗邻烃源岩,易形成岩性圈闭,油气运移和聚集条件优越,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